随笔||“跨界”更能显风流
“跨界”更能显风流
──读文友袁福成《‘跨界’往事》
徐进成||江苏
最近,读了《冬歌文苑》文学平台推发的袁福成老师《“跨界”往事》一文,过去的许多不解茅塞顿开。先前得知袁老师在省属重点盐城中学任教八年,执教初三四个毕业班,所教学科中考均分达九十分,最高一个班均高达九十四分。老实说,这样好的成绩,在穷乡僻壤的农村学校,就连单元小测验也考不出如此高分。正当袁老师的工作如日中天、大显身手之际,原盐中老书记、市教育局新任王局长调袁老师去机关任职,我对王局长此举一直“耿耿于怀”,袁老师应继续留在学校教书育人,每年都要有更多学生走进“象牙塔”。读了《“跨界”往事》一文,我才佩服王局长的眼光远大,高瞻远瞩。袁老师当老师,只能教好所带的班的那些学生,到了市教育行政岗位可让更多的学校成为合格学校。他分管的工作直接关系到全市780万人、823所初高中学校、31万在校学生,加上更多的幼教、特教、职教学校总数过万,学生总数过百万,这组数据稍作比较,一目了然,十分清楚。袁老师的新岗位舞台更大,责任更大,意义更大。但“跨界”进入教育行政岗位,不用说同教学工作是截然不同的。袁老师“跨界”后,在主管中学教育期间,让盐城在苏北地区率先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获得国家教育部等五部委的表彰,全市十所重点高中全部通过省重点高中的达标验收,还创建了十八所市级重点高中,普通高中的升学率由全省垫底变为苏北领先。盐阜老区人民的孩子“有学上,上好学”的愿望成了现实,让千千万万个莘莘学子从此改变了自己乃至整个家族的命运。袁老师“跨界”后,工作岗位改变,教育视野拓宽,交往范围扩大,有限生命的长度、高度、宽度不断延展,他的人生有了一个新的飞跃,他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只有得到的金钱回报少了一截,但人生是为事业奋斗,金钱只能是人生的一部分,袁老师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很坦然面对金钱得失的高风亮节则令人钦佩。袁老师的“跨界”成功,是人生的变奏曲。我们既要会弹“下里巴人”,更要会奏“阳春白雪”,因为“跨界”,涉及知识内容和学科方法的交叉转移和无缝对接置换,它对“跨界”的全方位素质要求更高、更严、更全面,它要求你不断读书充电,常年攻坚克难,才能搏弈人生,破茧成蝶,事业成功。
写到这里,我忽然想起来了我曾经熟悉的几位“上帝”,他们是我们滨正红科技开发公司高科技氟塑料器皿的忠实使用者和推广者。他们同袁老师一样“跨界”发展而折腾自己,丰富人生之旅程,紧跟时代之节拍,敢干实事,勇于担当,都成了“跨界”达人,“跨界”牛人。
──原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张亚平研究员,2003年11月,38岁的他当选中科院院士,他在担任昆明分院细胞与分子进化国家开放实验室主任时,因在从事分子进化与基因组多样性研究作出贡献,曾获得第三届国际“生物多样性领导奖”,成为亚洲第一位获奖学者。2012年国务院提拔张亚平出任中科院副院长,“跨界”担任全国科研领导工作。近年来,从《中国科学报》、《科技日报》等媒体上经常看到张亚平院士从一个研究型学者“跨界”为学者型领导在国家生物科学等学科创新方面的新闻报道和国际国内奖项消息,这足以说明张亚平院士在“跨界”转型工作中的善于变更,硕果累累而又得心应手。
──原北京大学稀土化学及应用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严纯华教授,2011年11月,他50岁时当选中科院院士,并短暂出任南开大学党委书记。位居西北的“985”高校——兰州大学,近年流失大批专家学者。有媒体毫不掩饰报道:流走的人才可办一所同样水平的大学。兰州大学怎样改变窘困,走出怪圈。国务院调严纯华院士担任“救火队长”,出任兰州大学校长。严院士上任后使出铁腕,出招果断。堵住“‘孔雀’、‘麻雀’东南飞”之源头,快刀斩乱麻,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修炼内功”,以真情感动人才,以位置留住人才,以待遇吸引人才,对人才实施政策倾斜,一路绿灯,让他们不愿走,不想走,这些政策情真意切,吸引了大批海内外人才。三年来,吸引到海内外高端人才400余名走进兰州大学,走出了人才奇缺的“怪圈”,堵住了人才流失的“缺口”。《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均报道了严院士留住人才安营扎寨,重整兰州大学雄风、再现五十年代兰大雄起的事迹。严教授从教育科研型学者“跨界”成为兰州大学的掌舵人,新的兰州大学的形象以崭新的面貌傲立祖国西北边陲。无疑,严教授“跨界”是成功的。
──原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孙祥祯享有中国“MO”源之父之美称。1987年担任南大863计划“M0”源研究开发中心主任,64岁的孙教授2000年退休后,出任苏州南大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74岁出任董事长,2017年元月,80岁高龄方辞去董事长,终身担任名誉董事长。据《姑苏晚报》和《扬子晚报》报道,孙祥祯74岁担任董事长,是江苏上市民营股份有限公司年龄最高的企业家,他公司产量占世界四分之一,产品成功运用于“神舟”飞船,“东4”大卫星平台系列,西方国家再也不能掐我们的脖子了,唯一的是迎来西方国家破血大降价,而孙祥祯教授由花甲“跨界”、古稀挂帅、耄年退职则成为江苏民营企业的一面旗帜,在行业出名,独占鳌头。
看到袁老师和三位专家“跨界”后都取得了骄人的业绩,我打心眼里为他们高兴。在佩服他们在人生道路上能作出果断抉择的同时,回望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我也曾经多次“跨界”,也获得了小小的成功。
我这个农民的孩子,18岁走出校门,两个月后,担任小队会计,四年后升任大队会计、大队书记,当上了“十品芝麻官”,也算“跨界”从“政”。后来又辞“官”“跨界”,先后经营乡镇集体企业、创办民营企业。在本世纪初,成为民营企业家,并挤进了“百万富翁”行列。“天命”之年又进老年大学“跨界”学艺,三年后,考了二胡八级,成了“艺人”。“花甲”之年“跨界”进驾校,考取驾照,成了老翁“车夫”;期间我还“跨界”敲键盘、写文章,出版了《父亲要我多读书》和《进城留痕》两本书,一不小心成了南京市作家协会会员。我在“跨界”后取得的成绩,虽不能和袁老师及三位专家相提并论,但也的的确确丰富了自己的人生!
我和文中所提到的四位“跨界”学者都见过面,他们分别毕业于名校,他们都是高级知识分子,他们均“跨界”成功,我想:饱读诗书五车,才高才有八斗,知识广而博,运用则自如,随手便可得,就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当领导,能让脚下方寸土地熠熠闪光,五彩缤纷;搞企业,能让产品高精尖美,填补世间空白;搞科教,攻关夺隘,成果频出。他们能用全新的创意打破千篇一律的旧框框,用“跨界”的思维消灭循规蹈矩的老模式,走自己的路,潇潇洒洒,无所畏惧。让每一句话,感动每一个人;让每一段事,感动自己;让每一个成就,感天动地。这就是“跨界”人的执着、自信、风流;这也是“跨界”人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人生路上,您如果也有“跨界”的机遇,就勇敢地迈出这一步,不负韶华,勇往直前,努力拼搏,力争成为时代弄潮儿!
图片/网络
作家简介
徐进成,江苏滨海人。中共党员,高中文化,曾在农村担任村组会计、村党支部书记;塑料厂厂长、经济师职称;滨海县正洁分析仪器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南京滨正红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2014年考取二胡八级证书、2015年考取机动车驾照、2015年暨2016年出版《父亲要我多读书》《进城留痕》两本纪实散文集;先后被国家级、省地县级二十多家媒体报道播发,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2016年加入南京市作家协会。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 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监制:陈俊泽
编审:孟芹玲 何爱红
主编:孔秋莉 梁会娟 孙 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