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虚弱,中成药,便宜又好用

肝、心、脾、肺、肾,五脏虚弱,28种常用中成药,便宜又好用
1、心气虚——黄芪生脉饮、柏子养心丸;
2、心阴虚——天王补心丸、活力源;
3、心血不足——愈风宁心p、归脾丸;
4、心阳不振——益心w、芪苈强心;
5、心脾两虚——人参归脾丸、参芪五味子p;
6、肺气虚——补肺丸、人参保肺丸;
7、肺阴虚——洋参保肺丸、养阴清肺丸;
8、脾气虚——补中益气丸、六君子丸;
9、脾阴虚——补益资生丸;
10、脾阳虚——理中w、附子理中丸;
11、肝阴虚——杞菊地黄丸;
12、肝血不足——归芍地黄丸、桑椹膏;
13、肾阴虚——六味地黄丸、左归丸;
14、肾阳虚——桂附地黄丸、右归丸;
15、肾气虚——济生肾气丸、金匮肾气丸。

中老年常见病11种用药“指南”,医生、护士这这么用,35岁以上收好!
1、糖尿病——“指南”——绛糖宁胶囊
2、前列腺增生——“指南”——复方雪参胶囊
3、支气管哮喘——“指南”——海珠喘息定片
4、白内障——“指南”——石斛夜光丸
5、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指南”——越鞠丸
6、失眠——“指南”——磁朱丸
7、膀胱炎——“指南”——十三味菥蓂丸
8、慢性肝炎谷丙转氨酶升高——“指南”——五酯微丸
9、脂肪肝——“指南”——草仙乙肝胶囊
10、冠心病——“指南”——心舒宝胶囊
11、慢性腹泻——“指南”——参倍固肠胶囊

五脏法则把张仲景“上工治未病……”理论转换成九个字一一益所克助所生补本脏。具体如下:

     肝虚一一益脾助心补肝。
     脾虚一一益肾助肺补脾。
     肾虚一一益心助肝补肾。
     肺虚一一益肝助穿补肺。
      心虚一一益肺助脾补心。
   有体虚,有阳虚,有阴虚。有体虚并阳虚,有体虚并阴虚。
      肺主表,治肺虚必加表药。其阳虚必加固表之燥药,其阴虚必加风药中之润药。 

老年用药的“六先六后”,现在收藏还不晚
1、先取食疗,后取药疗——食疗虽然效果缓慢,但比用药更安全可靠,如果症状不是很严重,先通过调理饮食,再用药。
2、先用中药,后用西药——此处省略1万个字……
3、先外用,后内服——很多疾病可以通过外用药治疗的,尽量不要直接口服药物,例如皮肤病等。
4、先内服,后注射——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静脉注射(点滴)。
5、先用老药,后用新药——新药未必比老药效果更好,相反新药上市时间短,临床应用不如老药广泛,其毒副作用未能完全得到认知。
6、先用单种,后用多种——很多药物联合使用,会产生更大的副作用,中老年人多种药物联合用药前,请先咨询医生。

脾阳虚和肝肾阴虚同时并存症状

脾与胃相表里,为后天之本。脾胃一怕生,二怕冷,三怕撑。脾统血,脾为痰之源。脾阳虚,便稀。脾阳不足的人肌肉酸懒,不爱活动,情绪抑郁,疑心过重。有胃火的人易便秘。

肾为先天之根。肾主骨,参与钙的代谢。后背,脊柱,颈椎等骨均由肾管。肾主生殖,"肾气足,八十八可得瓜"。女性的子宫、乳房、卵巢均由肾气濡养。肾气足,更年期可延至60岁,不足则子宫、乳房、卵巢易出问题。肾藏精,肾气足则夫妻生活和谐。肾通脑主智,肾气足则记忆好。肾主水,肾气足则人过中年体不虚胖。肾主泌尿系统。肾气不足则尿急、尿频、尿痛,尿床、尿不净、尿闭。前列腺疾患均与肾有关。冬藏-----进补的季节,应该注意补肾。咸入肾,食盐过量伤肾。肾主血粘稠度。肾为喘之源。肾阳虚:怕冷;肾阴虚:怕热。肾阳不足则易生恐惧心理、多疑少自信。

肝胆相照。肝主怒,在五色中主青,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常有"气的眼眶子发青,""气的直流眼泪,""气的直抽筋儿"的现象。所以肝不好的人易发怒。如何养肝? "人卧则血归肝"通常熬夜的人群由于子时前不能入眠,极易伤肝胆。由于血不养肝,肝不好会损害胆,胆汁代谢不利会引起三高(血压、血脂、血粘稠)及脂肪肝、酒精肝等肝胆疾病。俗话说"胆有多清,脑有多清。"肝开窍与目,因此一切眼疾均与肝有关(如近视、弱视及老年眼疾等)。肝如人体的血库,有藏血功能。如肝阳亢:眼凸胀红痛,性情急躁;肝阴虚:眼内凹干涩黑眼圈,眼疲倦,性情焦躁。一般来说肝气、胆气不足的人,易胆小、目倦神疲,腰膝酸软,多梦少睡。

1 脾胃虚弱是本质,脏腑失调是关键

慢性胃病患者饮食不节、劳倦所伤是其发病最常见的病因;脾胃虚弱、运化失常是决定性因素;七情所伤、络脉瘀阻是最基本的病理基础。脾胃病是由于正气虚弱、因虚导致脏腑功能失调,体内代谢产物停滞而成为虚实夹杂之证。临床上虚的病理表现一般多为五脏的气血阴阳不足;实的病理表现则为六腑、经脉、五官七窍等被气、血、痰、湿、水、食等阻滞。脏腑功能失调多表现为肝脾不合、肝气犯胃。倘若木来克土,犯胃则不能食,犯脾则不能化。另外,脾为戊土属阴属脏,胃为己土属阳属腑。脏宜藏而腑宜通,藏者藏其阴阳、气血、津液、精微。腑“通”之意是六腑以通为和、为顺,两者协调五脏之功能活动,从而发挥阴阳互用、升降有序、输布有常的生理作用。其中,脾气虚弱,肝木因而乘之,肝强木郁,其气犯胃是导致脾胃病病机复杂的重要因素。孙教授在临证当中,紧紧抓住脾胃病脾胃虚弱、脏腑失调这一主要病理要素,本着虚者当补、壅者通泻、乱者疏之的治疗法则组方用药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形成了一大批自己固定的患者群,受到各方的肯定。

2 达肝醒脾,善用疏补法

脾胃乃后天之本,太阴湿土病则寒化、湿化,生痰滞气;胃为阳明燥土,病则热化、燥化、伤阴、气逆;肝为将军之官,体阴用阳,肝强则克脾,脾弱肝则乘之。因此,孙教授在临床实践中提倡“达肝醒脾、善用疏补”,这一观点亦为李东垣《脾胃论》立论之精华。临证中,常见之慢性萎缩性胃炎、胆汁返流性胃炎、过敏性肠炎等。其共同症状有:面色萎黄,乏力纳呆,胃脘痞满,或胀或疼,反酸,呃逆,口苦,腹泻或便溏或便秘,心烦失眠,舌脉均见虚证之候,每遇饮食生冷、刺激,饮食不均或生气,劳累均复发或加重。孙教授认为,此类脾胃病患者多系脾胃虚弱,肝木乘之,治疗当健脾益气,疏肝和胃,宜用柴芍六君子之属御之,当收殊功。如治患者刘某:自诉胃脘疼痛,反复发作10余年之久,食生冷食物后加重,嗳气,呃逆,返酸,神疲乏力,胸闷叹息,面色萎黄,消瘦,失眠多梦,大便秘结。查体:舌紫体胖,苔白,脉沉弱,腹软,剑下压痛,未及具体包块,肝脾肋下未及。此病系脾胃虚弱,肝气乘之,法当达肝健脾,佐以疏补,投以柴芍六君子汤。胸闷叹息、肝气不舒,肺气不宣之谓也;失眠多梦为脾虚气血化源不足、心失血养所致;便秘当责之于血虚肠燥,大便失其传导之权,故加当归、杏仁以宣肺清肃大肠;六君子汤健脾化血,另加炒枣仁滋养肝血、荣养心血以养心神。服药12剂之后,患者诸症减半。再以柴芍六君子汤加入鸡内金10g,麦芽6g以调治之。

中医学认为,肝胆与脾胃在生理上是木土相生关系,即所谓“土得木而达,木赖土以培之”,而在病理上则相互影响。若肝气横逆则木旺乘土,木郁不达则中焦壅滞,肝火亢盛则灼及胃阴。《内经》的“邪在胆,逆在胃”正说明了肝胆与脾胃病理上相互影响后所出现的气机变化。临床上一部分胆汁反流性胃炎与反流性食管炎病人常出现的口苦、呃逆、返酸诸症,多系肝胆郁热、胃气上逆所致。因此,孙教授认为,脾胃病患者病位虽在胃,但病机与肝、胆、脾等脏腑密切相关,而脾胃多表现为虚实掺杂,寒热错杂。虚主要表现脾胃阳气虚,胃阴不足,实则气滞、血瘀、湿滞;寒多由积冷成寒、脾胃阳气虚弱而寒自内生;热多由过食肥、甘、辛辣食物或胃阴不足所致。因此,在治疗上当灵活运用甘缓以治脾胃之虚,佐以达肝疏补、辛开苦泻,以治气机之壅、寒热之偏弊。

3 善治脾胃, 注重升降

胃脘痛不外乎外感六淫,或内伤于饮食,而导致胃脘痛的病机为饮食不节,伤及于胃,脾胃虚弱,不能消受;七情六淫之火时伤于中,膏粱厚味郁积于内,胃阳不足,阴寒凝结等,终致太阴升降失司,作痛于胃脘。在临床实践中,孙教授对于胃脘胀痛、嗳气、不欲食、舌白脉弦者,予以疏肝解郁,和胃止痛,方选柴胡疏肝散合平胃散以治之。对于胃脘隐痛、泛吐清水、喜按喜温、面黄肌瘦、舌肿脉沉弱者,温其中阳,散其寒结,给予柴芍六君子汤去参术,加左金丸另加苏梗以治之。若气逆不降可去苏梗加枇杷叶、旋覆花;若脐间充气上逆,牵及脘中,下行胀痛渐缓,大便艰涩,治宜通降,上方加火麻仁、川楝子、莪术以治之。对于食后痛发、呕吐涎沫、腹中辘辘有声,治宜疏肝健脾,兼通胃阳,给予柴芍六君子汤加吴茱萸、生姜以治之。对于胃脘嘈杂、吞酸、嗳气、口干、舌红苔少、脉沉细者,治宜滋养胃阴,和其升降,予柴芍六君子汤加麦冬、乌贼骨、煅瓦楞,或加左金丸以治之。孙教授治疗脾胃病之法可概括为:首重虚实,再论寒热,顾其病体,药以权衡,机其升降。他选方不过五、六,药不过十三,但却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注意升降之法。

4 法宗脾胃为本,辨治复杂它病

素问·五脏别论》指出:“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而养五脏气,气口亦太阴也。”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指出:“若胃气之本虚弱,饮食自成,则脾胃之气即伤,而六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又云:“脾胃一伤,五乱互作”。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气为肺主,脏腑各有所生,血为心行,五脏之间相互作用,肝为之一藏,精为之一化,既为化生之源,又为转化之所,九窍五官彰显之。因此,由于生理上的相互关系,终归出现“脾胃一伤,五乱互作”的病理过程。在临证当中,法宗脾胃为本,辨治它病,使这一学术思想得以充分体现。如对于各种消化道肿瘤,大体早中期者体力未衰,气血未伤,可偏重攻邪;若在晚期,气血衰败,当以扶正为主,但也不能忘记攻邪。扶正的总原则是以健脾、补肾为要点。

治疗定位于脾胃肾,从扶正、活血、解毒三大治则出发.

降胃气的中药成分

沉香温中降逆,可降胃气以治疗胃寒气逆呕吐,又能温肾降肺,用于肺肾气虚,肾不纳气的咳喘日久;旋覆花味苦主降,性温,可消痰行水降肺止咳平喘,又能降胃止噫止呕;代赭石重镇降逆,既降肺气以止咳平喘,又降胃气,常与旋覆花相须使用,以治痰浊停胃之噫气呕吐。枇杷叶,性微寒,能清降肺胃之气,既化痰止咳,又治胃热气逆之呕吐,呃逆。而丁香,虽为降胃止呃要药,但没有降肺气功效。

“虚不受补”,是真的吗?第一章:谈虚

虚不受补”,是真的吗?

现在在临床工作中有一部分患者会有这样的疑虑:“医生,我的身体这么虚弱,都说'虚不受补’,下药(开处方)的时候怕是不能用太多补药哦,不然我的身体可能受不了”。这部分患者主要是中老年人,而且身体长期遭受某种或多种慢性疾病的折磨,多方医治但疗效较差,如此反复,不仅病没有治好,身体素质也越来越差,因此就对任何治疗都心存芥蒂,这个医生说要补阴,那个说要补气,另一个又说应该补血,补来补去却不见好转,久而久之就让他们有了“虚不受补”的心理阴影。因此,当听到别人介绍来我处诊治时就会提出前面的疑问。

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而医者,治病救人解惑也!能治病救人的医生,算是一名合格的医生;而有能力为患者解惑的医生,才能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能自如应答患者提出的任何问题,说明作为医者,已经对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预后、治疗方案、维护方法及预防方针都有了深入骨髓的理解,只有像这样对自身擅长的专业修炼到炉火纯青的境界,才能真正给患者以最大限度的帮助。医生是活到老学到老,对于患者提出的问题如果暂时不能作出满意的答案,那我们就应该通过各种学习途径去寻找最根本的答案,这就是学医行医的精神!不好意思,又说远了,因为这些是我目前意识形态里的东西,我是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同时我也希望我从临床经验中养成的一些健康意识能对未来的中医传承者有所帮助,毕竟再优秀的个人也能力非常有限。

言归正传,所谓的“虚不受补”是不正确的,只是患者对中医中药的片面理解,既然是“虚”,不用“补”的方法治疗,那该如何治疗???

接下来的内容会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何为“虚”;第二部分:何为“补”;第三部分:如何“补虚”。

第一部分:何为“虚”?

“虚”对中医而言是一个非常博大精深的概念,一般通俗的理解就是人体内缺乏了某种、某类或某些东西,可以理解为“虚弱、衰弱”。中医将“虚”引入了自身的临床哲学理论之中,并与阴阳理论、气血理论、脏腑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用以指导临床辨证及治疗。

1.“虚”与“阴阳”。自然就分为大家都听说过的“阴虚”、“阳虚”,何为“阴虚”?何为“阳虚”?如何诊断?如何治疗?

(1)“阴虚”,是指人体内属于“阴”的物质基础的损伤、缺乏、减少与衰弱。哪些物质基础为“阴”?简单点讲就是体内的水分、津液与血液,这些都属于“阴”的范畴,当这些物质缺乏的时候,临床就可以诊断为“阴虚”。例如缺水,最直接的症状就是口干舌燥;体内津液不足,就会发生小便黄、大便干、皮肤干燥等症状;缺血就是后面的血虚。治疗方案为“补阴”,包括能滋阴润燥、养血生血、生津止渴、养阴增液等功效的药物。

(2)“阳虚”,是指人体内属于“阳”的物质基础的缺乏与减弱。哪些物质基础为“阳”?“阳”比“阴”更抽象,简单点讲就是体内的气、能量与功能活动,这些都属于“阳”的范畴,当这些物质缺乏的时候,临床就可以诊断为“阳虚”。再简单点解释“阳虚”就是“能量不足”,临床常见怕冷(畏寒)、少气懒言、疲倦乏力等症状,治以“补阳”。

2.“虚”与“气血”。同理分为“气虚”与“血虚”。

(1)气虚。“气”是中医的一个哲学范畴,暂时讲不清楚,以后专门列一篇文章详述。

(2)血虚。现在大家对“血虚”的理解就是贫血,而中医对“血”的认识更抽象,是对人体所有营养元素的一种综合认识,所以治疗“血虚”就不是补血这么简单就能达到目的,而是对造血功能的一种判断、对全身营养状态的综合评价。

3.“虚”与“脏腑”。前面的内容可能不容易理解到位,没关系,因为当“虚”最终与脏腑理论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一切就变得简单易懂了。这里只重点阐述“五脏”之虚:

(1)肝脏:肝脏的“虚”主要为“肝血虚”和“肝阴虚”。

(2)心脏:心脏可见所有类型的虚证,有“心气虚”,“心血虚”,“心阴虚”,“心阳虚”。

(3)脾脏:主要为“脾气虚”,“脾阳虚”。

(4)肺脏:主要有“肺气虚”,“肺阴虚”。

(5)肾脏:肾为一生阴阳之根,中医讲“久病及肾”,各种疾病的发展到了一定程度都会对肾脏造成损伤。故人们常说的肾虚实际上包括很多内容:“肾气虚”,“肾阴虚”,“肾阳虚”,“肾精不足”(科普:中医讲“精血同源”,肾的功能之一是将血液中最精微、最精华的物质固藏起来,用以维护全身其他脏腑的功能活动。所以没有“肾血虚”的说法,而叫“肾精不足”。人的衰老[包括过早衰老、自然衰老、疾病导致早衰等]其根本就在于“肾精不足”,直至最终“肾精枯竭”而生命消亡!

(6)胃腑:“得胃气者生,失胃气者死”,胃的作用当排在六腑第一位,而胃虚主要包括“胃气虚”,“胃阴虚”。

(7)大、小肠。主要指肠道蠕动功能及消化吸收功能减弱,另外大肠还有个专有名词叫“肠燥津枯”,指的是大肠里的津液水分枯竭,导致大便干结难下,一般见于年老体弱者。

中医对“虚”的临床辨证大概就是这些内容,如果再无限制扩展下去估计也是一本书的量,只能在以后的《中医中药》版块一个一个疾病分开讲的时候才能将最具体的临床症状一一列举并强化说明。

“虚不受补,是真的吗?”(第二季):谈”补“!

上一章讲述了何为中医所讲的“虚”,今天的内容就是“虚不受补”中的另一个字“补”。

说到“补”,现在最大的误区就是很多人都在买各种各样的“补药”来吃,究竟吃的对不对,吃了之后效果怎么样,似乎没有多少人能说明白!

平时大家都在说身体虚弱了,该补补了,而问题就是“哪儿虚了?该补哪儿?该补什么?该如何补?”现在就让我来试着把这些谜题一一解开。

首先,“虚”分为四大类,即“气、血、阴、阳”,分别就是“气虚、血虚、阴虚、阳虚”,所以补药也可分为四大类,即“补气、补血、补阴、补阳”。

可能大家觉得这八个字谁都知道,常说的“补药”不就是这些吗?难道中医用补药就这么简单?当然不是!这四大类只是初级分类,高一级的分类就得把补药归入各个脏腑,即如何“补五脏”。

当“气、血、阴、阳”与“五脏”结合在一起的时候,“补药”的作用与范围便迅速扩大,所以还得详细为大家一一举例:

(1)肺脏。

肺虚主要分为“肺气虚”和“肺阴虚”,所以补肺主要分为“滋肺阴”和“补肺气”。

(2)脾脏。

脾虚主要分为“脾气虚”与“脾阳虚”,故补脾可分为“健脾益气”和“温补脾阳”。

(3)肾脏。

肾虚包括“肾气虚”、“肾阴虚”、“肾阳虚”与“肾精不足”(血中之精华封藏于肾中者称为“肾精”),所以补肾的药品就包括“补肾气”、“滋肾阴”、“温肾阳”和“益精填髓”。

(4)肝脏。

肝虚一般分为“肝阴虚”和“肝血虚”,所有补肝包括“补肝阴”与“养肝血”。

(5)心脏。

“心为君主之官,神明藏焉。”补心药就全面了,直接包括四大类,即“气、血、阴、阳”均有相应补药!

当然,临床上没有绝对的只是某一种“虚”,根据“五行相生相克”原理,脏腑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所以患者来就诊时我们必需明确诊断出哪些脏腑是什么虚了。

常见的如儿科“肺脾两虚”;成年人的“气血不足”、“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等等;复杂一点的有“肝阴虚,同时肾阳虚”;再复杂一点的有“肺气虚合心血虚合肝阴虚合肾阳虚”;最复杂的莫过于“五脏俱虚”!

因此,真正到了临床上,“补药”的运用就得不断强化升级,对“虚”下药!

前面讲的只是单纯的“虚”和“补”,到了临床上哪有这么好的事?

如果只是单纯的“虚”,补一补就行了,但病是真正的病,其中就蕴含了“虚”的对立面“实”,所以绝大多数患者存在的问题是“虚实夹杂”。此时就到了“补虚”最高级的一步:即判断“虚”与“实”在患者体内各自所占的比例,治疗原则就变成“攻补兼施”或“祛邪扶正”,几乎没有患者是只用“补药”的。

举例说明一下,如一个孩子因“咳嗽”(支气管炎)前来就诊,我们首先就得判断是“实”为主还是“虚”为主。若是在疾病的早期和急性期,就以“祛邪”为主;若是到了疾病的恢复期,就以“扶正”为主;炎症是热性疾病,“热盛伤阴”,则需随病情的发展酌加“补阴药”;若孩子身体素质本来就很差,存在“肺气虚”的表现,则会在处方中加入“补肺气”的中药;若孩子消化功能不好,同时存在“脾气虚”的临床表现,则也是适时“健脾益气”。

如果是老年人的慢性咳嗽(慢支炎肺气肿、哮喘等等),治疗方案会更加复杂,也许就会存在前面所说的“五脏俱虚”!而“虚实夹杂”的情况也会更复杂,越发难以确定!

同样一个病,随着病情的发展变化,在不同的阶段就要采取不同的“补虚”方案,这就是“补”的最高级形式!

为什么中医中药治疗咳嗽的疗效远比西医西药显著?答案或许已经在各位心中!西医是只管“实”而不管“虚”的,因为这是西药与生俱来的特点之一,而特点之二是会造成身体“更虚”(毒副作用)!

总结:为什么会产生“虚不受补”的普遍思想?作为中医,就有这个责任去为大家寻找隐藏在其中真正的答案:

原因一:“补错了”!比如肝虚补肺,心虚补肾,则疗效不佳。

原因二:“补反了”!最常见的就是“阴虚补阳”或“阳虚补阴”,这样的补发反而会加重病情!

原因三:“虚实”关系不明!“七分实三分虚”就得用七分实药三分虚药,“三分实七分虚”就得用七分虚药三分实药,如此对证用药才能在治病的同时恢复身体健康。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几乎没有“只用实药”或“只用虚药”,因为还存在“因虚致实”和“由实转虚”的辨证关系。

所以,“虚不受补”的观点在中医面前是不正确的!

明明有“虚”,不“补”又该如何解决?关键点就在于要把握好“虚不错补”,“虚不乱补”,要“补的恰当”,“补得其所”!

如此,才能让我们身体内虚弱的部分真正补起来!

最后强调一下:“虚不受补”只是民间传播的一句口头禅,相信经过我的一番解释,大家应该能明白了吧!

【附】:对于“补”,我自己的理念可能还要更深刻一步,所有的中药,所有对身体健康有益的食品,在我眼中都是“补药”,意即只要是能带来健康的,都是“补药”。这个观点有点形而上,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思考一下。

中医处方,25种常用引经药,各个有专长,建议收藏
1、引药上行于头——蔓荆子;
2、引药达颠顶——蒿本;
3、引药达额头——白芷;
4、引药达头两侧——川芎;
5、引药达眼睛——菊花;
6、引药达鼻部——苍耳子、辛夷花;
7、引药达颈部——葛根;
8、引药达左上肢——桂枝;
9、引药达右上肢——桑枝;
10、引药达胸部——木香、砂仁;
11、引药达背部——姜黄、防风;
12、引药达腰部——杜仲、川断;
13、引药达少腹部——小茴香、艾叶;
14、引药达下肢——木瓜、牛膝、鸡血藤、防己;
15、引药达任脉——龟板;
16、引药达督脉——狗脊;
17、引药达皮肤——蝉蜕;
18、引药入骨——威灵仙;
19、引药入肝——柴胡、香附子、当归;
20、引药药入心——丹参、黄连、菖蒲;
21、引药入脾——苍术;
22、引药入胃——半夏;
23、引药入肺——桑白皮;
24.引药上行:柴胡、升麻、桔梗、蔓荆子;
25.引药下行:牛膝、代赫石、旋复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