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旧居游记
在党的生日一百周年之际,我参观了党的两位主要创始人李大钊和陈独秀同志的故居。没有参观之前,都以为是故居,到了陈独秀旧居才知道,还有故居和旧居之分。它们的区别也是刚从网上搜来的:
故居与旧居都是从前居住过的房屋,故居与旧居本质的区别,即故居是指祖辈长时间居住的、且当事人出生后童年时期与长辈生活的地方。故居:故居只有一处,顾名思义即故乡所在地的住所。旧居是除故居外的的住所,可以是一处,也可以是多处。
李大钊同志住的地方是故居,陈独秀同志住的地方是旧居。实事求是说,我还真没有分得明白,它们的区别在哪里。
陈独秀旧居在东城区一个叫箭杆胡同的地方。我是按图索骥般地走到了骑河楼南巷。胡同北口西侧墙上有一个明显的标示牌,但是牌子上的明显标识是:《新青年》编辑部旧址。明显的标识下面还有一行不明显的标识,写着:(陈独秀旧居)东城区北池子大街箭杆胡同20号 。这让我有一种误解,那就是这个胡同里面的旧址是《新青年》编辑部,而《陈独秀旧居》则在东城区北池子大街箭杆胡同20号 。我心里想着,错就错了,先看这个旧址,再去那个旧居,两处都看。
顺着骑河楼南巷向南走去,很快就来到了一个胡同口,那就是箭杆胡同,这时,我才知道,刚才的误解,是多么没有常识。胡同与胡同是可以相连接的,从骑河楼南巷走,并不全是这个南巷的门牌,还会有别的胡同与它相接着。
在箭杆胡同的西口,有志愿者在服务,虽然胡同口没有旧居的标志,但一问便知。虽然不用问也能知道,因为,这胡同相当短。这胡同口上有一个蓝色的牌子,但我相信这个牌子肯定不是只此一块,因为,一个部的信访接待室,放在一个那么深的胡同深处,是访还是防呢。
在胡同的最东端,南侧就是陈独秀旧居。旧居是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走进门口,有一面墙,和影门墙差不多,但绝不是影门墙。上面是《新青年》第二卷第一号的封面放大照片。
进门右转,右侧墙角有一牌子:新青年社编辑部。其实它是挂在现在作为办公室的门前的。
这块牌子在北屋的门前,这基本上可以看作北屋的简介,也可以看作《新青年》的简介。
这就是北屋,看看左侧的那块编辑部的牌子是不是挂在一个墙角落里。而门口右侧那块发黑方形的牌子,也是写着新青年编辑部。室内是一个关于新青年的展览。
展览前言。展览分为五部分,其实也可以看作是《新青年》的几个发展时间段和它所起的作用及地位。
这是一。
这是二。
这是三。
这是四。
这是五。
新青年主要编者和作者。
新青年创刊号。
新青年改刊号。
结束语。
庭院西墙边里有一个喝茶聊天的地方,从前有没有不清楚,但现在是有,也有游客坐在这里留影的。
下面就是南屋,南屋的牌子就是《陈独秀旧居。》
旧居里有陈独秀的生平介绍。
介绍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参观出来,感觉我们的党更加伟大了,因为她更加实事求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