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腊八
《一眼一辈子》(32)
腊八本是庆贺释迦牟尼佛成道的节日,当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腊八节做腊八粥就变的越发有中国味儿了。
腊八的清晨是宁静的,尤其在伸手几乎能探到星空的乡下,腊八这天,日头没有升起来之前是每家每户的主妇们步伐最急最密的时候。
其实腊八的前一天晚上甚至前一周翠莲她婆婆就开始筹备着腊八节的食材了。
首先从县城的粮油店买上椭圆粒儿的江米,更筋道,国军他爹从河北阜平的亲戚家,用扁担担回来的大红枣,早就给码在院里南房的土炕上了。
自家种的大红豆,鲜亮鲜亮的,感觉能咬出汁儿来,色气堪比一位懂梳妆的少女,不浓,不酽,在没有脱离豆苗的时候就已经作了一回风儿的新娘了,脸蛋儿红彤彤的,羞答答地,低垂着,待风儿把它接回家做正式的新娘,跳进灶台上的大锅里,来一次华丽转身,捎去芸芸众生对佛的恭敬。
乡下人们做腊八粥少不了放入新打下来的黄米,就是黍子脱皮后穿着尊贵的外衣,粒粒皆辛苦的饱满精神的小黄颗粒。
还有就是放些小米,说它是老百姓的命根子也不为过,中国晋北的老百姓从小吃着小米饭长大的,小米饭就是饱肚子的力器,吃饱肚子的老百姓怎么也不会忘记感恩四时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邻居们互相商量着按着自己的喜好再放入葡萄干,花生米,核桃仁,翠莲婆婆总会再放入几粒枸杞子共放入九种食材,图个长长久久,穰穰满家。
腊八节的前一晚,通常就需要把不好煮的红豆就煮的半成熟了,然后放在院外,所有的米都用清水泡好,待它们吸饱水后第二天一大早做粥的时候就变的绵软好煮了,红枣也需要煮成半熟,翠莲婆婆忙着准备,小孙女雅丽在身边跑来跑去,好奇地只是看,觉得好玩就是笑着又跑来了。
国军从小卖部回来了,翠莲正好撩开门帘出去冰冻一块豆腐,国军爱吃冻豆腐,还有海带,翠莲记在心里,听到爸爸回来了,小雅丽探出脑袋喊爸爸进屋,国军用手举起女儿360度大转弯绕了一圈,女儿咯咯咯地笑着,翠莲也乐到了心里。
婆婆看着儿媳一家子幸福的笑脸,她和国军他爹也使了个久违的含情脉脉的眼神,国军他爹笑呵呵地刷洗着家里的大锅,把第二天要做素材用的豆芽儿捡出来,又从地窖里取出一苗大白菜,几个土豆,还有胡萝卜,院里的屋檐下有冬天过冬用的碳堆,婆婆放了个大瓷盆,厚厚的敦实的那种瓷盆,专门放东西冰鲜,晋北的冬天温度足以保鲜的,有时翠莲还会用牛奶和白糖给雅丽冻冰棍儿。
把准备的活儿做完,雅丽已经进入梦乡,国军也打起了呼噜,翠莲和婆婆忙完,也去睡觉了。
第二天凌晨,大约三点半左右婆婆就笑起床坐腊八粥了,生火,倒水,按先后顺序加入食材,灶台旁,灶神爷相的下边用耳锅做素菜,腊八是佛教节日,出于对佛的敬重,腊八节是吃素材的,素口素心。
看着锅里的八宝粥由稀变稠,各种食材的味道混合在一口大锅里,尤其食欲大开的红枣经过这么一煮,那种味道就是喜庆的味道,就是殷实的味道,就是满足的味道。
一会儿,只听的邻居们就开始宠宠欲动了,喊着问着,你家的八宝粥做高了吗,彼此互相应答着,还不忘先盛一碗供佛,供天地,给邻居家端去尝尝,一心一念做出的这碗粥。
天未亮,一家人就都起床了,雅丽有点不适应,还有些睡眼惺忪,揉揉眼睛也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围坐在一起持八宝粥,奶奶该不忘说一句,阿弥陀佛!愿佛保佑全家平安健康!
日头出来了,孩子们每人端着一大碗腊八粥给老师送去,老师会吃好长时间...
腊八,敬佛,尊师,全家老少其乐融融,这就是节日的魔力吧。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