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而立路口回望百年的您

站在而立路口回望百年的您

刘小波 

三十而立,我立下了什么?三十年来,您教会了我很多,也改变了我很多,更教会了我很多,我尊敬的母亲。您教会了我做人要立德、立言、立信,而不是一味的被物质所蒙蔽。在百年的您眼中,三十年只不过是区区一瞬,而我也只是您几十亿子女中的一员。
1990年,我呱呱坠地,出生在新田一个小山村。那里没有通公路,也没有通自来水,更没有通电,一切都是闭塞与萧条。当时您带着改革开放的风,吹到了沿海地区,让您远在内陆的儿女,也开始慢慢地有了冲劲,想要走出去。不久,我的爸妈带着我和哥哥,南下广东,一路颠簸,只为更好地生活。在山的那边,我们看到您的儿女在您指引下已经慢慢富了起来,小镇上盖起了工厂,修起了公路,到处充斥着五颜六色的服装,播放着世界各地的流行音乐,您带领着我们走向富裕。
1997年,我到了读书的年纪,爸妈把我和哥哥带回了新田。我发现家乡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家通了电,有了黑白电视机,放起了电视剧《西游记》,播放着小虎队的卡带。在外公外婆的陪伴下,我和哥哥在村小读了一二年级。直至现在,与同伴捉迷藏,钓青蛙,摘野果,下河洗澡的一幕幕还在我的脑海里回荡。由于外公外婆要带表哥表姐,他们精力有限,无法兼顾我们,爸妈只能咬咬牙把我们领到了身边,我们也不再是留守儿童。再次回到广东,再次回到那里,我看见那里的一座座小山丘正在推平,工厂和高楼如雨后春笋般耸立出来,集市上是琳琅满目的商品,路上是夹杂着各地方言的行人,他们脸上扬着自信和憧憬。
2002年,由于哥哥“小升初”,妈妈又再次把我们带了回来。不一样的是,这次我们来到了县城,并进入了龙泉四小就读。那时,双碧广场还是一望无际的田野,文体中心还是一座小山丘,通往龙泉四小的路一下雨还是泥泞一片,县城也只局限于日夕河和龙泉大道两岸,那时“慢慢游”到处穿梭,出行很多时候都是叫“慢慢游”,如今这已成为一种记忆。但相比于印刻在儿时待在农村的体验,我确实真切的感受到新田的变化,就像我表弟第一次来新田看到秀峰转盘时所感慨的一样:那儿好多花,真漂亮,简直像个大花园。去外婆家,有了班车,为了节省钱,我们通常在枧头镇彭梓城村下车,走十里山路,不碰上下雨倒好,一碰上下雨,鞋上沾上泥土,仿佛脚底有千斤重。那时,赶集已经有了拖拉机,在拖拉机的轰鸣声和左摇右晃中人们带回了种类丰富的商品。
2011年,高中毕业,我们再次离开了家乡,妈妈把家里的房子租了出去,来到了广东,而我也拿着学生档案和录取通知书,来到了常德求学。常德是桃花源里的城市,这里有世界上最长的诗书画刻艺术墙,这里地势低平,土壤肥沃,还有沅江的宽阔真的震撼了我这只坐井观天的“蛙”,我再次意识到这个世界的神奇,也开始慢慢懂得毛泽东、周恩来、蒋先云等先烈为什么如此执着于抗争世界的不公与改变人民的悲惨命运。在大学,我用上了梦寐以求的手机,虽然是我哥给我的旧手机,但是我却视若珍宝。当时的那部手机还是推屏,打字什么的还要按键盘,但是我也正是靠着那部手机,看了很多文学名著,它丰富了我的文学储备。为了节省开支,大学四年,我都没有回过新田。每到寒暑假,我都会去广东打工,因为爸妈是农民工,爸妈在那里,有爸妈的地方,就是家。
2015年,我回到了家乡,并很荣幸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能为家乡的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看到了新田的变化,我特别惊讶,短短四年,日夕河不再垃圾满地了,水变清起来了,山绿起来了,路不再泥泞了,一个个楼盘立起来了,车辆多起来了,公路也做到了村村通,户户通。每到夜晚,也不再漆黑一片,只能靠电视和麻将度日,外面各种流光溢彩,广场上跳起了广场舞,打起了太极拳,组起了乐队,唱起了歌。很多人也愿意留在家里,在家乡建厂、开店、进厂、种植、养殖,亦或直播带货,他们把孩子带在身边,留守儿童在逐年减少,区域差距在进一步缩小,人们幸福感在不断上升。
近几年,您通过精准扶贫的政策,致力于缩小贫富差距,让千家万户脱贫,让人们过上幸福生活。紧接着,在您百年之际,您又开始着手乡村振兴,为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而努力。
2021年,正值您的百岁生日,回望三十年,您一路走来,我见证了您太多的伟大瞬间。站在烈士公园纪念碑旁,望着一个个为了我们幸福生活而牺牲的革命先烈的信息,虽然现在已不再是战争年代,我们不用像革命前辈那样抛头颅、洒热血,但是我们也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在今后的日子里,更要砥砺前行,为实现共产主义的目标而奋斗。虽然现在的我经验和能力不足,未能与您更近一步,不能成为您的骄傲,但是我会不断完善自己,争取早日成为母亲骄傲的儿女。

作者简介:刘小波,网名,湘野耕夫,男,生于1990年3月,县作家协会会员。15年参加工作,在一所乡镇中学任教。从小酷爱文学,一有闲情便会舞文弄墨。我的人生格言:地瘦栽松柏,家贫始读书;勤可补拙势,笨鸟需先扑。

(0)

相关推荐

  • 静儿│爱,团圆

                               小时候,印象中老家黄梅的年大概是这样的: 一进入腊月,大人们就开始盘算着准备年货,除了过年必备的物品,还包括平日里舍不得给娃儿们买的零食,以及给娃 ...

  • 家常。

    家常. 我教授的课程,网络直播已经持续两个月了.两个月以来还是有些变化,学生们从最初的焦虑.不适应,到待在家里待久了,生活比在学校还规律. 待在家里久了,日常如何生活显得尤为重要,那么什么是家常呢? ...

  • 2021回家散记

    九月伊始,我一个人踏上了回家的旅途. 本来计划今年暑假一家人回去一趟,带孩子们去外婆家玩一段时间,可是因为疫情原因,取消了计划.爸妈也盼了好久,当电话里跟爸爸妈妈说我已买好票即将回家,他们笑的特别开心 ...

  • 【广东】丘陈媛《我的外婆》指导老师:郭佩兰

    我的外婆 松山湖实验小学六年级 丘陈媛 每次回老家,望着日渐斑白的门框,我总会想起我的外婆. 外婆已经去世五年多了,而我对外婆的思念却从未衰减,因为她是那样好的一个外婆,她带给了我无比快乐的童年.今年 ...

  • 星空漫步 || 忆父三十年

    转眼间,父亲离开我们已经三十年了.三十年弹指一挥间,很多人和事都已忘却,可对父亲的思念,却一日日浓厚.在梦醒的夜晚,在早起的清晨,父亲仿佛在我身边,一直陪伴着我,让我怀念,让我反思,让我明白,让我前进 ...

  • 博士的致谢,和我的“中国梦”

    招聘 乡村振兴 图书 十佳苗歌 "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二十二载求学路,一路风雨泥泞,许多不容易.如梦一场,仿佛昨天一家人才团聚过." 最 ...

  • 余育华作品:爸爸妈妈,你们在哪里?

    诗韵依依 文学微刊 素笔为你写邂逅   素笔为己爱停留 爸爸妈妈,你们在哪里? 作者|余育华  主编|幽梦静美   电视里传来河南遭受暴雨的消息, 外公外婆和我都非常着急. 爸妈带着哥哥和爷爷奶奶, ...

  • 【邂逅】时光你别伤害这个除了爸妈最爱我的人

    吧啦原创文学,陪你走过每一个有梦的日子 编者按 每一个陪伴自己成长的人,我们对他们所留存的记忆都不一样,或深,或浅,有的仅仅只是一笔带过.但是对于我们的至亲却是永生难忘,每一份回忆都有着活力,无论时光 ...

  • 第一次在美吃中餐,突然好想念给我免单近三十年的“外婆菜”

    第一次在美吃中餐,突然好想念给我免单近三十年的“外婆菜”

  • 吴书凝体验作品《一杯茶的背后》↓↓中国少儿文学微刊第411期

    中国少儿文学微刊 总第411期 扫码关注浅草文学群 读读写写  一起提升 做生活与学习的有心人 浅草文学4月主题征文选登 一杯茶的背后 吴书凝  浙江省长兴县第六小学304班 盛开的地方 在那花儿 不 ...

  • 曹健昆:家乡四题

    [总第063603期] 家乡四题 文⁄曹健昆 大麦烧 家乡是一碗大麦烧 酒香熏醉全身每个细胞 如果  嫌弃不够浓烈 就往里面洒上半夜的星辉 勾兑  一阕祖辈低吟的歌谣 一起去看看家乡那座 石桥  皴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