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眶多形性腺瘤CT、MRI征象及鉴别诊断
来源:中国头颈部医学影像论坛
鸣谢:王海滨老师(杭州市一医放射科)提供病例并主持读片!
病史:女性,31岁,左眼眶肿块半月余。
1、概述:多形性腺瘤是较为多见的泪腺肿瘤,起源于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上皮细胞,占泪腺肿瘤的6%左右。临床症状主要有视力障碍、眼球运动障碍、眼球突出、眼底有时可见视乳头水肿、静脉充盈等。
2、病理:多形性腺瘤以其所含成分的比例,分为4个亚型,即中间型、间质型、腺瘤型和肌上皮瘤样型。镜下示可见正常残余泪腺组织附于肿瘤上,肿瘤假包膜外有瘤细胞。高倍镜下肿瘤为形态各异的片状、条索状和乳头状上皮细胞巢及分化的上皮细胞构成的大量双层管状结构,间质分化区可见大量黏液样假状软骨、透明和梭形细胞样、密集或散在的星形、钙化和骨组织结构。免疫组研究泪腺多形性腺瘤为纯上皮性肿瘤。
3、CT征象:多形性腺瘤大部分在平扫与脑组织密度相仿,部分肿瘤内见点片状低密度坏死区,眼球突出并向下移位,外直肌及上直肌群受压移位变形,增强后呈轻至中度均匀或不均匀强化。部分病例见残存位于病变下方正常泪腺组织,眼眶外侧壁骨质受压变形,骨质连续。
4、MRI征象:与脑白质相比,平扫T1WI呈等信号,T2WI由于组织结构复杂呈等、高混杂信号,信号不均匀,可有囊变坏死,增强后呈轻至中度均匀或不均匀强化。眼眶外上壁骨质受压变形,骨皮质显示清晰,骨髓腔信号正常。视神经、外直肌可受压移位。恶性肿瘤或良性多形性腺瘤恶变者肿块形态不规则或多个结节,混杂信号。可侵犯眶顶、外侧骨壁.甚至侵入骨壁内,或包绕骨生长,浸润周围脂肪间隙达皮下。
5、鉴别诊断
1)血管瘤:多数发生于球后肌锥内,不均匀强化,延迟显著充填,很少见低密度液化灶;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且偶可见静脉石,有一定特点。
2)皮样囊肿:发生于眼眶外侧或外上方时,易与泪腺多形性腺瘤混淆。但它大多数密度低而均质,内容物可有毛发。CT值为负值,仅包膜(边缘)强化,且紧贴于骨壁生长,一般骨壁受压变形吸收。MRI典型表现:T1WI高信号,T2WI更高信号、均匀。
3)淋巴样肿瘤及炎性假瘤:又称为非泪腺固有肿瘤,即泪腺为好发部位之一,当表现为肿块时易与泪腺多形性腺瘤混淆,前者肿块后端锐角状,包绕眼球生长,很少有骨受压或破坏;后者肿块后端呈弧形,与眼球相切,少数包绕之,可有骨壁受压变形或破坏。
4)Mikulicz综合征:该病常有双侧泪腺和外直肌对称性增大.同时有结节病等全身性病史,腮腺和颌下腺亦呈现增大,与泪腺多形性腺瘤不难鉴别。
王海滨老师点评:
泪腺多形性腺瘤诊断要点:1、常见于中年女性;2、缓慢发生的眼球突出,无疼痛或眼球运动障碍;3、位于泪腺窝或眼睑泪腺区,相应区域未见正常泪腺或与正常泪腺分界不清;4、形态规则;5、边界清楚;6、增强后轻到中度强化,常不均匀;7、泪腺窝骨质受压变扁平或骨质吸收变薄。
参考文献
[1] 唐作华,钱雯等,泪腺多形性腺瘤的影像诊断,中国医学计群机成像杂,2003,9(1):20—23.
[2] 纪彪,泪腺多形性腺瘤的CT诊断价值,北方药学,2011,8(12):52,56.
[3] 张桐,王凡寅等,泪腺多形性腺瘤的影像学分析,临床眼科杂志,2015,23(5):426—428.
我正在关注
头颈部影像沙龙
王海滨,男,医学硕士,主治医师(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2004年本科毕业于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2008年硕士毕业于吉林大学第一临床医院,2008年至今,就职于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主要从事头颈部MRI诊断研究工作,工作期间发表文章6篇,参加人民卫生出版社医学图书编著2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