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多是「自嗨型人格」
文/田志刚 摘自《卓越密码:如何成为专家》
稻盛和夫说:
“事物有可燃物、不燃物、自燃物,人也如此,有可燃之人,不燃之人和自燃之人。我不过选择做了一个自燃之人。”
简单理解,可燃之人指那种不需要外力可以自动自发去做追求自己目标的人;不燃之人就是那种既没有内在意愿,外力又推不动的人;可燃之人指那种虽然自己没有意愿,但当有外力推动的时候会去做的人。
追求卓越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里面的外界的推力、压力是需要的(一种动力),但更重要的是在没有人要求的时候你是否仍然能兴致勃勃,乐此不疲!
那些最后能成为高手和专家的人们,大都是一种自嗨型人格:不依赖他人要求和激励,不惧怕批评和嘲讽,他们在自己的世界里目标如一,孜孜矻矻,甘之如饴!
01
02
这当然很残酷,因为仅仅胜任的能力会很快被超越甚至替代,个人在职场其实并没有多少的独特价值,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人“中年危急”的原因。
但如果你总是想搞清楚你所负责的事情,你会发现其实自己根本停不下来:
知其然难,知其所以然更需要时间和精力的投入,需要研究交流思考再实践。
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你在研究自己工作的过程中其实已经超越了很多人。
如果没有这样的习惯,你很容易就满足自己的状态,也就无法更深入的进步了。
在我十几年做知识管理的过程中,其实也早就发现了这样的问题:
大部分做知识管理的人,是老板要求去做,为了应付老板的要求会去买几本书看看、找一个培训班听听,然后或主动或被动的买一些知识管理的软件、咨询服务,然后就告诉自己或者老板这就是知识管理。
这样的人最希望有人告诉他一个方法或者买一个什么东西就能实现知识管理,如果你告诉他这个东西需要自己去思考、分析并结合自己的状况,他不愿意听更不愿意去做。
03
04
第二类:心中有追求
心里除了小我还有行业、社会甚至世界,而且真正去做了。
当然不是现在哪些整天叫嚣出来的“改变世界”,而是真正的有大目标,愿意承担大责任,并能够从点做起,一步一步前行并百折不挠的的人。
譬如马斯克,觉得未来的地球不适合生存,人类需要移民到更远的地方,然后他就做火箭,张罗移民火星的事情。
但这种人也容易陷入虚妄,不顾实际!
有追求没有问题,但也要考虑顺应时代,理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从小做起而不贪图一口吃个胖子。
譬如某其中:他特爱操心的事情就是中美关系、中俄关系,这些事情也不是你企业家该操心的;如果一个老板没事去管中美关系,管台湾问题,那也属于错位了。
第三类:在兴趣里面自得其乐
对世界真正好奇,有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而且有机会在这个领域持续做下去,并乐此不疲。
在保证正常生活条件的情况下,他更关注于自己的兴趣发挥,不在意外部的评价而更享受兴趣和探索的乐趣的人。
记得跟一个建筑大师聊天的时候问他:你觉得怎么样就成为建筑大师了?他说:成为大师的人们从来没想过成为大师,也不认为成为大师是他们的目标。只不过觉得这个工作有意思、有价值,然后就一直做而已!
要想成为任何领域的高手,这个过程都是一次长跑。
外力的“压迫”会给你起步的力量,使你做到优秀从而超过大部分人。但这种情况一般很难让你跑到最后,因为没有压迫后你可能觉得已经够了。
在这条路上,除了外力,更需要“内力”:你的责任感、兴趣和永不满足的精神。
乔布斯觉得世界还不够完美,所以他愿意去帮助世界更美好,所以他一直持续不断地去创新。
类似的还有扎克伯格、比尔盖茨,他们大都没有将财富作为追求的目的和目标。而反观国内的许多创业者,大部分只不过是想成为一个土豪和高富帅,虽然也能够有所成就,但走不远也走不长。
这些力量共同作用,才能在你迷茫的时候、在外人认为你自己已经很牛的时候,仍然能够知不足并持续精进,最终成为顶尖的那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