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诗词和《陋室铭》背后的故事:一个真正乐观的人有多强大?

824年,五十三岁的刘禹锡来到贬地和州。

不记得这是刘禹锡第几次被贬了。去年,他还在风物异蜀境的夔州跟白居易唱酒撸串。刘禹锡逆舟而上,看两岸势争衡,暴雨蛟龙生。

可他没想到,这一次来到和州,没有蛟龙,倒有一条地头蛇。

地头蛇是和州的县令,也不知道是不是收到了什么指示。看到下放的干部刘禹锡,他送出了一双小鞋。

他将刘禹锡安排到城南,面江而居。

唐朝尚没有流行江景房,和州地处南方,温暖潮湿,易生蚊虫,而且规格还降低了。原本刘禹锡可以住进衙门的套间:三间三厦。

这里只有三间,却没有三厦。

这就是欺负人了,论官职,我刘禹锡是刺史,比县令还大一级,你竟然给我使坏?

脾气好的要送上国骂,脾气坏的只怕撸起袖子就要盘一盘县令。

但我们刘禹锡是诗人啊。诗人自有诗人的解决方法。

站在房前,面对涛涛江水的,是碧波连天,是孤帆远影,是水与天连成一线。

回过头,刘禹锡看着自己的房子。

好啊,这正是我想要的房子。

刘禹锡大笔一挥: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争思辩。

看点点白帆在广阔大江上航行,我的人生,也会如这白帆一样?这样的地方,我想思考一下人生。

于是,第一个发现江景房价值的人出现了。

和州最大房地产商县令大人很郁闷。

老刘,你的爱好挺别致啊,你爱江景房,这简历上怎么没写?你不写,我怎么知道把你调到山沟沟里呢?

请你搬个家!

新房在城北。

没有了大江,没有了白帆,我看你拿什么去思辩!

刘禹锡去了一看。规格又降了,三间变成了一间半,旁边倒有一条小河,只是细如羊肠,别说白帆,就是洗脚盆也放不下。

这就过分了。人家好歹是刺史,正儿八经的厅级干部呢。

脾气好的只怕要画个圈圈诅咒县令。脾气坏的?我直接拿剑把县令车成珠子。

可是,我们刘禹锡是诗人啊。

诗人自然有诗人解决的办法。

他环视着新房,突然眼前一亮。

咦,这小河不错呢,两边竟然还种有杨柳,虽然眼下枯黄着,但春天总会来。

啊,我已经可以脑补彼时的景色了。

“杨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心在京。”

刘禹锡脱口而出。

到了春天,会有满天的柳絮飞扬。你知道我想起了什么?

是长安,繁华似锦的长安。

长安的长堤,也有这样的杨柳,也有柳絮飞舞的春天。

皇上把我赶出了长安,贬到了和州,还是县令你想的周到,又把我送到了长安边。

白居易啊白居易,你如果买不起长安的房,快到这里买一间吧。这里有长安的左岸,长安的青堤。当然,还有曾在长安的我。

房地产文案大师再一次向我们展示了,如何把三线城市的房子写出一线城市豪宅的感觉。

好多年以后,人们才模仿出巴伐利亚·河源。

知县怒了。

你什么意思?谁要给你安排长安·和州?

你!再给我搬!

第三个房子在城中。孤帆远影没了,长安左岸没了。规格又降了一级,只有一间小小的土屋。

一床一桌一椅,外加刘禹锡。

县令放心了。都已经这样了,你总该难过了吧。

心理脆弱点的,想着自己在长安的逍遥,再看看眼下的土屋,只怕要心酸落泪。

如果脾气暴一点,当场就在土屋里挖个坑,把县令埋了。

但我们刘禹锡是诗人,他是读诗写诗的人啊。

我们读诗的人,自有我们的处理方式。

刘禹锡走出房间,仔细打量了一下。

“我看这就是和州最好的房子!”

县令的脸黑了,你怕不是气傻了吧。这个地方,要配套没配套,要江景没江景,要交通没交通,要学位没学位,要装修,这是毛胚房。你竟然称他为豪宅?

刘禹锡笑了,怎么没有?你看你面前是谁?

谁?

是我啊。

这里还有我啊。很快,这里就会热闹起来,和州的鸿儒全会来到这里。我们可能调素琴,可以阅金经,没有嘈杂的嗓音……对了,你肯定不会来吧。

快,给我一块碑,把我的话记下来。我要告诉你,什么样的房子才是最好的房子。

于是,旷古耀今的第一龙傲天文产生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我在此山,此山就是神山昆仑,我在此水,此水就是大江潜龙。再陋的室,只要有我在,就是天底下最好的房子。

史上最牛的房地产文案就此出炉。用江景海景来包装,终是落了俗套。用人文包装起来的房地产,才是真正的顶级豪宅。

知县终于崩溃了。

我百般刁难,万般刻薄,他为什么就是不生气?我只想当个合格的奸人,好好的伤害一个人啊。

县令的错误在于,他不该与一位诗人为敌。

一个真正的敌人,是无法从外部去打败的。他们内心强大,心如止水,他们“粗曾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我想,这就是我们教小孩读诗的原因。读诗不是为了金榜题名,虽然确实可以金榜题名,但最终的目的,是要让孩子从诗中体会到美,体会到人生百态,体会到生命之意义。

读过离离原上草,风吹草又生的人懂得什么叫顽强。

读过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人不会孤单。

读过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人不会绝望。

读过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人不会失意。

读过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人会看得更远。

……

难怪有人说:用古诗词喂大的孩子,人生必定不会平庸。

但是,读诗是有门槛的,尤其是对现在的孩子。诗是古人的馈赠,是先贤们用千年的才情锻造的礼物,它陌生的语境,深奥的古文,往往让孩子初次接触诗词就望而却步。

所以,要想用古诗词喂大孩子,一定要选对食谱。

食谱之一就是诗背后的历史。

诗以咏志,每一诗的背后都有一个历史故事,如果没有弄明白这背后的故事,就很难理解其中的道理。

比如刘禹锡的这首诗。

和州的七年前,刘禹锡走过一次运,长期被贬来贬去的他,接到长安天子的召唤,要他到京城开文艺座谈会。

到了长安,刘禹锡跟死党柳宗元去看花。

花在玄都观,满满的是桃花。

刘禹锡很失望,因为桃花太轻挑,开得快,去得也快。

因为桃花就像他在朝中的政治对手一样,往老脸上施了粉黛,装做网红抢流量。

长安以前不是这样的,我们在的长安,春天永远是牡丹的。

堕落了,堕落了,长安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刘禹锡思考了一下,找到了答案: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错在我,错在我,都是因为我不在这里,长安失去了牡丹的华丽,满目皆是桃花这样的小人。要是老子还在长安,你们这些小人哪有提拔的机会?

这首诗一出来,刘禹锡再次光荣下放。

到和州的四年后,刘禹锡又回到了长安。

在长安的街头,他找到了一种感觉。这种感觉难以名状,直到他再次回到玄都观。

桃花已经没有了,被成片拔去,替代的是兔葵与燕麦。

桃园变成了菜园。

刘禹锡突然找准了感觉。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那些得意的小人,他们终究是开败了啊。而当年提拔他们的道士也不见了踪影。而我,胡汉三又杀回来了。

顺便提一下,诗中的种桃道士其实叫武元衡,唐朝宰相,他确实不在了,十二年前就已经被刺杀。

这首诗一出来,原本安排他出任的知制诰黄了,被打发了一个学士的闲职,只好天天跟裴度、白居易喝酒侃大山。

长安的官员们确实伤自尊了,其实,称为桃花还是尊重他们了。刘禹锡先生有一天在院子里纳凉,突然想到那些缠绕他一生的小人们。挥着扇子,老刘写了一首诗。

沉沉夏夜闲堂开,飞蚊伺暗声如雷。

庙堂的蚊子有点多了……

和州的县令,刘禹锡忽略了,满朝的文武,刘禹锡却只看若闲花。

这样的傲娇不是说有就有的。

要想做这样一个内心傲娇的人,至少得经历两样东西。

首先要看过高山之巅的风景。

793年,刘禹锡高中进士。

这一年,大唐的辉煌已经过去,诗的辉煌似乎也结束了,李白的清呤唯余回声,杜甫咳出的血干了,王维的田园风尘尽染。

但就在此时,唐朝的文学圈突然复苏了。

我想做一个古人的韩愈站到了长安街头。我跟永州之蛇有个约会的柳宗元来了,才华可以当首付的白居易按揭了长安一套房,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元稹踏着云雨而来……

当然,刘禹锡也来了。带着他特别的利落。

你们觉得秋天苦吗?我却觉得秋天有它的气质,它乘鹤的翅尖,在九霄外写自己的诗。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九霄)

一匹思念边疆秋草的马,它会抖动它的拳曲之毛,一头盼望长空的鸷雕,终会睁开它的困顿之眼。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白居易震惊了。他说,我们都是诗中的文艺小青年,只有刘禹锡,才是诗中的豪杰。

内心傲骄的养成,还需要第二件东西:挫折。

805年,刘禹锡第一次被贬。原因是他与柳宗元们跟着当时的一位大佬王叔文搞了一场永贞革新的线下活动。最终活动以相关部门杀到清场结束。

政治很复杂,诗人永远都不懂。

刘禹锡也没搞懂,他也不知道,那一年几乎是他政治生涯的结束。

刘禹锡去了今天的常德,柳宗元去了永州……

一共八人,个个下放为司马,人人有份,史称八司马事件。

从此,刘禹锡就开始了公费的全国司马OR刺史游。

一路上,他看过湘江白水,听过蜀中猿鸣,望过金陵王气,也吸过广东的野生雾霾:瘴气。

他亲证了,旧时王谢的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他望到金陵的王气在故垒的废墟上飘荡。天下都可以去,唯有长安变成了野望。

……

这一游就二十年,他蹉跎了岁月,也磨砺着心志。

经历了这一切,他才能站在那一居室前,骄傲的说:何陋之有。

因为成就,给我们傲气,而只有苦难,才能给我们傲骨。

这就是刘禹锡诗词背后的故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