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 遗嘱里的“秘密”
明永乐年间,顺天府有一个叫倪守谦的人,此人曾任顺天府太守多年,家累千金,良田美宅,吃喝不愁。倪老太守的原配夫人陈氏早年亡故,生有一子叫倪善继,早已成家。自从原配夫人亡故后,为了不让唯一的宝贝儿子遭继母的虐待,倪守谦一直没有再娶。
那女子道:“只需十两。”倪守谦随手从口袋里掏出一张银票,说:“姑娘,这张银票可换一百两,拿去葬父后再嫁个好人家吧。”可那女子收了银票后,死活央求要给倪守谦为奴三年,没办法,倪太守只好收留了她。这女子名叫梅花,心地善良,对救命恩人倪守谦照顾得无微不至。一年后,在亲友们的多次劝说下,倪老太守娶了梅花为妻,可却遭到儿子倪善继和儿媳的强烈反对。为啥反对?倪老太守心里清楚,善继两口子害怕后娘再给他们生个弟妹分割他们的财产。果不其然,三年后,倪老太守又得一子,取名叫倪善述。这一下捅了马蜂窝,善继两口子越发不高兴,在家摔碗筷砸用具,骂骂咧咧不断。
不几日,倪老太守自知病重将不久于人世。这天,他叫来所有的亲朋好友,当着他们的面说:“我已经不行了,现将家中的财产进行安排。”边说边叫善继拿来了账簿,当着众人的面他立了一张字据:家中所有的良田、良宅归长子善继所有,梅花母子只得五十八亩劣次农田,小破屋一间,请众人作证。梅花一听,当时就大哭起来:“你,你……这样对待我们母子,叫我和善述咋活?”众亲朋好友也窃窃议论,说倪老太守财产分割不公。谁知倪老太守大骂道:“长子善继早年丧母,几十年来他对我尽了孝道,理应得到回报。而你还年轻,这五十多亩田产够你们母子一生享用了。”一旁的善继两口子心花怒放,乐得合不拢嘴,他们当着众人的面说:“爹,你放心,我一定会照顾好婶娘和弟弟的,并给他娶妻成家。”倪老太守点了点头。父亲一死,善继便本性毕露,不过父亲刚死,他也不敢太妄为。这天,小善述向母亲要新衣穿,梅花流着泪道:“儿啊,眼下咱们连度日都困难,哪有钱买新衣啊。”还不怎么懂事的小善述立即跑到哥哥善继面前道:“哥哥,我要你给我买新衣。”谁知,善继一把推倒弟弟善述,骂道:“跟你的贱妈要去,我没有钱!”边骂边用脚踢善述,将他打了个鼻青脸肿。可怜梅花一边安慰儿子善述,一边又向善继赔礼道歉。但善继两口子仍怒气未消。当即叫来家族长辈和亲朋好友,拿出父亲亲手写下的字据,宣布从即日起,字据生效,梅花母子到那间小破屋居住,五十八亩劣次农田也归她母子。梅花母子只好搬到那间小破屋居住,只见屋瓦稀疏,上漏下潮,五十八亩农田是最劣的,母子二人只能勉强度日。
随即,梅花从衣柜里拿出那幅用布包了好几层且从未打开的行乐图,展开一看,画的只是倪老太守的座像,只见他怀抱婴儿,手指地下。这时,善述说道:“妈,我听说最近新来了个知县,此人为官清廉,甚是圣明。”母子两人立即拿着那幅行乐图来到县衙击鼓鸣冤。
忽然,丫鬟在外面喊道;“老爷,这图上咋这么多字?”腾县令立即跑了出来,只见那幅图在阳光下露出了很多字,竟是倪老太守的遗书:老夫官居五品,寿逾近七旬,死在旦夕,亦无所憾;但善述方周岁余,长子善继素缺孝义,日后恐生歹念,新置房宅及一切田产授以继,唯左偏旧破小屋,可分与述,此屋虽小,但室中左壁……腾县令看完,立即对丫鬟说道:“多亏你将茶水洒到这幅行乐图上啊,不然此案如何了断!来人,赏银五两。”丫鬟一下跪倒在地:“老爷恕罪,那茶水是我故意洒落的,是梅花刚才来跟我说的。”原来,梅花回去时忽然想起倪老太守给她这幅行乐图时的交代,于是她赶快来到县府,得知那个丫鬟是她娘家村上的,并叫丫鬟用茶水试一下。
腾县令正了正身子,一拍惊堂木道:“既然倪老太守亲笔所写,我深信不疑。今天本官来,主要是将倪老太守的那份字据重新审理一下,下面请善继听审。本官问你,倪老太守的这份字据中将破小屋分给你弟善述,你有意见吗?”善继一听心想,这县令是不是有病,这么破的小屋白送都没人要,还明知故问什么。但他嘴上不敢说,忙答道:“回大人,一切遵父亲亲笔字据中所说,没有意见。”腾县令又问:“今天我遵照你父亲遗愿,将小屋判给善述,也就是说,屋中所有东西都归善述,你不反对吧?”善继眨了一下眼睛,回过头跟老婆耳语了几句后,说:“决不反悔,那间小屋就是有金银财宝无数,我也无悔意,请大人和族辈众亲朋作证。”
待十一坛金银全部挖出后,不仅善继两口子目瞪口呆,在场众人也是瞪大了眼睛。这时,腾县令从怀中拿出了那份行乐图,展开说道:“这是倪老太守临死前的遗书。”腾县令边说边将倪老太守的两份亲笔遗书放在一起,其笔迹一模一样,他又一拍惊堂木对众人道:“先辈的遗愿不可违,违令者定不饶。”随后,腾县令当众将那幅行乐图朗读了一遍:“……此屋虽小,但室中左壁埋银五千,作五坛;右壁埋银五千,金一千,作六坛,可以准田园之额。后有贤明有司主断者,述儿俸酬白银三百两。”朗读完后,腾县令将那幅行乐图交给了梅花母子,并说道:“倪老太守给我的白银三百两我就不要了,但倪老太守的遗愿你们一定要牢记,别辜负了他的苦心。”在这幅行乐图的背面,倪老太守这样写道:“述儿,只因善继妒忌不良,如果此时你俩平分家财,恐善继谋害你们母子……你兄善继从小享乐其中,不尽孝道,父悔也。让你十六岁后再取这些金银,是让吾儿从小磨炼意志,知其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