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迹遗址丨《滑县黄河文化资料概要》连载004

今天推出第4期:
古迹遗址
据《重修滑县志》载:“周定王乙未五年(前 602),河东徙漯川,径长寿津与漯别行东北,至成平复合于禹河。”《北魏书》:“永熙末,魏主修遣贾显智御高欢于滑台,欢遣相州刺史窦泰趋滑台,遇于长寿津。”长寿津(今滑县东北境)。《重修滑县志》载:“金章宗明昌五年八月(1195),河决阳武故堤,历延津、封丘。河道南徙,去滑弥远。”从公元前 602 年主河“东徙漯川”改道至1195年“河道南徙”离开滑县的 1800年间,滑地饱经水患。因滑县位处古黄河南岸,春秋唐宋年间,扼白马要津。千百年来,滑地人民凭着勇气和智慧,战洪水、御外敌,在这片历经沧桑的土地上,留下诸多英勇、悲壮的故事和丰富的古迹、遗址,也积淀了厚重的文化底蕴。
鉏城遗址
鉏城遗址在今滑县赵营乡西乱革村。唐《元和郡县图志》与清《读史方舆纪要》均记载:鉏城在废卫南县东十五里。卫南县即春秋时卫国国都楚丘。隋开皇十六年置楚丘县,后改为卫南县,旧址在今八里营殿上村。由殿上村向东15里,即西乱革村。村北1公里处有古鉏城遗址,面积达14400㎡,堆积的文化层厚度有1~3米不等,出土有陶片、蚌壳、骨骼等新石器时代遗存。
《帝王纪》载:“帝羿有穷氏未闻其先何姓。帝喾以上 , 世掌射正。至喾 ,赐以彤弓素矢 , 封之于鉏 , 为帝司射 , 历虞、夏。”《左传》载:“后羿自鉏迁于穷石。”后羿的祖上在帝喾之前就世代做“射正”,到了帝喾时,被封在鉏地,建立鉏国。夏太康时,后羿仍为射师。因太康无道,后羿取而代之,并带领部落自鉏迁往穷石。
滑台遗址
滑台遗址在今滑县城关街道内,今存有滑伯墓遗址、滑伯祠遗址及古碑刻等。
《重修滑县志》载:“今之滑县,古之滑国,即豕韦氏旧都,周公次八子始封之国。”《水经注》曰:“旧说,滑台人自修筑此城,因以名焉。”《元和郡县图志》云:“滑氏为垒,后人增以为城,临河有台,故曰滑台城。”《郡县志》载:“滑州城即古滑台城,甚险固。慕容德自邺南徙滑台。城有三重,又有都城,周二十里。相传为卫灵公所筑小城,昔滑氏为垒,后人增以为城, 高峻艰险,临河亦有台。”
古滑台地处黄河南岸,自东汉以来,渐为军事要冲,北魏时,古滑台城与金墉、虎牢、碻磝并列为四大军事重镇,为历代兵家相争之地。南燕国慕容德曾建都于此。唐宋为义成军、武成军治所所在地。
白马城遗址
白马城遗址,位于滑县留固镇白马墙村。因白马山而得名,为古白马县故城遗址,春秋时期曾为卫国的漕邑。《西征记》载:“白马城,古卫之漕邑, 戴公东渡河处此。”卫闵公二年,狄人灭朝歌,卫戴公东徙渡河,于漕邑以 草庐为舍暂时栖身,史称“庐于漕”。北魏时白马县治迁址滑台城,此处遂为废县。
2009年4月,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白马城遗址进行了文物勘探,发现有城墙、城门、古墓葬等遗址,古城轮廓清晰。宋朝时,黄河频繁决溢, 致使滑州、白马一带水患灾荒不断,灾民众多。为缓解这种现状,朝廷在此 招募灾民为兵,赴广西一带平息叛乱后,留戍定居。北宋末至南宋初期,曾先后三次南迁至广西南宁一带定居,经世代生息繁衍,如今后裔已达三百万人,后人称之为“白马移民”。1996年4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地方史志办一行来滑县白马城考察。2019年10月,广西南宁市友爱村三十余人的访问团再次到白马城遗址寻根访祖。
卫王殿遗址
卫王殿,卫文公时国都。位于八里营殿上村。前660年,卫懿公好鹤亡国,卫戴公携国人东迁,结庐于漕邑(今留固白马墙一带)。公元前658年,继任者卫文公在胞妹许穆夫人的奔走下,得到齐桓公鼎力相助,迁都于楚丘,即今八里营殿上村建都,历时29年。
瓠子堤遗址
瓠子堤遗址,位于滑县城关街道苗固村。
《河南通志》载:“宣房宫,在滑县北苗固堤上,汉武帝塞瓠子堤,筑宫。”《后汉书·循吏传·王景传》载:“瓠子在今滑州白马县。武帝元光中,河决于瓠子,东注巨野,通于淮、泗,至元封二年塞之也。”《史记·河渠书》载:“河决于瓠子,东南注巨野,通于淮、泗。”公元前132年,黄河在南岸瓠子堤处决口,致使下游十六郡成为泽国。丞相田蚡因封地在北岸,黄河于南岸决口后,他的封地可免受水灾,因此反对堵塞决口,致使河水肆流长达二十三年,南岸庄稼数年无收,出现“人或相食,方二三千里”的惨状。直到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刘彻封禅泰山祭祀已毕,亲自到大河决口处,沉白马玉璧祭祀河神,并下令伐上游淇园(今淇县)之竹,自将军以下皆负背薪堵口。臣民同心协力最终将瓠子决口堵塞。汉武帝作《瓠子歌二首》,并筑宫宣房。
汉武帝亲临瓠子堤事件距今已两千余年。如今的瓠子堤遗址依然高出地面十余米,占地54880㎡,瓠子堤上今存有宣房宫遗址,建有汉武帝雕像及凉亭两座。瓠子堤断面处的夯土层仍紧密结实,清晰可见。2010年左右,村民在瓠子堤旁取土时,挖出楗橛及古船残件。2018年,滑县新一中选址在苗固村南不足一公里的瓠子堤上。建设时在地面下二十三米深处发现有两米多厚的树枝、柴草捆扎炭化物和木桩炭化物及河工石等物料,经专家鉴定这些深埋于地下的物料为治水堵决的埽料、河工石、楗橛等物。汉武帝《瓠子歌》中说“颓林竹兮楗石菑⋯⋯”《汉书·沟洫志》注:“石菑者,谓臿石立之,然后以土填塞也。菑,亦臿耳,义与臿同。”石菑即河工石。这些汉代治水工具的发现,为研究两千多年前古人治理水患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瓦岗寨点将台遗址
瓦岗寨点将台遗址位于县城南30公里处的瓦岗寨乡。据《左传》记载,前502年夏,齐国出兵进攻鲁国西部。晋国派兵前来援救,鲁定公在瓦地与晋国援兵会师。为纪念这次会师,后人便在此处修建一座亭子以示纪念,名曰“瓦亭”。西晋史学家杜预注释《左传》:“瓦,卫地⋯⋯东郡燕县东北有瓦亭。”因这里曾为“瓦”地,又因“瓦亭”建在高岗上,人们便将此地称为“瓦岗”。
隋大业七年(611),翟让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在瓦岗起兵抗隋,山东、河南的贫苦农民纷纷参加,单雄信、徐世勣(李勣)、李密、王伯当等人都率众投奔瓦岗军。为了聚集更多的武装力量和防御隋军进攻,起义军在瓦岗四周修筑寨墙,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瓦岗寨”。翟让的起义队伍因在瓦岗寨聚义,被称为“瓦岗军”。
点将台位于瓦岗寨东一华里处。是瓦岗军为演练士兵和举行出征仪式修筑的一座指挥台。台长48米,宽46米,高6米,占地面积2208㎡,建筑面积64㎡。
瓦岗军是隋末农民起义军中战斗力最强的一支,经过八年浴血奋战,席卷大半个中国,动摇了隋朝的统治,打击了士族地主,对唐初的政治、经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宋代·古沉船遗址
宋代古沉船遗址
2011年在滑县锦和街道寺庄东北地面下3.3米处发掘出两艘宋代古船。一号船长25.5米、宽5.85米;2号船长23.6米、宽5.5米。两艘古船皆为南北向,形状为方艏方艉,平底,两端上翘,形制与《清明上河图》中的货船十分相似。船底与船舷是单层木结构,船底为纵向单板平铺;船舷为单板上下拼接,板与板之间用铁钉从外向里斜向楔入加以固定,缝隙间填有桐油灰,船内有水密舱,船体铺设有对船体支撑加固作用的“龙筋”。古船上出土有陶罐、瓷碟、瓷碗等生活用品。经专家鉴定,这些文物具有明显北宋时期的特征,两艘古船为北宋时期货运船只。
由于内陆河航道深浅宽窄不一,我国从唐宋时期就出现了多种形制与性能的船舶。按照水域区分有江船、黄河船、江海船和海洋船。黄河船又称“沙船”。“沙船”船体宽大,重心低,在水流湍急的河水中能与风浪搏击。沙船为平底,吃水浅,弥补了方头增加阻力的缺陷,尤其适宜在浅水中行驶,而且航速较快,船只首尾上翘,船体摆动灵活,在河流的诸多弯道处游刃有余。这两艘古船整体上符合这一特征。
滑县出土的北宋古沉船,略小于2017年在广东省台山市海域出水的“南海一号”南宋初期古沉船(30.4米长、9.8米宽);与广东汕头市南澳岛发现的明代沉船(25.5米长、不足7米宽)规模相近,是目前我国内陆发现最早的古代船只。两艘古船的发现,反映了北宋古黄河水运的繁荣和滑县水运交通的发达,为研究滑县古黄河文化、黄河地质变迁具有重要的意义。也为了解北宋时期的漕运、河运史及造船工艺提供了新的资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