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谈 No.10 | 追求更加纯粹的设计,来围观北交大学霸是如何获得康奈尔、NUS、HKU以及阿尔托全奖offer的

Lin

北京交通大学 建筑

GPA:3.61/4

雅思:7.0

获奖经历:

2017北京市建造节 三等奖

第十七届亚洲设计学年奖:更新/改造与转型 铜奖

第十七届亚洲设计学年奖:临时与可移动建筑与空间 优秀奖

2019谷雨杯全国大学生可持续建筑设计竞赛 入围奖

第十八届亚洲设计学年奖:城市综合体与城市 优秀奖

第十八届亚洲设计学年奖:城市设计 优秀奖

《建筑师》杂志:“天作奖”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 佳作奖

家具设计-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专利

申请时间线:

OFFER展示
(截至发稿前)

康奈尔大学

Advanced

Architectural Design

爱丁堡大学

Architecture

米兰理工大学

Architecture and

Urban Design

阿尔托大学

Architecture

奥胡斯大学

Architecture

瑞典皇家理工学院

Architecture

香港大学

Architecture

新加坡国立大学

Architecture

01
稳扎稳打,关注设计本身
[关于申请]

目前我收到了一些不同地区的offer,我本身更倾向选择欧陆的学校。美国那边因为比较担心疫情会带来一些不便,以及拿到的康奈尔M.S.AAD是个一年多项目,而我想去两年或者更久,所以就不考虑了。现在我还在NUS和阿尔托大学之间纠结,不过比较倾向于全奖的阿尔托大学

其实这些欧陆的院校我是在准备申请后才慢慢开始了解的。去年通过看的一些相关资料以及参加了工作营的项目,我了解了一些诸如瑞士、苏黎世等地的教学风格,感觉他们更加传统一点——稳扎稳打,关注于设计本身。像奥胡斯大学会提供三个不同的方向,每个方向下都是一个不同的Studio,在申请的时候就需要选择好。而对比来说,美国以及亚洲的学校有很多的课题,选择范围比较广。如果已经很清楚自己未来的方向,在欧洲这种传统院校会学得很扎实(建议选校要慎重,地区、学校之间的差别还是挺大的)。

从另一方面来说,由于这种偏纯建筑的训练在我以前的学习中是比较缺乏的,同时我也发现自己对这种风格比较感兴趣,所以申请的时候会更考虑北欧的学校。

02
看重在地性,关注社会性问题
[项目选题]
关于作品集选题方面,当然还是以自己的兴趣为主。我常关注社会问题,所以我整个作品集的主题是基于建筑场地与背景事物之间的联系上。而北京是一个在建筑等方面政策比较保守的城市,但也产生了许多矛盾点。我在北京的这几年对此感受比较强烈,因而在做作品的时候会有意无意地关注这方面的话题。相比于学校的固定课题,这些是近年来当地发生的一些时政事件,所以具备一定的时效性。
到目前为止我的作品大多为城市建筑,这是因为我很看重建筑的在地性。尽管我从大二到大四一直在尝试参加竞赛,但我一般不会去参加那种场地我不了解的竞赛(有些场地要求在国外)。这也是我作品集中的所有场地都在北京的原因之一。
竞赛手绘草图

北京本身是一个特大型城市,但我在做场位设计的时候没有往城规或者综合体方向走。比如说我作品集中的第一个项目,尺度比较大,设定的场地是在城中村里。首先我对场地的需求性进行了调研,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它更需要一个公共活动或者说公共服务的平台。因为它本身的居住密度已经非常大了,如果居住面积不够的话可以额外做加建或者围建,但对于一个建筑师来讲这方面不是很需要我去帮助他们,所以我在这个项目中舍弃掉了居住方面的设计,完全做的是一个基础设施的公共系统。

具体来说,我是从道路、模块还有跳跃节点等几个系统来进行设计。跳跃节点我设置为一座塔,它主要起到了将人从地面向屋顶进行运输的作用,同时还可以为一个连接点连接不同屋顶标高的人。然后我根据不同的摆放位置来设计模块。跳跃点我设置了6个矩阵。一个是根据地面道路系统的关系,因为它主要连接的是地面和地上,城中村的道路系统比较复杂,有许多死胡同或者T形和H形的道路,那它对人流的方向包括向上走楼梯的形式和位置都有不同的要求。

另一个起到了功能导向的作用,因为不同的跳跃点在我的系统里对应了不同地方的功能,比如V3的话需要避开靠近这一侧的居民区窗户,这就需要考虑采光,对楼梯进行一些退让;而一些两侧双向都有道路,人流量比较大的情况,就会采用剪刀楼梯形式;靠近公共舞台的位置会有更多的人,考虑到一些老人和小孩的无障碍设施,有一些模块就会加上电梯。基本上我刚开始会对整个功能有个大的定位,最后再根据在地性,在场地里不同的位置衍生出一些不同的模块,这样就不会千篇一律。

所以我是我希望用一种类似基础设施的手法对大规模的场地进行干预。或者说我并不打算采用城市设计的思维,而是更想用纯建筑的方法去做这种大规模设计。

不过我在大四的时候想法有了转变,觉得已经做了很多这样的项目了,对于小规模的设计比较欠缺,我也需要培养这方面的能力。那时刚好在做最后两个项目,所以会有意地减小规模。为了弥补自己以前缺乏的这方面训练,我也会去尝试参加一些这种竞赛或者选题。

03
通过阅读大量资料加深政策理解
[关于作品]

第二个项目是我作品集中自己比较满意的。这个设计花费了我4个月的时间,复杂且难度比较大,当然对我个人也有了很大的提升。我通过横竖宅的概念为北京流动人口和新毕业的大学生提供一个集合的居住综合体。但我没有把这两种人群合在一起,而是分为横宅和竖宅两个部分,因为我想通过两种不同的体量去表达两个不同的概念。

这个项目最初定位的时候,我就不想只是做一个简单的堆叠,杜柏良老师也建议如果把这两部分人放在一起做一些公共空间,图书馆咖啡厅然后表达他们共享没有意义。毕竟大学毕业生不会去和劳动工作者、民工使用同样的公共空间。把他们硬塞到一起,再去填一些功能做出来的方案本身是站不住脚的,所以我们考虑与经济或者政策支持联系起来,这也比较符合我关注政治议题的偏好。我希望找到一种建筑模块的形式来反映一定的经济支持,真正从建筑意义和经济支持的层面上将这两部分人联系起来,而不是简单地去做某种功能

第二页右侧的分析图,上面呈现了一个比较简单的经济模型,下面就是我设计的剖面,它的构造其实很简单。横宅适用于流动人口和外来务工者,它是一个高密度的大板结构。我选的地点在大红门,那边的现状是有很多这种停车场和物流集散中心。如果在上面架一个密集型的大板,首先没有破坏原有的土地属性,其次引入了一个双重产权的概念——这个致密的大板可以理解成一块在停车场之上的新土地,具备了一定的土地开发属性,我就可以在这个原本不是居住用地的场地上去建一些长租公寓给学生住。所以其实横宅是为竖宅提供了一个土地基础以及可用产权。

同时我希望上层的这个长租公寓在和政府以及开发商之间合作和交易的情况下,它的一部分租金可以用来扶持下面的外来务工者。它们两者之间的联系是横宅为竖宅提供土地和产权支持,竖宅则为横宅提供经济支持。我觉得用这种形式会更实际一点。虽然这个项目还是一个很理论的项目,但我不是很偏向于做很有想象力的设计,我还是希望我的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实操性的。

我会在选题和定位上花很多时间,因为需要阅读大量的相关资料。之前我看了人类学家项飚的《跨越边界的社区》,这本书讲述了大红门地区原来浙江村的迁徙和政府之间的关系,我就是因为看了这本书对那个地块产生了一些想法。另外还参考了美国的《扫地出门》,也是讲外来务工人员的,以及一些政府资料(北京市的人口发展蓝皮书以及历年外来人口统计数据)。我通过这些资料来总结当地目前的规律和矛盾。

后面的模型基本上来源于国外社会保障房的运作机制,比如德国以及荷兰公租房的机制反映出了政府的参与,他们成立了一些公立性质的基金,虽然类似于开放商但没有包含很多商业元素。他们还会引入第三方来参与到整个房屋的体系当中。我是在看过这些案例后才总结得出了上述的结论。

04
定好基本框架再做多个变体
[准备经历]

语言方面由于我深知自己做设计的强迫症,作品准备肯定会比较慢,所以我就卡着两年有效期,早早地在19年暑假考过了雅思。我本身英语基础还不错,就是在假期自己复习了一个月,一次就考过了,然后开始全身心准备作品。

我的第一个项目是在以前方案的基础上改的。其实第一个项目用本科项目来修改能够使你更快地进入状态,因为之前对场地和背景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不过就算如此这个项目也花费了很多时间。第二个项目是用了我最多时间的设计。因为我在前期调研方面会花更多的时间,最后画图的时间比较短,所以我经常熬夜画图。建议大家画图还是要多留一些时间,表达也是很重要的。

杜老师辅导期间草图

在此期间杜柏良老师把控得非常严格。他本身是一个很有能力且追求完美的人,包括图纸的比例、排版布局等方面他要求都非常高。他指出了我很多的问题,并且发大量的reference要求我阅读,给我带来了很多专业上的帮助。前期他会看我的草图或者手绘,到后期有点眉目的时候会看一看模型。前期概念包括大的操作手法上我会先选定好再和老师讨论。比如横竖宅那个项目,就是先确定上面一个上层一个围合形,中间一个大板形,然后再确定主题。过了这个阶段后,老师会要求我做非常多的理想方案,包括横宅中间庭院的布局,还有上面竖宅折板形的形状,以及中间庭院的路径,我每一种都做了至少有七八个理想方案,再去和老师讨论并最后敲定选择哪一个方案。

建议大家根据自己项目的概念来决定用哪种形式向老师展现。如果你做的是一个剖面设计,那最好还是用模型来表达。如果是像我这个设计中的大板层,其实它相当于一个塔式建筑,平面图能更加说明问题,我就会以画图为主,但是后期需要看上下两层的关系,我也会拉一些体块模型。

05

一个设计只需表达一个核心概念
[最后]
之前我对关注文化记忆或者建筑氛围的项目做的比较少,因为自己本身不是很关注这方面,而且在学校做的设计需要满足许多任务书的要求,大多为功能性的设计,也无法实现个人的想法。后来我挺欣赏瑞士建筑师Valerio Olgiati,他要求学生做的设计只有一个概念,而不是功能性的。这样就会让你不要去想其他世俗的东西,而是将一个概念强有力地表达出来。所以我觉得做设计还是纯粹一点,作品集中我也尽量删减了一些没必要的东西。
Valerio Olgiati
Paulo Mendes da Rocha

一个设计只要表达一个核心概念足已,对我来说实现这个就算成功了。杜老师也很强调这一点,我由于经历了学校那种任务书的形式,还是会时不时地想兼顾很多东西,他会及时提醒我不要因为过多关注其他元素而导致偏离了主题。

当然,目前我的作品大多是比较理性的,现在我也想去做一些感性的设计。之前老师偶尔也会给我看一些浪漫主义建筑师的作品,感觉我是比较缺乏这种特质的,希望以后能往这方面发展一下。

未来我想还是以实践为主,理论方面应该不会涉及太多。不过我不是一个很会规划自己的人,目前是打算有机会的话先在国外工作一段时间,如果回国也是到时候根据国内环境再去考虑自己想要做什么方向。

图文来源:Lin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