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老行当 ▏鱼行 千湖之省百湖之市的老行当
湖北是千湖之省,武汉是百湖之市,地处江汉交汇,自古水产品资源十分丰富。鱼业开始于渔人,不管是网捞钩钓,都以卖钱谋取生计。后来,劳作的与贩运的分开,鱼客与鱼贩分工,鱼行就开始出现。
每当鱼产丰盛时,打渔的人自己卖不了,就成批卖给鱼贩或鱼客。鱼贩子本小利薄,要么直接向渔人进货,要么向鱼行赊进,再沿街叫卖,人称“鱼花子”;鱼客即使租到摊位,也仅能糊口。稍微有点本钱就自己买一条轻便木船贩鱼,人称“鱼划子”。
鱼行在武汉起源较早,相传清乾隆嘉定年间,武昌鲇鱼套附近就有王、陈两家鱼行。以后,汉口又有吴万顺、毛春和、熊长发等三家鱼行继之而起。到清末,三镇鱼行已形成业体。大通巷的“晴明公所”就是这一行的会所。1909年,武汉领贴注册的鱼行共有54家。据统计,1933年三镇鱼行已达101家之多。1936年开始衰落,临武汉解放,鱼行共100余家。
鱼行业务主要是与私养鱼湖主联系,湖主向官厅纳税,鱼货交鱼行出售。每年在江夏附近的湖里,捕获的鱼量都蛮大,也需要鱼行组织销售。
起初,由于同一湖区的鲜鱼和鸭蛋都是同船运来,鱼、蛋也是同行经营,称为鱼蛋行。后来鱼、蛋货源与日俱增,到清同治年间,蛋行另组成“鸭蛋老行”。
汉口的鱼行分为两段,行址设在沿内河岸的,称内河行,汉川、沔阳等地客贩居多。行址设在外江的为外江行,洪湖新堤、嘉鱼、簰洲及滨江各埠客贩要多一些。武昌的鱼行分陆地行和水路行。陆地行分布在明伦街一带,都是些肩挑的生意。水路行以蛇山为界分为两片,山南片分布在鲇鱼套一带,客贩多来自沔阳、洪湖、嘉鱼以及市郊的汤逊湖、黄家湖、青菱湖;山北片分布在大堤口一带,客贩多来自阳逻、葛店及市郊的严家湖、沙湖、余家湖。汉阳的鱼行集中南岸嘴一带。
为了招揽鱼客进行交易,鱼行都雇有“带头先生”,这带头先生是联系鱼客、组织货源的头面人物,是鱼行兴衰的关键。掌握货源多的带头先生被鱼行奉为座上宾,不仅每月有固定的薪金而且还享受按进货成交额百分之二抽头的优厚待遇。这是鱼行老板稳住带头先生的办法。一般鱼行都有一至二名带头先生,大行有三至四名。鱼货淡季,鱼行派带头先生到湖区了解渔业情况,并借钱给渔民添置渔具、修补渔船、渔网,日后以货还钱,以此争取来日货源。
鱼行经营方式独特,买进卖出全是赊购,事后结算。这是鱼行资金少,鲜鱼容易变质腐坏,需要快进快销。鱼货旺季,鱼行交易量很大,但每逢夏季,天气炎热,货少销路有时不畅,小鱼行只得暂时关闭,另谋生计。门路大的鱼行就转营虾业,或者借钱给别人,从中抽息。这个时候,市场上也还是有鲜鱼出售,都是近郊产的,数量不大,由鱼贩直接买来出售,鱼行不交易。
在经营中,鱼行使用一些独特的黑话行语。如“叶勤”、“文老”、“一炮”、“茶官”、“咀官”、“烫官”、“西官”、“公官”、“家官”等九个词分别代表1至9的数字,个、十、百都可用暗码代替。鱼行使用这些黑话行语,可保守机密可得到不少便宜,而那些不懂的鱼贩常常吃闷亏。
打捞城市记忆 钩沉三镇往事
1936年之后,江汉关上眺望汉口。
编辑:田联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