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万里路,最终还是为了回到内心深处
读完陈海贤《幸福课》,行万里路,最终还是为了回到内心深处,如果你想在书中找到自身存在的任何一个问题准确无误的答案,那么你就得失望,因为生活的脚本有万千中,我们看见的只有方向,这个方向源于你内心世界对于自我、对于他人,对于关系的理解。
你定义你,你成为你,所有关乎你的课题都是你的,所有的结果都是你选择的所致,如果说童年的缺失、原生家庭无法选择、成年后环境的无法选择,似乎看起来都是一条绵延不断的链接,躲不过去,回避不了,其实过去的我们是过去的自己所选择的,而现在是站在过去的基础上重建起来的,你对于现在的态度,就是一种选择,一种你相对可控的选择。
没有任何一个人是完美的,就像没有任何一段关系是完美的,所谓的幸福恰恰是我们具备一种自我调整和相对的方法论来解决现有问题的能力,是的,幸福不是一种感受,是一种你和自我关系、你和他人关系、乃至世界相处的和谐能力,成长究竟是怎么发生的?
从微观层面看,人的大脑由各种各样的神经元组成,这些神经元的连接方式构成了我们储存和加工信息的能力。未知的挑战一方面让我们焦虑,另一方面也在不断训练我们的大脑。挑战越多,大脑就会变得越复杂,相应地,人的能力也在不断增长。
从宏观层面看,人的能力是通过与环境的互动成长起来的。我们与环境的互动越多,获得的反馈机会就越多,我们的能力成长就越快,接受事物的动态性和关系的动态性,我想就是成熟中的一种方式,布尼尔祈祷文中几句经典的祈祷词,是这样的:“上帝啊,请赐予我胸怀,让我接受无法改变的事;请赐予我勇气,让我改变能够改变的事;请赐予我智慧,让我能够分辨这两者。”
我认可的,无论是技能还是性格,都有成长的可能性,只不过技能的改变可以通过简单的训练达成,而性格的改变则要复杂的多,我们就像一条河流,源头固然重要,但它最终的形态如何,取决于它在流向大海的途中会遇到哪些山坡、丘陵、沙漠......它怎么面对障碍,以及选择在什么地方拐弯。
真实的自己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它是我们在跟环境的互动中,在应对困难、做出选择的过程中,逐渐塑造出来的。我期待的生命是活成一棵树,一棵树总是把另一棵树当成朋友,而不是对手,更多的树组成森林,她们一起抵御狂风,为动物的栖居提供家园,构建生态系统,这些都不是一棵树可以完成的使命,让我们追求共赢,它们不相互竞争,而总是默默地相互致意,既相互独立,又携手完成使命,这是成长型自我最好的隐喻,行万里路,最终只是为了成为自己。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