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医巧治疑难杂症
古代名医巧治疑难杂症
幽州过去为京都,三教九流不乏名人辈出。其中悬壶济世的叶子丹,擅治他人所不能,名噪一时。为此,子丹曾被其妙手回春的患者,赠“天下第一名医”匾额多块,子丹均笑纳不拒。同行们对其如此作为,颇有微词,嗔其狂傲。子丹家人将流言向其具实相告,子丹仰天大笑,朗声说道:“子丹得此殊荣,乃凭真才实学。并非欺世盗名,有何惧哉?”遂将匾额悉数悬挂于四壁,闲暇时刻,环视而笑,喜形于色。同行闻知,愈加愤然,有心兴师问罪,怎奈技不如人,投鼠忌器,不得不忍气吞声。
子丹声名鹊起,始于为城内巨贾李绅之父治愈腹胀。那日李老太爷腹胀如鼓,气憋难忍,遍寻幽州名医,治而不愈。子丹闻讯,自行登门送医送诊,药到病除。李绅惊呼:“子丹先生真乃神医!”复问子丹道:“我观先生处方,与其他大夫无异,为何独先生能够妙手回春?”子丹笑道:“常人都以为单用大黄,必能主泻。其实不然,畏首畏尾将大黄用量不足,非但不能主泻,反而会止泻!然而,大胆又需切忌孟浪,用药如用兵,有法亦无法,玄妙无穷。”李绅便对子丹感激不尽,逢人说项。子丹由此一鸣惊人。
幽洲凡为郎中者,皆讲究“从一而终”。对于一事麻烦二主、得病乱投医者,往往冷淡,甚至拒诊。唯叶子丹与众不同,对待登门求医者,不问来处,一概来而不拒;特别是那些被同行判定为不治者,尤能令其激情勃发,跃跃欲试。子丹所为,犯二忌。其一,若子丹将已被同行判定为不治者治愈,难免遭同行所妒;其二,若子丹无力回天,又易被患者家属恨,疑其乘人之危,谋取不义之财。子丹熟谙岐黄,却少知为人之道,对于自己所犯二忌,竟浑然不觉。其自持才高技绝,只顾我行我素,对白眼、流言,一味视而不见,充耳不闻。
子丹妻,小家碧玉,颇晓事理,深得待人接物之奥妙,劝子丹道:“夫君言行应多虑,以谦恭为表。如此举手之劳,即可免遭人妒恨,何乐而不为?”子丹不以为然,分辩道:“娘子所言差矣。悬壶济世,首先就是要仰仗声名,医家声名越大,求医者才会越来越多,医家才有可能多救死扶伤!”夫妻二人各执一词,话不投机。子丹依然故我,潜心岐黄,痴迷疑难,乐此不疲;愈发懒闻世事,不问世俗。
这年冬,某日,子丹正伏案读书,忽有身着官衣者数名,破门而入,口称幽州王突发急症,令子丹速去应诊,子丹随使者往,途中被告知:他若将王爷的病医好,可获赏百金;若医不好,立刻将其腰斩!
子丹闻告心悸不已,为王爷确诊后,久不处方。子丹明知,欲救王爷命,必须超量派用附子,但附子毒,其用量历来为医家所保守,一向奉行宁可少用无效,绝不越规冒险。思之再三,从来孤傲不羁的子丹,陷身于幽州王府森森氛围中,禁不住胆怯起来。为求万无一失,自视甚高的子丹,终于开出了他悬壶一生绝无仅有的一张违心处方。结果,致使幽州王不治而亡。
小王爷怒不可遏,令斩子丹。子丹口称冤枉,申辩道:“我按医书所为,未敢造次!请王爷明察!”小王爷呸道:“若照搬医典,用你何来?人道你叶子丹是'天下第一名医’,医术绝伦、自成一家,而今却照本宣科,居心何在?分明有意置我父王于死地!”
子丹旋即遭腰斩,促令仆地,不死,手蘸自身鲜血书出一个淋漓“恨”字,目眦尽裂,久久怒视,至死不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