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疯了:东北、华北玉米深加工企业再次大范围上调收购价格

其他的不再多说,如果觉得信息有用,也不需要您花钱赞赏,只需点击关注本微信号,并点击一下今天发布的最后一条信息即可

注:每日粮油仅为传递市场信息,所有观点仅供参考!如有不同见解,欢迎留言交流,或加入每日粮油小麦、玉米、稻谷、大豆行情交流群
重点提示:近期,经常有读者反馈收不到文章,这是因为腾讯修改推送规则了!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建议把公众号设为星标,这样才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在前进的道路上每日粮油与你们同行。

就在昨天农业农村部指出“玉米价格缺乏上涨基础之后”,今日主产区的玉米价格又涨了!

其中,黑龙江黑河北安象屿最新报价高达2474.8元/吨,相当于1.24元/斤左右;黑龙江绥化新和成2450元/吨,约合1.225元/斤;通辽开鲁玉米2540元/吨,约合1.27元/斤;中粮生化榆树2470元/吨,约合1.235元/斤;黑龙江大庆伊品2480元/吨,约合1.24元/斤。

此外,山东地区也有不少企业涨价10—20元每吨不等来收购新玉米。

玉米的疯狂超出了想象!

从目前的市场态势来看,除了主管部门继续对玉米价格持“价格难大涨”的态度外,市场各方已经在筹备新一轮的抢粮收购工作了,甚至一些涉粮央企也再度提价收购。

作为对比,昨日公布的海关数据显示,无论是玉米还是大麦、高粱,进口数量均处于高位,特别是玉米,单月123万吨,累计进口904万吨,年度进口破千万吨记录已是板上钉钉的事。

实际上,玉米价格也已经创了历史记录——此前2014年创下的1.4元记录只是昙花一现,持续时间极短,且没有实质性的批量成交,而当前1.3元的玉米价位确实实实在在的有较长时间的庞大成交数据支撑。

每日粮油也试着能了解本轮价格上涨的内因。

从今年的玉米市场来看,减产是被基层喊的对多的话题,如果去年我们的玉米产量是2.5亿吨,临储拍卖2200万吨,加上进口,市场玉米的供应总量不到2.8亿吨。

那么今年呢,仅从有关部门公开的数据来看,累计投放的政策性库存玉米达到8000多万吨,玉米进口创历史记录,预计全年为1000万吨,按照产量持平,总供应能达到3.4亿吨。

但现在明显是市场供应不足、价格上涨,所以供应量要下调,至少要调到2.8亿吨的水平,即临储拍卖(8000)+进口(1000)+产量<28000。

这样算下去,今年的产量应对是小于1.9亿吨的,减产6000万吨。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假设的这种减产是全国性的减产,但考虑到今年的玉米生产除了东北遭遇不利天气外,整个华北及其他地区未见特别明显的减产天气,所以,这6000万吨的玉米减产只能放在东北和内蒙古。

而数据显示,常年条件东北和内蒙古四省的玉米产量约为1亿吨,如果减产6000万吨,想想都知道会是什么概念——今年东北玉米除非是50%左右的玉米绝收才能造成如此大规模的减产。

所以,从减产角度谈当前的玉米价格是站不住脚的——至少,减产不是玉米价格上涨的主因。

因此,这时候我们要将减产的6000万吨换成需求增加的6000万吨来看待。

供应没有大问题,那么剩下的就是需求了。这些需要包括实质性的消费需求和资金炒作下的囤粮需求。

玉米的消费需求分两部分,一种是饲料消费,一种是工业消费。首先从饲料消费来看,今年的养殖业在大肆扩张,但扩张的背后是这些产能消耗大部分是要在明年显现的,因此,今年饲料养殖对玉米需求增幅影响不大。

另一个是工业消耗,玉米产能可能统计会有偏差,但大数还是可以评估出来的,仅以今年和去年的玉米工业消费来看,玉米工业消费量猛增6000万吨,也不是件容易的事,由于没有确切数据,我们根据产能按照全负荷开工、提升10%来预估的话,预计这部分可增的消费数据不会超过2000万吨。

如果说,2008年是热钱在热炒全球能源危机(当时原油最高暴涨至140美元/桶)题材的话,那么,今年无疑是在炒作中国需求——热炒本轮中国在处理工业用粮和非洲猪瘟方面的题材——当然,核心还是在全球经济陷入低迷下,资金该流向哪里的问题。

而且,我们从全球范围来看,除了玉米、大豆、猪肉价格出现了明显上涨外,小麦、稻谷、食糖、棉花等市场价格和历史数据相比,均没有太大幅度的波动。

这是因为,这些年来小麦、稻谷等市场我国明显留有充分的价格调控空间,而玉米作为最大宗的粮食作物,在国内正面临着供不足需的格局,资本市场的敏锐性,让玉米成为热钱首选目标,进而带动到整个大宗商品市场。

注:以上观点仅供参考,所有数据来自行业公开数据。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