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未过玉米进口已创30年记录 东北价格即将蹂躏全国
其他的不再多说,如果觉得信息有用,也不需要您花钱赞赏,只需点击关注本微信号,并点击一下今天发布的最后一条信息即可。
今天国内玉米价格又涨了,尤其是东北,我们先来看看粮好多统计的今日东北玉米价格吧。
目前,伴随着玉米价格的持续上涨,各路消息也是频传,但所有的消息聚集在一起,却明明白白的讲述着一个事实:玉米缺了!
我们来看下当下的玉米市场近段时间未经证实的小道消息:
市场传闻1:市场将定向投放食品安全指标超标、涉案以及修桥修路部分临储玉米,投放总量约329万吨。
市场传闻2:年底前将一次性储备玉米550万吨全部出清。
市场传闻3:我国将配额外进口玉米3000万吨,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还有一条就是上周的传闻:“下周重启临储玉米拍卖,投放量400万吨”。
应该说,今年以来玉米价格骤然发力,真正让我们意识到了我国粮食调控中的软肋所在:我们所擅长的只是囤粮。
从最初的保护价,到后来的托市、临储,全部都是收粮囤粮,一系列操作的背后,我们培育出了全球最大的粮食仓储企业,有最大的粮食仓储物联网,但现在,忽然发现粮少了,以后这些大粮仓咋办?
在上世纪保护价时代,各地都有建有粮管所,目的就是收粮,随后在粮食流通制度改革中,这些基层粮所被剥离,此后中储粮全面管理中央储备粮,据来自华夏时报的报道显示,从2000年至2012年,中储粮资产总额从136.8亿元增加到4154亿元,而据中储粮最新公告显示,目前其资产总规模更是突破1.4万亿元。
这也表明,在过去20年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中,我们的模式还是有问题的——至少有一点,我们从来没有考虑过,哪一天缺粮了怎么办?
——我们不能指望重回到过去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思维中去了。
与之对应的是,粮食市场本身的变化是不会停滞的。
我们从最新的海关统计数据来看,截止10月我国玉米进口已经创下了近30年的新高——如果说以前我们粮食丰产,无论怎样调控无非是价格高或低,但粮源不会短缺,可以给我们提供更多的粮食调控管理试错空间,而现在随着玉米逐渐迈入供需缺口时代之后,对于未来粮食供应模式的探索已经愈加严峻。
记得我们以前分享过日本的粮食管理模式,作为一个60%左右的粮食需要通过进口满足的日本,在所有国际机构进行的粮食安全指数排名中,均高于我国——对于我们引以为豪的“小麦、稻谷、玉米自给率保持在90%以上”的数据,这是一件值得深思的现象。
对于今年的玉米行情,无论是囤粮也好,真正的有需求缺口也罢,或者说是通胀传导所致,至少有一件事情我们需要搞明白:
以囤粮来确保的粮食安全是非常不安全的!特别像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一旦出现粮食供应问题,不是一吨、两囤的问题,更会吸引全球资本的围追堵截,在未来的粮食保障体系中,除了必要的中央储备外,更需要一种有全球化的粮食供应保障体系。
中粮国际是一个有益的探索,希望未来更多的企业能够走出,给未来的粮食供应开辟更多的渠道。
注:这篇文章有点虎头蛇尾了,因为受限于知识水平和掌握的资料,每日粮油也很难对当下的粮食市场给出有参考性的建议,希望此文能引发我们摆脱对粮食丰产的固有模式,探讨更多有意义的供应体系搭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