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瓦松
瓦松
乾州蕞娃
今日去亲戚家,在一间石棉瓦搭建的杂物间的屋顶上看到了瓦松(自己以前只见过干枯的瓦松,没有见过八九月份正在开花的),绿色的叶子肉肉的,叶片呈莲座状,开着白中带点粉色的小花,看起来特别可爱,于是拍了一张照片发到了朋友圈,一是炫耀,一是想问问大家这是什么东西。
没多长时间在朋友圈边有人发来这样一些回复:①瓦松,一种多肉植物,多生于瓦房房顶,据说可以入药。②乾县人称之为麦钻钻(麦酸酸)。③八九月开花,九十月结果。
网上百度了一下,发现:(一)瓦松,又名昨叶荷草、屋上无根草、向天草、瓦花、石莲花、厝莲、干滴落、猫头草、瓦塔、天蓬草、瓦霜、瓦葱、酸塔、塔松、兔子拐杖、干吊鳖、石塔花、狼爪子、酸溜溜、瓦宝塔、瓦莲花、岩松、屋松、岩笋、瓦玉、流苏瓦松、瓦花、向天草、天王铁塔草等,这些名字中我喜欢“天王铁塔草”这个名字,有气势,而且很形象。(二)瓦松耐旱耐寒,生于石质山坡和岩石上以及瓦房或草房顶上。能在这些地方生长,确属不易。石质山坡和岩石上就不说了,瓦上能够有多少土壤,最多不过是大风吹来的尘土沙粒而已。这说明瓦松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三)全草药用。中药瓦松是指地上部分,具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收湿敛疮的功效,但有小毒,宜慎用。主治吐血,鼻衄,便血,血痢,热淋,月经不调,疔疮痈肿,痔疮,湿疹,烫伤,肺炎,肝炎,宫颈糜烂,乳糜尿。(四)瓦松因为具有一定的观赏性,且栽培简便,所以可作为花坛花卉植于山坡、岩石园或屋顶绿化,颇具开发价值。我后边发一张瓦松的图片,大家看看是不是觉得有些眼熟,对了,和我一样很多喜欢多肉的朋友都买过。它的名字就是叫做瓦松。
瓦松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多是寄居高位的象征。唐代诗人李晔(李华)《尚书都堂瓦松》:“华省秘仙踪,高堂露瓦松。叶因春后长,花为雨来浓。影混鸳鸯色,光含翡翠容。天然斯所寄,地势太无从。接栋临双阙,连甍近九重。宁知深涧底,霜雪岁兼封”。寄托自己想依托权威寄居高位处庙堂之上的想法。而郑谷《菊》却云:“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对瓦松表示出不屑不羡。一些古人认为,瓦松虽能开花吐叶,但“高不及尺,下才如寸”,没有什么实际用处,所以“桐君(医师)莫赏,梓匠(木工)难甄”。郑谷以池岸边的菊花与高屋上的瓦松作对比,意在说明菊花虽生长在沼泽低洼之地,却高洁、清幽,毫不吝惜地把它的芳香献给人们;而瓦松虽踞高位,实际上“在人无用,在物无成”。在这里,以一无所用的瓦松反衬菊花高雅而不求权位、不慕名利的情操,实际上是对瓦松价值的不了解,是古代人褒扬一个打压一个的一种写作手法,也是传统文人缺乏宽厚包容思维的偏狭思想的反映。
当然,有批评的,也就有表扬的。今天,我是要为瓦松——这种平凡而又伟大的小草唱赞歌的,因为它能够在生于石质山坡和岩石上以及瓦房或草房顶上,不因生存环境的艰苦而抱怨,而自甘堕落;它为了生存,不惧烈日酷暑;它坦然面对生命中的磨难,乐观自信的盛开着,“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需要多大的信心和勇气;它全草入药,为人类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当然,有人说了它寄居高位,但是这是瓦松的错吗,能由得了瓦松吗?它除了落在房顶还在石头上扎根开花呢,我们能视而不见吗?这只是他随遇而安,能够积极适应环境的表现。所以,瓦松正是中国文人,尤其是民间文人随遇而安、甘于平凡、顽强抗争、生生不息、特立独行的人文精神的象征。
注释:①唐昭宗李晔(867年-904年),姓李讳杰,即位后改名为敏,然后又改名为晔,是唐朝第十九位皇帝(除去武则天和殇帝以外),888年-904年在位,在位16年,享年38岁。他是唐懿宗第七子、唐僖宗的弟弟。葬于和陵,死后谥号为圣穆景文孝皇帝。历史上的唐昭宗李晔可以说是一个悲剧性的皇帝,昭宗嗣位时二十一岁,是一个聪明而又有才能的年轻人,他充分了解阻碍恢复唐朝力量和权威的形势,并发誓自己要复兴王朝。但是唐朝已经积弱难返,回天无力。现存诗词有《菩萨蛮·登楼遥望秦宫殿》《咏雷句》《尚书都堂瓦松》《秋宵恨》(其一)《秋宵恨》(其二)《八月辞》等6首。
当然也有人说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华,李华(715-766年),字遐叔,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唐代大臣、文学家。开元二十三年,中进士。天宝二年,登博学宏辞科,拜监察御使,转右补阙。安禄山攻陷长安时,被迫接受凤阁舍人伪职。“安史之乱”平定后,贬为杭州司户参军。后来,隐居大别山南麓,信奉佛法。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病故。作为著名散文家,与萧颖士齐名,世称“萧李”,并与萧颖士、颜真卿积极共倡古义,开启唐代古文运动之先河,著有《李遐叔文集》四卷。
作为我个人来讲,我认为这首诗歌是李华的作品可能性会更大一些,主要是李华身居低位,希望通过诗歌表达自己想借助权贵的力量寄居高位、实现个人理想的想法是很正常不过了。而李晔贵为皇子、身居高位,不会给尚书写这样的诗歌,这不符合常理。而且即使有上位的想法是,想借尚书的一臂之力实现自己的理想,也不会公开表达的,因为皇子要上位就只有登基做皇帝了,能大鸣大放的说给别人吗?
②郑谷(约851年—约910年),唐朝末期著名诗人。字守愚,汉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区人。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棠、张乔等唱和往还,号“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全唐诗》收录郑谷诗327首。
③很多文章引用了现代民间诗人陈村顽的诗歌《七绝·瓦松》,我在网上却没有发现他的具体介绍,所以只在注释中加以列举,在正文中不做引用。《七绝·瓦松》:“瓦缝立身何畏艰?玉躯也敢傲霜寒。莫叹不敌青松伟,风格从来无二般”,“琼枝浑似不经风,赤胆何妨济世穷。利斧骄阳双洗礼,一株灵药荐神农”。
乾州蕞娃(刘立军,又名终南鲁人,性木讷,爱文学。俯仰天地间 ,自知无所愧。)是一家以个人原创为主的文学公众平台,以推广乾县乡土风俗文化为主,间或涉及教育、文学随笔、影评、图文故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