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恕养德行终身——《论语》悟读【393】

忠恕养德,可行终身。

《论语》第十五篇第二十四章:

【原文】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

子贡问道:“有一个可以终身奉行的字吗?”孔子说.“大概是'恕’吧!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给别人。”

【悟读】

倚仁德,行道义,修仙佛,众人尽善;

想忠恕,思感应,念慈悲,三教同心。


联中之"忠恕"出自孔子《论语》,"感应"源自《道义》,"慈悲"来自《佛经》,体现了三教有别又合而为一的博大精深文化内涵。

本章夫子再论“忠恕之道”,强调君子仁德之心,表现在待人接物上,最重要的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关于“忠恕之道”,朱熹的理解简洁明了,“尽己谓之忠,推己之谓恕”。

最早将“忠恕”联系起来的,是春秋时代的曾子,他在解释孔子“吾道一以贯之”时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忠恕待人,养德远祸”。“忠恕之道”是儒家“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为仁”的基本准则,是一种简易可行的修心之道。长期以来,孔门弟子以“忠恕之道”作为贯穿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作为“仁德”思想的具体体现。

尽力为人中人之心是谓忠;

推己及人如人之心可称恕。

长期以来, “忠恕之道”之所以难能可贵,主要在于:

其一,强调了回归本心。生而为人,首先须爱自己,进而推己及人,达到主客观之统一,方致“立人达人”的境界。

其二,蕴含了“君子和而不同”的韵味。 忠恕作为行仁之方,不仅是一种方法,更是达到物我平等实现的一种工夫。不仅蕴含着价值意义上的平等,还强调了个体差异性的存在,真正体现了价值平等的精神和原则。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思想体系中极有价值的一个闪光点。古往今 来,“忠恕”思想都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实际意义,有利于和谐社会乃至和谐世界的构建,是中国贡献世界普世智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