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传千年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有明显的错误?专家:违背自然常理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前段时间品史君刷到了《中国诗词大会》的视频,讲北大博士陈更在答题时被难倒的场景。“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诗人张继此时此刻在“愁”什么?陈更在思考了许久,最终还是答错了。评委们释疑了半天,问题不但没有解决,争议点反而来到了前半句。

在这场节目结束之后,许多网友也在评论区发表自己的观点。有一位自称诗词界的大佬表示:根据时代创作背景和字句中的意境就可以推断出来,“月落乌啼霜满天”本身就存在一个严重的错误。如此违背常理的现象,人们还将其广为流传,实在令人不解。

品史君经常说一句话:文学发展必然是充满争议的,正因为有了这些争议,它才会发展得如此迅速。加上后人们的过度解读,出现不同的意见很正常。但声称文化作品有明显错误的,品史君还是第一次见,这其中有着什么样的缘由?

《枫桥夜泊》

这句诗出自《枫桥夜泊》,作者为唐代的诗人张继。很多人可能没有听说过,但不可否认其能力和天赋的独特。他出生于公元753年,在两年之后安史之乱爆发,整个大唐也开始由盛转衰。为了躲避战争,张继乘船南下,最后到达苏州一带。

张继如同往常一样来到江边观看美景,可今晚的景色格外特别。自己身处枫桥之下,天上挂着一轮弯月,远处还传来寒山寺的阵阵钟声,殊不知这也敲出了张继内心的失意。作者触景生情,将自己羁旅生活中的一次愁苦之情的直接抒发。

从文学的角度出发,这首诗的文笔格外细腻。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等细节描写,不管在什么时候读起来,总会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直到现在,它也成为每个人学习生涯中的必背篇幅。既然如此,那必然是经过权衡的,又何来错误一说呢?

错误之处

在这次争议之前,北宋文学家欧阳修也曾提出过异议。张继为了追求这首诗的意境,甚至出现了很多的病句。从文学的角度来讲,如果一首七言绝句出现了病句,这就算不上是一篇成功的作品。许多人为了体会这首诗的创作场景,还多次来到张继诗歌的创作地点。

我们就拿这首诗的意境来说,“月落乌啼霜满天”,这在生活场景中真的会出现吗?即便天气再寒冷,漫天飞舞的难道会是寒霜?雪花已经了不得了。所以许多人也对张继做出批判,为了追求意境不择手段,甚至忽略掉了实际的意境和美景。

当然在整个诗词界,关于这句诗的辩论很多,每个人也都有着不同的观点和理解。在品史君看来,这或许是诗人高超的能力写照。通过夸张的写作手法,让读者更好地去理解自己内心的感悟,这又有何不妥呢

品史君说

直到现在,这句诗的错误与否依然没有准确定义。我们作为后人,无法和前人进行直接对话,更无法体会他曾经的苦难遭遇,又怎么会体会出诗人当时的处境呢?又何谈去理解诗人如此写诗的目的呢?

还是那句话,文学的发展始终是充满争议的。在面对文化冲突的时候,我们一方面要对其保持应有的尊重,同时还要了解诗歌背后的故事,这才是对待文化最应有的态度,你认为呢?

我是品史君,感谢您的阅读。如果您也对文化感兴趣,不妨为我留个关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