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行业需不要资本?为什么茶行业很多人都很排斥资本运作
茶行业是需要资本的,也是需要资本运作的,但茶行业很多人所处的立场不是资本方,也不是品牌方甚至不是品牌门店经销方。所以会对资本运作排斥。
茶行业现在的一个状况就是产能过剩。这种过剩不仅在生产端,市场端的产品库存也是过剩。而且这种过剩的增长情况远比消耗的速度快。再一个纯茶产品非日常生活必须消耗品,也就是生活中不喝茶也过得去,不像粮食、蔬菜、饮水那样刚需。
假如没有资本参与和运作,那么产区的有一定规模的茶企能有几家?全靠当地茶农自己慢慢积累资本扩大规模,这是不现实的情况,就算扩大规模,生产出来点茶品怎么办?
别的地区不清楚,在勐海县内,有一定规模的生产茶企,仅夏秋季发酵熟茶的晒青毛茶成本就达到5千万左右的资金。这是普通小厂做不了的。而这种规模的茶企这么大的季节资金投入,已经不是普通人能运作的得了的了。再来看勐海县有点名气的茶企,初期投资的茶园、买地建厂、原料收购储备等等。哪家投资不是上亿规模的。没有资本的参与,这些茶企能建起来运作得下去?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品牌茶企加盟时候所展现出来的实力,很多授权加盟店就是被这样的实力说服的。
而这些茶企品牌方早期或者现在或者将要投资的这么多资本进去,这些投入进去的资本怎么变为产品或者服务去赚回来?这就是我们现在见到的品牌资本运作。
除此之外的茶行业资本运作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参与品牌产品的买卖交易。这看上去跟品牌方的加盟授权门店的交易类似。但不同之处就在于资本方不需要门店也不需要交易品牌门店。这群人被称为普洱茶中介或者收藏客、投资客。这就涉及到一个是品牌产品授权的问题,同时也涉及到一个资金安全和监管的问题。
早期的1.0版本这种交易是建立在实物和资金实时交割的情况。目前大部分茶企都是使用这种方法,也就是现款现货或者先款后货。但货品是有来往的。
随着2.0版本的交易模式兴起,个别品牌产品的交易已经脱离了实物产品,没有货品来往,只有资金的来往。也就是一个产品信息出来,就开始了报价和收款,按约定时间价格收款,按约定时间价格对账。也就是说资本进来茶叶不出去,例如某款茶信息出来,今天报价5万,资本方认为可以接受就约定这个价格收购数量,然后打钱给A收购方。A收购方货不够或者没货又去市场中报价约定收购,这时候A收购方分别又跟B.C.D.F.E等交易,约定价格和交货时间。其他人再次到市场中收购。
到期交货的时候,会出现几种变数。
一、跑路,A收购方跑路,资本方血亏。A下面的跑路,A承担损失,弥补资本方。
二、代存代售,资本方的货存在A收购方处,资本方跟A收购商约定到了什么价位出货,或者日期哪天什么价出。
三、资本方把货运走,存入自己的茶仓。按周期3年、5年后出手准备。
到期不交货是目前主流的玩法,也就是他们说的对空单,到期了就对下账,并且没有资金来往。也就是说货还是在原来有货的人手上。而资本方的钱却被分散到了多个收购商的手上。这款茶不管涨还是跌,其实跟他们已经没有关系,因为涨跌他们都能从其中赚钱。这样看来资本方是不是就亏呢?
表面上看就是这样,但其实资本方并不会只玩一款茶,这也就是风险点,多款茶品就意味着资本方在收购商那里的资金很多,后续说不定还有。多款茶,短期一款亏并不会对资本方有多大影响。而大部分亏就得看谁的资本后谁扛得住。当然,资本也会跟收购商一起玩对空单。
这种模式的出现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挑包装压价,减少货品频繁运输,包装也就相对完好。另一个原因就是减少交易的繁琐程序。但这种风险非常高。每个月对账挂账几个月才清账,当某一个环节出问题承受不了损失也就血本无归。毕竟资本运作不是小买卖几百几千块钱。
资本方有可能是金融机构,有可能是富翁,也有可能是某些公司,也有可能是中产阶级个人,也有可能是借钱赌的赌徒。
排斥这些资本方的人,很大一部分还是要么玩这些金融茶亏本亏不起的人,还有一些是影响到他们生意的人。一般买茶的喝茶客,当价格高到喝不起了也就不买了喝了。像我一个客户,前几年买了一些2千左右一饼2004年左右的老生茶,现在已经涨到6千左右一饼,于是也就放弃购买了。而另一个喝茶几十年的老板,当冰岛古树上涨到3万以上一公斤头春的时候,也果断放弃了,又回到了古六大茶山。
资本本质上是吸血鬼,同时也是收割韭菜的镰刀。我不反对排斥资本的人,但我们还是要正视资本,毕竟,没有资本进入茶行业,资本也会进入其他行业,但也要看到资本不是慈善家,进入行业是来做慈善撒钱的。当你也是带着资本入场做生意的时候,你图什么呢?还不是碎银几万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