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ic,听了你的播客我更焦虑了”

插图来自 Simon Prades

昨天在微博上收到一条私信。

对方说自己是位大二学生,刚听了我半年前在播客「Steve说」的内容。听到我说「如果学不好英语,可能啥也学不好」后,觉得自己更焦虑了。

先说说,为啥我说「如果学不好英语,可能啥也学不好」

如果完整听了播客,在那个语境中我想表达的意思是:学习技能是相通的,你能做好一件事情就能做好另一件。如果学了这么多年英语还觉得自己没学好,那一定是学习策略上有问题,也很有可能在学习其它技能和生活中存在一些问题。

这里的「学不好英语」并不是指具体英语学到什么水平。我记得我在播客中还说了句「如果本来是个傻瓜,那只是学了点英语知识,无非是成为了一个会点英语的傻瓜」。我想表达的是:学习任何技能最重要的是学习过程中带来的感悟,这个感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生活,而不只是盯着这个技能表面的知识。

解释完我为什么会这样说,读完这条留言我最想说的是:

别让在哪听到看到的一两句话轻易影响自己。

我们要听别人说了什么,更要听别人为什么这么说?在什么前提、从什么角度说?这样才能从表面的「焦虑」「治愈」变成「交流」「学习」。

下面是我对自己的反思和提醒,也分享给你。

别因为一些娱乐新闻道听途说,一会儿相信爱情一会儿又不信了。也别因为一个人、一本书、一句话就变得焦虑或者不焦虑了。这些情感和认知反应来的太快,没什么营养,至多是精神糖块。

我们大多时候觉得爽、有道理,是因为别人说出了我们想说的话,用某种语言技巧让我们感同身受。但是要警惕在寻求抱团取暖、belonging 的同时,不能活在 echo chamber中——Be very wary of opinions that flatter your self-esteem。比起认同、正确,获得新的角度和挑战固有认知更可贵。

那些看起来突然的改变和领悟,一定是来自长时间的思考和行动,如果因为一句话一本书就改变了,也很可能因为另一句话另一本书就变回来了。要警惕这种虚假的顿悟。

我们的信念应该来自反复纠结和思考,而不是抖机灵的段子和断章取义的安慰。认识自己的本质是不断跟自己杠,只有不断矛盾、不断反驳自己才能有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我写文章发微博,不是因为我觉得自己多么权威、多么正确。恰恰相反。正是因为我自己没有答案、甚至没有观点,才用写作这种方式记录和思考。如在《记一篇写在30岁的成长日记》中所说:我说的一切都只是我自己某个阶段的探索和心得,不要把它们当作什么。

不做任何人的脑残粉(包括自己),take everything with a grain of salt。不让任何人帮自己做决定,自己也别欠欠的替人做决定。还没有自己成熟的观点没关系,但不要随便把别人的思考照单全收——尤其是那些只说结论没有理由、不讲逻辑的俏皮话。

Think for yourself

猜你还想读:

· 记一篇写在30岁的成长日记

· 我是如何从问题少年变成英语博主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