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二号将送3名航天员上太空,对于我国来说意味着什么?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冉冉升空,将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三名航天员送上太空,意味着我国空间站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中国人有了自己的空间站,在不久的将来会产生一大批空间科研成果,为我国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建设注入强劲活力。

    神舟十二号承上启下

    神舟十二号发射成功

    时隔五年,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再次将人类送入太空。这次计划为期三个月的驻留将打破中国2016年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创造的纪录。2016年,中国航天员陈冬和景海鹏创造了在太空驻留30余天的纪录。

    神舟十二号宇航员

    简单来说,神舟十二号这次任务的主要目的有四个。一是在轨验证航天员长期驻留、再生生保、空间物资补给、出舱活动、舱外操作、在轨维修等空间站建造与运营关键技术。二是首次检验我国东风着陆场的航天员搜索救援能力。三是开展多领域的空间应用和试(实)验。四是综合评估、考核工程各系统执行空间站任务的功能与性能,为后面的工作积累宝贵经验。

    神舟十二号宇航员进舱

    神舟十二号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十二艘飞船,也是第七艘载人飞船。它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空间站建设进入了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如果各项关键技术顺利通过验证的话,将会大大提高我国的空间站建造进度,在2022年左右完成建造工作。

    中国人有了自己的空间站

    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

    神舟十二号将三名航天员送入天和核心舱,长期驻留三个月,意味着我们中国人在外太空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对于中国人来说,很多人小时候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宇航员,希望自己长大后能够乘坐宇宙飞船进入到空间站,在空间站里面遥望地球,感受这颗蓝色星球的无穷魅力!但是,自从1998年国际空间站正式建站以来,从来没有一名来自中国的宇航员能够踏入国际空间站半步。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个几十年都无法实现的梦想。

    国际空间站

    美国人主导的国际空间站由美国、俄罗斯、11个欧洲航天局成员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比利时、丹麦、荷兰、挪威、西班牙、瑞典、瑞士)、日本、加拿大和巴西共计十六个国家联合建造,建成以来产生了大量空间科研成果。但是国际空间站从规划设计,到建造运营,再到结出硕果,这里面没有我们中国人什么事儿。国际空间站没有中国参与,还能叫“国际”空间站吗?

    显然不能。

    中国空间站

    1992年,我们另起炉灶,制定了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建成空间站是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2021年5月,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完成在轨测试验证。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三名中国航天员将入驻天和核心舱。2022年前后,中国人将完全建成自己的空间站——中国空间站。

    宇宙飞船

    在未来,中国空间站将成为国际航天发展的一个重要平台,我们已经通过了西班牙、荷兰、印度、俄罗斯、比利时、肯尼亚和日本等17个国家加入中国空间站的申请。但是,中国空间站也有自己的规则,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够加入的,比如美国的加入申请就没有通过我们的审核,因为它不符合我们的规则。

    美国的处境稍显尴尬。当2024年国际空间站退役停止运营之后,届时将只有中国的空间站在轨运营,到时美国人加入还是不加入、能不能加入,这都是问题。

    一大批重大科研成果正在路上

    中国航天

    中国空间站完全建成以后,将成为我国空间科学实验的主阵地,承担起一大批重大科研项目,有望突破一大批核心关键技术,收获无法估量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作为我国开展大规模空间科学实验与应用的太空实验基地,中国空间站的前景可谓相当广阔。在空间生物学研究应用方面,它能够为培育优良物种、探索疾病机理、研发生物药物和改进人类健康作出重要贡献;在空间材料研究应用方面,它能够开展空间材料加工、先进材料制备等研究,推动工业技术进步;在量子通信科学方面,它能够为我国开展国际前沿的量子调控和光传输研究提供平台,将会极大地促进我国量子通信技术的发展,甚至引发通信革命。

    中国空间站

    空间科学研究的进步,从来都不是空中楼阁,它与人类的日常生活、各项事业的发展息息相关。我们吃的方便面,用的运动鞋气垫都是从航天员的食物与穿戴用品中民用化而研制出来的,空间站开发的靶向药物输送技术已经用于乳腺癌治疗临床试验。

    我们可以预见,中国空间站未来产生的一大批科研成果,将会造福民众、造福国家、造福整个人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