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表格式学案
班级:______姓名:___________年级:八年级科目:语文课型新授课课时1主备:主讲:课题《记承天寺夜游》教研组长签字:教学副校长签字:一、学习目标1.通过朗读课文,说出“遂、盖、但”等文言虚词的用法,识记“户、念”等常用文言实词的意义。2.通过朗读,画出描写景物的句子,感受月夜小景之美。3.通过语句赏析,结合背景,体会作者被贬后月下夜游的微妙心境。课前三分钟演讲观看多媒体画面,回忆所学过的古诗文,你想起了哪些有关月亮的名句呢?(写在下边)(3分钟,5分)二、学习过程贴近生活,走进文本任务一:结合课下注释(1),解题。(2分钟,3分)要求:朗读题目,应该如何断句?说明理由。任务二:阅读课下注释,查阅相关资料,用第一人称介绍作者。(3分钟,9分)我叫苏轼(1037-1101),是______(朝代)______家、______家。字 ,号____________,与父______,弟______并称为“______”,为“__________________”之一。任务三:阅读下面材料,了解写作背景本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作者被贬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元丰二年七月,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八月,将他逮捕入狱。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差一点被杀。十二月作者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写了这篇短文,对月夜的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绘,真实的记录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也体现了他与张怀民的深厚友谊与对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张怀民,1083年被贬黄州,初寓居承天寺,张怀民虽屈居主簿之类的官,但心胸坦然,决不挂怀贬谪之事,公务之余,以山水怡情悦性,处逆境无悲戚之容,是位品格清高超逸的人。同样被贬谪,同样怡情山水,可谓志同道合。熟读正音,注意节奏任务一:放声朗读课文。(5分钟,5分)要求:至少读三遍,一读注意勾画出拿不准的字音,写在下面的横线上。二读注意停顿与节奏,试着将节奏划分出来。三读试着读得自然、流畅。疏通文意,整体把握任务一:结合课下注解和工具书疏通文意。要求:逐字逐句翻译,标注疑难词句。(10分钟,20分)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请将你的翻译写在下面的横线上:任务二:再读课文,完成问题:(10分钟,15分)1. 本文短短83个字,写了哪些内容?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要求:尽量用原文回答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时间原因对象地点事件结果(心情)2.诵读想象,感受夜游承天寺之美。品赏语言,学习写法任务一:阅读背景资料,思考并完成下列问题:(3分钟,5分)1.苏轼那天晚上怀着怎样的心情来赏月的?你是从哪些词句中读出来的, 你能尝试着把这种心情读出来吗?要求:用“我品———字(或词或句),我读出了————”的句式说说你从文本中探寻到的答案。2. 在这篇课文中苏轼究竟有没有流露出孤独的情绪?如果有的话,你是如何捕捉到的?3. 面对孤寂的人生境遇,那天晚上苏轼的心境是怎样的?你从哪个词或哪个句子中可以感受到?任务二:朗读课文,思考并完成下列问题:(10分钟,15分)1.那天晚上的月光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描写月光的空明的?2.这美丽月光照进了苏轼的眼睛。但是它有没有照进苏轼的内心呢?3.王国维说,“凡景语,皆情语。”其实这篇文章作者的情感还是比较复杂的,你能从文中找出最能体现作者复杂情感的一个词来吗?课堂小结,达标检测绘制文章结构思维图。达标测评:(5分钟,15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水中藻( )荇( )交横(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念无与为乐者 念:(2)庭下如积水空明 空明:(3)盖竹柏影也 盖:(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耳:3.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标一处)(1)念无与为乐者(2)相与步于中庭(3)盖竹柏影也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念无与为乐者。(2)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情感升华月光虽非夜之明,竹柏亦非处处有,但大自然的美景却时时可觅,处处可寻,只要心胸开阔,淡泊名利,无论到哪里,都能在美好的大自然中享受到无穷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