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明末农民起义的时间线,就懂了崇祯的无奈,也懂了大明的结局
公元1627年,天启七年(崇祯元年),信王崇祯从木匠皇帝哥哥那里继承了帝位,成了大明掌舵人。
几乎就在他继位同时,正在致力于铲除魏忠贤的他,却不曾想有一场民变,就在他筹谋励精图治的时刻爆发,进而直接引发了大明的覆灭。
在那一年,陕西、甘肃一带,因为常年天灾人祸,无数活不下去的老百姓杀入官府,为了存活铤而走险。
这群人,吃完一个地方就换一个地方,最后形成了一股四处游动的流寇。
当时的明朝,因为后金问题,将国防重点放在了边防问题上,侧重于关宁锦的经营和维护。
(崇祯上位就遇见民变)
这一侧重,就让关内陕甘地区的流寇越演越烈。
安抚为主的手段,在财力匮乏的情况下无法解决问题,这一耽误就是数年时间。
公元1631年(崇祯四年),起义军已然发展成了三大势力,王左桂、王嘉胤、神一魁各占一方弄的后方起义迭起,兵连祸结。酝酿四年多的起义,成了席卷各处的民变,容不得崇祯再不重视了。
面对如此时局,崇祯只能派遣能文能武的重臣洪承畴出马,任职三边总督。
改之前的安抚政策为围剿政策。
1631年10月(崇祯四年),到任三边总督的洪承畴,在观察起义军时局之后,提出了自己的思路,那就是围剿,一劳永逸的解决民变问题。
至于他为何有如此底气,则不得不说他对于起义军的认知非常清楚。
那个时候的起义军与其说是军人,不如说是流民组成的乌合之众,部队中都是携老扶幼之辈,能打仗的壮年男子十万人中也不过一二万而已,看上去声势浩大其实并没有多难对付。
只要将带头的杀死,那些拥有抵抗力的壮年男子就会溃散,其余的人,完全不值一提。
(洪承畴剧照)
于是,率领大军剿匪的洪承畴用正确的战略方针,成了起义军的噩梦。
为了瓦解王左桂、王嘉胤、神一魁这三大起义军势力,洪承畴采取了分化瓦解的方式剿灭。
他先是用各种优待召降了王左桂,随后又在这王左桂吃饭的时候,趁其不备,将他给杀了,失去了带头人的起义军,人心涣散。
洪承畴几乎兵不血刃就解除了王左桂部的武装。
解决完容易忽悠的王左桂后,洪承畴又派遣重兵围剿王嘉胤部,乌合之众的王嘉胤部那是大明正规军的对手,被围之后的他们,无奈选择突围。
突围关键时刻,洪承畴亲身犯险去往前线指挥,在名将曹文诏助力之下,经过连番激战,打的起义军溃不成军。王嘉胤被杀余部纷纷溃散,王嘉胤部土崩瓦解。
洪承畴绝对是干臣,一举消灭了三大势力中的两股,当然不会放过最后一股神一魁部。
这次,洪承畴派遣猛将曹文诏出马,一路追击神一魁部,早已成惊弓之鸟的神一魁部,面对占尽优势的明军一路溃退,在宁夏被彻底消灭。
洪承畴一路高歌,将明末农民起义中最早的三大反王势力消灭,让崇祯心安了一段时间。
但是,农民为何会起义,归根结底就是活不下去,只要活不下去,就会有无数人参加义军。
(没吃到才有起义军出现)
杀死了义军的领袖,却不解决农民吃饭的问题,这起义一定会死灰复燃。
果不其然,在三大势力被剿灭之后,起义军的活动和斗争依旧在延续。
曾经的带头人死了,流民就拥立新的带头人。
公元1633年(崇祯六年),曾经分散各地的小股义军,决定合兵一处。合兵一处的他们,为了生存,辗转离开了陕西进入了山西,那个时候的义军领袖,今日人也耳熟能详。
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罗汝才、王自用,就是合兵一处之后的义军带头人们,这群人在后续都是明末的风云人物。
得知消息的崇祯一看,义军居然又死灰复燃,立马下令山西巡抚许鼎臣不留情面全力围剿。
可明末的巡抚也有质量之分,这山西巡抚许鼎臣就是如此,让他剿匪,他很积极,但是能力不足。
积极在,他不停地从各处调集兵马,到处拉人助战,一时间陕西、甘肃、宁夏三省的兵马都被他拉到了山西。
但是这兵马来了,看似声势浩大,他却蒙逼了,因为文官出身的许鼎臣不会打仗啊。
(不会打仗的文臣让危机更大)
在他一通瞎指挥之下,义军在山西攻城掠地到处生根发芽,山西局势反而更糟了。
眼见许鼎臣如此不给力,急眼的崇祯派了一个能干的人过去。
这个人就是曾经剿灭义军的名将曹文诏。
那个时候的曹文诏其实也没闲着,而是在陕西致力于剿灭义军,弄得陕西义军遇见他就如遇见了瘟神,一个个避之唯恐不及。
最后都流窜到了山西,按照时任御史张宸上书所言就是:
贼寇是从陕西来的。陕西将领曹文诏素有威名,士绅百姓为他编歌谣称赞说:军中有一曹,西贼闻之心胆摇。
这话的言外之意就是,只要曹文诏去山西,必定能像在陕西一样剿灭义军。
曹文诏听闻朝廷的任命,开始了属于他的新征途。
所谓名将是什么?就是在战场上能改写时局的人物,这曹文诏不负名将之称。
走马上任后的他,立马带着手下的三千精骑跟义军死磕。
那个时候的义军有多少兵力?答案是号称20万。
20万对3000,换个一般将领即便不溃退,估计也要谨慎行事,可曹文诏愣是用三千人马打出了奇迹。
首战霍州,曹文诏三千人马一举冲垮了上万义军,大获全胜。
次战孟县,面对近两万义军,曹文诏毫不畏惧,又一次用骑兵冲杀,让义军溃败,不仅如此还在追击中杀了义军头目一人。
连续两场大劫之后,曹文诏寻思如何一劳永逸解决义军问题。
随即他将进攻的目光盯上了闯王高迎祥,闯将李自成。
盯准目标之后,曹文诏一路连战连捷,仅仅用时三个月,就将在山西活动的义军打的溃不成军。
那个时候的义军,在陕西和山西吃了大亏,无奈的他们只能又一次游走,分散逃亡到了河南地区。
(曹文诏肃清义军)
反应慢半拍的明朝,以为义军伤亡殆尽并没有把逃亡河南的义军当回事。
这就给了义军又一次死灰复燃的机会,在河南休养生息一番之后的义军,规模又到了十多万人。一看义军又到了十多万人,崇祯终于想起了义军。
这一次他派出了另一个明末风云人物出场剿灭,这个人就是左良玉。
左良玉其人,后世评价很极端,在北京陷落之后成了坐守一方的短视军阀,但切实地说,他打义军还是很猛的。
到了河南之后的左良玉,连番攻击义军,让义军无奈又一次搬家去了河北。
随后这股义军,在河北武安县被左良玉、曹文诏还有京营总兵王朴给包围了。
三方军马齐出,还都是精兵强将,按理说这义军必定万劫不复,但恰在这关键时刻,明朝内部出现了问题。
这问题源自文武之争。
在剿灭义军过程中,曹文诏曾经和御史刘令誉不和,两人在河南的时候,还发生了口角。
这口角发生了之后,御史刘令誉愤怒的参了曹文诏一本,说曹文诏打了胜仗就飘了,骄横得很。诸如此类的话说了不少后,缺心眼的崇祯信以为真,居然在合围义军的关键时刻,将最能打的曹文诏给调走了。
曹文诏一调走,前线总指挥成了没打过多少硬仗的京营总兵王朴。
这京营总兵王朴面对义军的求招安,居然答应了义军的诈降。
然后,义军就借助明军防备松懈的机会,突破了包围圈,一股脑跑去了河南。
这事办的,煮熟的鸭子飞了。
飞了的鸭子,让崇祯极为恼火,下令处罚京营总兵王朴的同时,还严令所有部队,快去追击,别给义军又一次死灰复燃的机会。
(崇祯的乱命)
接到命令的前线将官们,一个个开始了行动。
最积极,最主动的就是左良玉,至于为何如此积极,则因为这河南地面是他的防区,真要出了问题,他吃不了兜着走。于是,追杀义军的左良玉,一路穷追猛打一个月时间不到,就将河南地面的义军给肃清了。
但,左良玉的作战方式依旧有问题!
他名为追剿,不如说是驱赶,只要将义军驱赶出自己的防区,他就觉得万事大吉。
这让义军又一次选择了战略转移,至于目的地也很明确,富庶的湖北区域。
不过转移到湖北地面的义军,依旧没好果子吃。
那个时候主政湖北的,是崇祯七年(1634)二月被任命为五省总督的陈奇瑜。
陈奇瑜的责任就是,统一指挥陕晋豫川及湖广地区的明军,剿灭义军。义军流窜到了他的地面,无疑是遇见了阎王。
于是,在陈奇瑜的统一指挥下,义军不断被驱赶,被打击。
最后全部被围困到了车厢峡这个地方。
李自成,张献忠这样的义军头目,有一个算一个,都被围困在其中,误入险地的义军,又遇见了连续两个多月大雨,人困马乏不说连吃的都没有,饿死的就有半数之多。
那个时候的义军,只要明军出动,绝对束手就擒。
危难时刻,义军首领们又故技重施,决定使用伪降手段。
他们将义军中所有的金银财宝全部集中起来,送到陈奇瑜营中,又通过重金贿赂陈奇瑜手下的将官,在他们求情下,陈奇瑜心动了,以为这群走投无路的义军是真心投降,于是决定招抚。
这招抚决定,在兵部尚书张凤翼支持,崇祯皇帝批准下成了真。
然后义军又一次让明朝失望了。
在一场混乱无比的招抚之后,四万多义军乘夜突围,杀了无数安抚使之后,逃出生天。
(义军逃出生天)
接到前线消息的崇祯,又一次震惊了,居然又又又跑了,这义军是九命猫吗?
愤怒的他不愿放弃,立马派出了手下最能打的两员大将出马,这两人就是洪承畴和卢象升。
那个时候的洪承畴和卢象升位高权重都是五省总督,就连对敌策略也是一样,主张剿灭。
义军在听闻这两人出马之后,决定在河南荣阳召开一次大会,协调后续的斗争方向。
在会上,无数义军达成共识,他们决定分兵三路突围发展、
一路,返回陕西继续斗争,一路东进凤阳焚毁皇陵,一路北进山西。
这三路义军分兵之后,发展得也不咋地,高迎祥和张献忠被打的到处流窜,只能再回湖北,打算突围关中。
公元1636年(崇祯九年七月)高迎祥准备进攻西安,却在子午谷被山西巡抚孙传庭全歼,高迎祥战死。
老闯王去世了,李自成在余部拥护之下成了新闯王,至于张献忠则决定西进单干。
义军受挫,让明军看到了希望,谁曾想这个时候清军横插一杠子。
公元1636年8月(崇祯九年八月),清军扣边连破昌平、济南等16城,华北局势糜烂。
无奈的崇祯顾不上义军,紧急调遣卢象升驰援京城,卢象升部一走,就给了张献忠复活的机会,他立马联合罗汝才等部20余万人沿江东进,分散活动。
(坚韧不拔的李自成)
李自成也瞅准了机会,突围而出,在甘肃、宁夏、陕西一带休养生息发展力量。
公元1637年(崇祯十年)清军撤退之后,不忘义军的崇祯,又开始组织围剿义军。
李自成一听明军又来围剿,立马想跑,却被孙传庭领军追上,打了败仗后的他,又遭遇了洪承畴进攻,一路败仗的李自成凄惨无比,张献忠部也在湖北被左良玉军打的大败。
义军又一次陷入了危险境地,刘国能、张天琳、张献忠、罗汝才决定再一次向明军投降。
硬气的李自成则宁死不降,选择在川陕边境山区坚持作战,最危机时刻,身边仅剩十几人。
如果时间再多一点,无论张献忠也好李自成也罢,等待他们的命运只有被消灭。
但好死不死的是,清军又一次来了。
公元1638年9月(崇祯十年九月),清军再次入关,兵峰直指北京,危急时刻崇祯只能将前线镇压义军的精兵调走保护京师。
精兵远走北京,剿匪兵力不足,又一次给了义军恢复生机的机会。
休养一年之后,投降的张献忠,反叛了。
公元1639年(崇祯十一年)张献忠联合罗汝才、张天琳等人,接连破房县、保康,甚至在罗猴山(湖北竹山县)消灭了左良玉的剿匪军。
公元1641年初(崇祯十三年)张献忠部获胜的消息,让蛰伏秦岭许久的李自成找到了机会,他立马带领义军杀入河南,借助天灾大旱的机会,用“闯王来来不纳粮”,为口号发展壮大队伍,段段时间聚集了数万人马。
公元1642年(崇祯十五年)李自成占据了洛阳,在洛阳的李自成不仅烹了福王王朱常洵,还将福王府邸的财富拿去资助周边百姓,获得了无数名望。顺带俘虏了官军3000多人,缴获了一大批军械武器。农民军装备因此获得了极大改善,也让义军终于有了精锐。
有钱有兵有民心的李自成,终于鸟枪换炮,成了能威胁明朝存亡的义军领袖。
随后李自成义军的发展是越来越顺利,在河南境内,招募十多万人马的他,用时一年就占据了河南全境,打败了曾经的苦主左良玉。
公元1643年(崇祯十六年)李自成兵进陕西,在潼关击败了明军最后的支柱孙传庭,进而占据了西安,就此战场形势转换,明军失去了翻盘的机会。
(李自成破孙传庭)
公元1644年初(崇祯十七年)集结兵力的李自成,从西安出发,去往北京,数月行军之后,所过之处几乎没有遇见有组织的抵抗。
公元1644年3月19日(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军攻克北京,绝望的崇祯帝去往煤山自缢,大明朝被起义军灭了。
这是一场整整持续17年之久的农民战争,从崇祯登基那一天开始,一直延续到了明朝灭亡时刻。
过程中,明朝有无数机会却一一错过,最后陷入万劫不复之境。
究其原因为何?不过是义军拥有无数的发展土壤而已。
在那个民不聊生,天灾人祸不断的时代,吃不饱饭的老百姓才是这一切发生的主因啊。
打击农民军是治标不治本,唯有让人吃饱饭,才是真理!
可惜的是,那时的明朝时局,早已无力回天。
行文至此,我敬佩于李自成等人的顽强,感叹于崇祯的背运,也心怀对历史规律的敬畏。
安居乐业,谁愿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