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变局——大唐帝国的后半生 NO.1 偷羊改变命运

NO.1

安禄山是个杂种。

这并不是我在骂他,他确实是货真价实的杂种——《旧唐书》中明确记载:安禄山,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杂种胡人也。

史载安禄山的母亲是突厥女巫阿史德氏,其父则是康姓胡人,据现代史学家考证,应该是来自西域的粟特人。

粟特人原本居于以撒马尔罕(今属乌兹别克斯坦)为中心的中亚地区,在那里他们建立了若干城邦小国,其中比较大的政权有康、安、曹、石、米、何、史、火寻、戊地等九个,故中国史籍也将其称为昭武九姓。

由于这些国家处于丝绸之路要冲,具有得天独厚的贸易优势,因此粟特人大多以经商为职业,频繁往来于欧亚大陆各地做各种生意,唐朝北方各边境城市也不乏他们的踪影。

安禄山的生父——来自昭武九姓之一的康国的康先生,就是众多粟特“唐漂”族中的一员。

在营州,他结识了突厥姑娘阿史德氏。

之后两个正常的成年男女之间发生了一些正常的事情,于是便有了安禄山。

当然,这只是我基于现代医学知识所设想的,在某些史书中还有另一种神奇的说法。

据《新唐书》以及唐人姚汝能所作的《安禄山事迹》记载,安禄山的父亲其实是喜当爹的,这孩子和他,就仿佛艾滋病和抽烟一样没有任何相关性:(阿史德氏)祷轧荦(luò)山,神应而生焉——阿史德氏向轧荦山祈祷,受到神的感应而怀了孕。

注意,轧荦山不是一座山,而是传说中的突厥战神的名字。

除此以外,史载安禄山在诞生时也出现了很多异常现象。

相传阿史德氏生产的时候,红光满天,野兽齐鸣,还有一颗巨大的妖星落在了阿史德氏所住的帐篷上。

当地官府见到后,知道这个胡人小孩将来不同寻常,便立即派人前往当地追杀。

幸亏阿史德氏凭借职业敏感先知先觉,提前把婴儿藏了起来,孩子才避免了婴年早逝的厄运。

这些东西可信吗?

当然不可信。

但我觉得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毕竟,站街女还要精心打扮一下呢,何况安禄山后来还当过一年所谓的大燕皇帝,不粉饰一下出身怎么行?

不过,史书的这种说法似乎也不是完全没有依据。

因为阿史德氏为孩子取的名字,就叫轧荦山。

然而名字起得好,并不见得命运就好。

轧荦山很小的时候,他的生父就去世了,阿史德氏又改嫁给了另一个胡人安延偃,此后轧荦山便以“安”为姓,名字也按照“轧荦山”的谐音改成了“禄山”。

大概是由于从小就寄人篱下的拖油瓶经历,安禄山长大后,非常善于察言观色,情商极高,口才极佳,每次和别人在一起的时候,他或者拍马屁甜言蜜语,或者拍胸脯豪言壮语,总是无不恰当,无不妥贴,总能让人感觉如盛夏喝冰啤酒一般爽快。

除此以外,他还特别有语言天分,史载他“通六蕃语”——精通各种胡人的语言。

也许正是由于有了这样的语言优势,安禄山成年后干的第一份工作是诸蕃互市牙郎——胡人间互相贸易的中介。

不过,那时候的中介似乎远不如现在的房产中介好做,这些年安禄山并没有赚到什么钱。

直到公元732年,他已经快30岁了,依然是一事无成,一贫如洗,一无所有,一顿肉都吃不起。

穷则思变。

于是安禄山干了一件事。

正是这件事改变了他的命运。

什么事呢?

参军?

你想多了——他那时应该没考虑过这个。

读陈安之的励志书?

你想多了——他大字都不识一个。

那到底是什么呢?

说起来,你可能做梦也想不到——偷羊!

(0)

相关推荐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86章)

    第86章  安氏兄弟 说起这安禄山,倒也挺有意思. 703年,他出生于东北营州(今辽宁朝阳).父亲是粟特人,姓康,母亲是突厥人,阿史德氏,是突厥族的一个巫师,以占卜为业. 不知为何,阿史德氏婚后多年未 ...

  • “河北胡化导致了安史之乱”的观点是错误的吗?

    這當然是一個錯誤觀點. 每当讨论安史之乱这一改变中国历史走向的重大事件时,总会有人咬牙切齿地引用陈寅恪的"河北胡化"论:大意是出自陈寅恪的<唐代政治史述论稿>,陈寅恪基 ...

  • 大变局——大唐帝国的后半生NO.192刚正不阿

    NO.192 太尉是最高级别的荣誉官衔,中书令是最高等级的行政职务,郡王是臣子所能获得的最高爵位,还有什么头衔比太尉.中书令.郡王还要尊贵呢? 李豫用堪比爱迪生试验电灯灯丝材料的钻研精神刻苦钻研了好长 ...

  • 大变局——大唐帝国的后半生NO.191哀莫大于心不死

    NO.191 当然,仆固怀恩也知道,要与强大的唐朝为敌,靠他自己那点人手肯定是远远不够的. 一回到灵武,他就开始紧锣密鼓地与回纥以及吐蕃联系,提出的条件也非常优厚:只要你们肯发兵助我攻打唐朝,所有的城 ...

  • 大变局——大唐帝国的后半生NO.190死也不回头

    NO.190 仆固怀恩离开后,原本驻于沁州(今山西沁源)的朔方军将领张维岳第一时间就领兵赶赴汾州,接管了仆固怀恩留下的部队,控制住了汾州的局势. 随后他又除掉焦晖.白玉等兵变将领,将诛杀仆固玚的功劳据 ...

  • 大变局——大唐帝国的后半生 NO.183 无中生有

    NO.183 公元763年十月九日,吐蕃大军兵不血刃地占领了长安. 如王献忠所料,他们进城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建立伪政权. 由于当时唐朝宗室大多已逃之夭夭,他们好不容易才找到了一个与皇帝关系不是很近的人选 ...

  • 大变局——大唐帝国的后半生 NO.193 卷土重来

    NO.193 白孝德本打算派数十名将士与段秀实同去,段秀实摆摆手拒绝了:用不着. 最终他只带了一个瘸腿的老兵跟他一起去. 两人刚到郭晞的军营门口,全副武装的士兵们就杀气腾腾地冲了出来. 面对山呼海啸般 ...

  • 大变局——大唐帝国的后半生 NO.195 偏向虎山行

    NO.195 此人姓刘,名叫--非常遗憾,史书没有记载他的名字,只知道他当时在朝中担任给事中. 他厉声质问鱼朝恩说:敕使(当时对宦官的统称)是要造反吗?现在京城周围大军云集,您不想着抵御敌寇,却要裹胁 ...

  • 大变局——大唐帝国的后半生 NO.189 一条道走到黑

    NO.189 仆固玚的死,对仆固怀恩触动很大. 他终于无奈地意识到,朔方军的将士,尤其是其中的大多数汉人与自己并不是一条心,想要凭借这些人来与朝廷对抗,简直比想要凭借"网络刷单一单一结足不出 ...

  • 大变局——大唐帝国的后半生 NO.188 冲动的惩罚

    NO.188 仆固怀恩先是收买了辛云京的部将李竭诚,企图让他暗算辛云京. 不料警惕性极高的辛云京提前察觉到了李竭诚的阴谋,将李竭诚处死. 暗的不行,那就只能来明的了. 仆固怀恩干脆不再遮遮掩掩,明目张 ...

  • 大变局——大唐帝国的后半生 NO.197 单骑退回纥

    NO.197 于是郭子仪把话锋一转,接着又说道:吐蕃人凶残无道,趁我国内乱之际,不顾舅甥之亲(唐中宗李显曾将养女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赤德祖赞和亲,唐玄宗李隆基与金城公主算是堂兄妹,也便成了吐蕃赞普的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