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不存在?《离骚》不是屈原写的?细数那些关于屈原的谣言
每年快要临近端午节的时候,总有一些好事者会发布一些“屈原并不存在”,“《楚辞》不是屈原写的”之类的言论,并且总能引用不少专家学者的观点来为自己辩护。和一般的谣言不同,近代以来,确实有一些学者是主张“屈原否定论”的,他们的论证乍看起来还有理有据,所以能吸引一些追随者。但是,真相真的就是“屈原否定论”所主张的那样吗?学术界主流对这个问题的真实看法究竟是怎样的?
一、“屈原否定论”的由来
首先需要确定的是,近代以来的“屈原否定论”,在国内外的学术界都完全不占主流,甚至连支流都不算,他们的论点和论据以及在各个方面都遭到了非常有力的反驳。甚至从很大程度上,“屈原否定论”都不应该是一个问题,自汉代以来,并没有任何人怀疑过屈原的存在。第一个站出来否定屈原的,是清末和民国时期的一位经学家廖平。有人说“屈原否定论”是一帮有意要破坏中国文化的别有用心之人搞出来的,这里文史君要辩驳一句,至少廖平对屈原的质疑是有着一定的学术传统的。
廖平是治公羊学的今文经学家,在我国学术史上,自古以来,今文派对一些古代典籍的真伪一直都存有疑虑。比如《新学伪经考》的作者康有为,就怀疑一部分儒家经典是汉代人伪造的,他就是著名的今文经学家,他和廖平的关系也是一段公案了。廖平继承了今文经学的疑古风气,他的观点主要包括:《楚辞》是秦始皇下令创作的,《史记·屈原列传》内容有问题,屈原的忠君爱国思想并不存在于春秋战国时代,等等。
屈原故里牌坊(位于宜昌市秭归县)
其实廖平的治学重点并不在《楚辞》,他对此事的探究也不过就是信口而谈,并没有任何严肃的论据和论点,其观点甚至可以说是不值一驳,连廖平的学生谢无量都专门反驳过老师的观点。不过,廖平的观点却启发了后来的一批疑古派,前赴后继地提出“屈原否定论”。这些人当中最有名的就是胡适了,胡适的观点其实和廖平差不多,也是质疑《史记》中的《屈原列传》的真实性,同时质疑《楚辞》是否存在同一个作者。不过,和廖平一样,胡适也没能拿出有力的证据。
胡适
屈原否定论最大的问题就是,是谁虚构了屈原,又是谁创作了屈原的著作呢?第一个系统和严密论证屈原并不存在的学者是何天行,他对《楚辞》和秦汉史籍进行了分析,认为《屈原列传》其实是汉代的刘向和刘歆所作,而《楚辞》的文本是淮南王刘安所作。其实何天行的论点也没有什么证据,但他至少为屈原否定论搭建了还像个样子的骨架,至少这种理论看起来像是一回事了。
二、屈原保卫战
主张屈原否定论的代表人物也就是以上几位,但即便是在当时,反对意见也占据了主流。谢无量、朱维之、闻一多、郭沫若、黄中模等人,都站出来反驳过屈原否定论的观点。首先被驳倒的就是廖平,前文所述,廖平的观点本来也没有严密的论证,学者们很容易就能发现,《楚辞》的文风和内容和秦人以及秦朝的现状相去甚远。
至于从《屈原列传》入手去否定屈原,则成为几乎所有“屈原否定论”者们共同的立论基础,但是学者们指出,首先就不能说只有《屈原列传》提到了屈原,事实上,哪怕是在《史记》文本当中,也有多处提到了屈原,而在司马迁之前,贾谊和庄忌都有关于屈原的记载,这些足以说明屈原不是一个被伪造出来的人物。最可笑的是,一直主张“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胡适,所列举的一些证据最后被证明是他自己读错了文献。
“屈原否定论”当中下功夫最深的是何天行,黄中模下了一些功夫去反驳他。事实上,何天行的很多论证看起来很严密,其实也是千疮百孔的,比如他分析了《楚辞》当中提到了“桂及菌桂”等植物,认为这些植物起源于汉代,又认为《楚辞》当中反复提到的龙凤应该是在秦汉以后才得到崇拜的动物。黄中模指出,这些植物明明在先秦典籍当中就有记载,至于对龙凤的崇拜更是古已有之的事情。由此可见,“屈原否定论”最得力的理论也不过是多半出自牵强附会,这些研究者对荆楚文化的基本常识都比较欠缺,在证据明显不足的情况下去作所谓的“大胆假设,大胆求证”,整个屈原否定论的理论价值也就可想而知了。
虎座凤鸟鼓架(现存湖北省博物馆)
三、日本学界的质疑
由于“屈原否定论”实在过于荒谬,大部分支持者的论证也过于粗疏,因此从50年代开始,大陆史学界对屈原的质疑几乎销声匿迹。但是在这一时期,“屈原否定论”在日本得到了继续发展,支持“屈原否定论”的日本学者当中,比较著名的有铃木修次、冈村繁和白川静等。
相比于廖平和胡适等人几无根据的妄言,日本学者的研究则采取了更为多样化的路径。比如铃木修次将屈原和世界文学史上的荷马、伊索、莎士比亚等人进行比较,认为他们都属于身份不明的作者。冈村繁则对《楚辞》的文本进行分析,认为文辞前后有颇多重复的地方,不像是同一个作者。白川静的研究则考察了《楚辞》和楚国巫术文化之间的关系,认为《楚辞》的作者应该是楚国的“巫祝集团”,并非是单个的人。
铃木修次著作
实事求是地说,这些日本学者的思路虽然新奇,但是也几乎没有人能给出确切的证据证明屈原不存在,或者屈原不是《楚辞》的作者。由于这段时间国内学术界和外界交流的中断,日本学术界的观点也很少为国人所知。一直到了80年代,国内史学界才开始恢复和外界的交流,日本的“屈原否定论”流入中国并产生影响,黄中模先生开始花大力气驳斥,指出屈原的著作和汉赋具有根本区别,《楚辞》和巫祝文化也有本质差异,用这些没有依据的推测来否定屈原是站不住脚的。
同时,各种新的研究和证据也纷纷涌现。赵逵夫的《屈原与他的时代》详细考证了楚国屈氏的源流,指出屈原的思想与他的家学有着非常深刻的关系,并对屈原生平事迹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可以说是在学术上给予了“屈原否定论”以最沉重的打击。80年代阜阳汉墓出土了《楚辞》残简,墓主夏侯灶是汉初功臣夏侯婴之子,死于公元前165年,这从根本上否定了“司马迁伪造屈原”和“刘安伪托《楚辞》”的说法。面对几乎无可置辩的事实,日本的“屈原否定论”也最终偃旗息鼓,屈原否定论的主要坚持者冈村繁也公开宣布放弃自己的观点,并在随后多次向中国学者道歉。
赵逵夫
文史君说
“屈原否定论”不过是近代史上的一段误会,在我国历史上,屈原非但不是无法考证的人物,恰恰相反,他在很大程度上是不需要被质疑是否存在的。近代以来的各种“屈原否定论”几乎都是站在臆断的基础之上而做出的,50年代以来,“屈原否定论”几乎销声匿迹,即便是日本的“屈原否定论”,也最终迎来了理论破产。学者们对历史问题有争议并不奇怪,即便是因为立论不严谨导致观点错误也不可怕,他们当中的大部分,如冈村繁,最终也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然而不知道为什么,最近几年,每年都会产生“屈原否定论”的谣言,引用的还是这套理论当中最为粗疏的廖平和胡适的妄断,还口口声声说学术界对此有争议,殊不知这些争议在70年前就已经结束了,即便是日本学术界的争议也在近40年前结束了。文史君无意去揣测传播此类言论者的动机,只希望他们至少能多做一点文献工作,须知学术是建立在严谨而非妄断的基础之上的。
影视剧中的屈原
参考文献
赵逵夫:《屈原与他的时代》,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高扬:《中日“屈原否定论”及其批判》,《天中学刊》1998年第1期。
张静宇:《“屈原否定论”论争研究》,漳州师范学院2012年硕士论文。
梅琼林:《20世纪中日“屈原否定论”及其批判》,《人文杂志》2001年第1期。
(作者:浩然文史·隔壁小王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