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 . 安康 | 余心之所善兮
DragonBoatFestival
端 午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2021.06.14 星期一
端 午 节
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
“端午节”为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
并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仲夏端午。端者,初也”。每月有三个五日,头一个五日便是“端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端午”。
端午节有诸多传说,我们普遍接受的一个说法是纪念楚国爱国诗人屈原。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自尽,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 端午节是一个致敬生命的节日 】
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以诗歌创作留名青史的人。但成为诗人,并不是屈原想要的。屈原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却无法实现,只好通过诗歌抒发内心的苦闷。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浩浩沅湘,分流汩兮”“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
求索、沧浪之水、香草美人……
山川花草,天地鬼神,都是他抒发个人情感的载体,也为中国诗人的极致浪漫打开了一个窗口。
这浪漫里,有大悲喜,有大超然,有大欢喜,也有大绝望,对后来的诗人影响极大,这个不再赘述,前几日的学诗笔记里已详细描述。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 端午节是一个香味萦绕的节日 】
端午节的味道是属于粽子的,将所有的思念包裹在那一方棱角里,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更是对美好生活的祝愿。
屈原投江之后,百姓们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来历。
在《初学记》中还有这样的一段记载:汉代建武年间,长沙人晚间梦见一人,自称是三闾大夫,对他说:“你们祭祀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以后可用艾叶包住,用五色丝线捆好,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于是,人们便以菰叶裹黍,做成角黍,就是现在粽子的形状,并世代相传。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端午节是一个祈愿美好的节日】
因为哀痛,端午节我们不说节日快乐,但我们心念的是幸福与安康。
“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每至端午,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叶插于门眉、悬于堂中辟邪祛病。
我们给小孩佩香囊,要避邪驱瘟。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我们食粽子、挂艾草、做香囊,把这一天当做是积累福报、驱邪转运的契机,这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缩影,更是我们普通人向好上进的内在驱使,一代代关于端午的诗词,也不断增加着端午节的文化内涵。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端 午 诗 词
《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端午日赐衣》
唐: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浣溪沙·端午》
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佳人相见一千年。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渔家傲》
宋: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
五色新丝缠角粽,
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
叶里黄鹂时一弄,
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端午即事》
宋: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谢张仲谋端午送巧作》
宋:黄庭坚
君家玉女从小见,闻道如今画不成。
翦裁似借天女手,萱草石榴偏眼明。
乙卯重五诗
宋: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随着生活节奏的变快,很多习俗大多已经被我们舍弃。其实,我们可以让生活慢一点,再慢一点。
在这一天里,为孩子讲述一点端午的来源,去山野中采一点艾草,亲手做一个香包,或者赋予它一些新意和内容,让这个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节日,继续彰显它强大的生命力,绵绵不绝。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