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泻心汤 方证解释】
56.半夏泻心汤药方详解研讨
本资料由朱永库老人,在研究学习中医方剂学.《中医药方精选网》和多名老中医经验资料后所编辑,目的是在自己用方时,便于找方,使用方便。本篇主要是分析了.半夏泻心汤药方的详解和研讨,供有缘人对症选药
组成;半夏12克 黄芩9克 干姜9克 人参9克 甘草9克 黄连3克 红枣12枚
加减;
1.热多寒少以芩、连为主。
2.寒多热少则重用干姜。
3.浊饮上泛重用半夏。
4.若痞证呕甚而中气不虚,或舌苔厚腻者,可去人参、红枣,加枳实、生姜。
现代常用本方治疗急性和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肠炎、神经性呕 吐、消化不良、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口腔粘膜溃疡等属寒热错杂肠胃不和者。1.严重失眠症 2.梅核气 3.疟后痞呕 4.脘痞 5.伤食吐泻 6.脘痞吐泻 7.脘腹胀痛 1.胃炎 2.急性肠炎 3.贲门痉挛 4.胃脘痛 5.复发性口疮 6.呃逆 7.肝胆病 8.肾功能衰竭
功用] 寒热平调,消痞散结。
[主治] 胃气不和之痞证。心下痞,但满而不痛,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腻而微黄。 本方用治中气虚弱,寒热错杂,升降失常,而致肠胃不和者。以心 下痞满,呕吐泻利,苔腻微黄为证治要点
半夏泻心汤 (《伤寒论》)
[异名] 泻心汤(《备急千金要方》卷l0)。
[组成] 半夏半升洗(12g) 黄芩 干姜 人参各三两(各9g) 黄连一两(3g)
大枣十二枚擘(4枚) 甘草三两炙(9g)
[用法]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渣,再煮,取三升,日三服。
[功用] 寒热平调,消痞散结。
[主治] 胃气不和之痞证。心下痞,但满而不痛,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腻而微黄。
[病机分析] 本方所治痞证,原系小柴胡汤误下,伤及中阳,阳虚则寒,’邪热乘虚
而人,以致寒热错杂,虚实相兼,邪聚于中焦,遂感局部堵塞不舒,而成痞硬,因邪属
无形,故满而不痛;脾胃失和,升降失常,则见呕吐,肠鸣下利;苔腻而微黄,屑胃气不和之征。
[配伍意义] 本方适应证的病机甚为复杂,既有寒热错杂,又虚实相兼,以致中焦
不和,升降失常。尽管如此,实以邪热内陷为主,故方宜选黄连为君,该药苦降寒清,
以泻内陷之热邪,病因既除,胃气自和。恰如《本草正义》卷2所谓“黄连大苦大寒,
苦燥湿,寒胜热,能泄降一切有余之湿火,而心、脾、肝、肾之热,胆、胃、大小肠之
火,无不治之。上以清风火之目病,中以平肝胃之呕吐,下以通腹痛之滞下,皆燥湿清
热之效也”。黄芩性能近似黄连,增强其寒清苦降之功。《本草图经》卷6曾曰:“张仲景
治伤寒心下痞满,泻心汤四方皆用黄芩,以其主清热,利小肠故也”,是为臣药。半
夏、干姜均为辛开之物,合用能散结消痞,其中半夏味苦,又降逆止呕,与黄连相伍,
和胃之效尤佳。《医学启源》卷下谓:“大和胃气,除胃寒,进饮食。”张寿颐亦曰:“半夏
味辛,辛能泄散,……辛以开泄其坚满,而滑能降达逆气也”(《本草正义》卷7)。夏、
姜性皆温热,又能散寒。《伤寒来苏集.伤寒附翼》卷上云:“生姜能散水气,干姜善散寒
气,凡呕后痞硬,是上焦津液已干,寒气留滞可知,故去生姜而倍干姜。”两味亦为臣
药。更用人参、大枣、甘草补中益气,以调养下后损伤之胃气,另外,既可防芩、连之
苦寒伤阳,又防夏、姜之辛热伤阴,共为佐药。而甘草尚能调和诸药,可兼使药之用。
综观全方,连、芩苦寒降泄清热,夏、姜辛温开结散寒,参、枣、草甘温益气补虚。诸
药合用,将聚于心下之邪气横疏纵畅中运,则痞满易消,清升浊降,则吐泻自止。另
外,连、芩、夏味苦,还可燥湿,若胃有湿热或痰湿者,亦甚合适。总之,寒热并用,
苦降辛开,补泻兼施为本方的配伍特点。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 本方用治中气虚弱,寒热错杂,升降失常,而致肠胃不和者。以心
下痞满,呕吐泻利,苔腻微黄为证治要点。
2.加减法 热多寒少以芩、连为主,寒多热少重用干姜,浊饮上泛重用半夏,寒
热相等宜辛苦并行;若痞证呕甚而中气不虚,或舌苔厚腻者,可去人参、大枣,加枳
实、生姜以理气止呕。
3。现代常用本方治疗急性和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肠炎、神经性呕
吐、消化不良、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口腔粘膜溃疡等属寒热错杂肠胃不和者。
[使用注意] 本方适用于寒热错杂之痞证。若痞为气滞或食积等原因所致者,不宜使用本方。 。
[源流发展] 本方首载于《伤寒论》第149条,实由小柴胡汤去柴胡、生姜,加黄
连、干姜而成。因君药已换,故方名、主治亦随之而变,可见其源于小柴胡汤。在主治
方面,《伤寒论》谓:“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心下但
满而不痛者,此为痞。”《金匮要略》又补充曰:“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后世医家的记
载更为详细而具体。诸如《外台秘要》卷2引《删繁方》:“上焦虚寒,肠鸣下利,心下
痞坚”;《备急千金要方》卷40:“老小下利,水谷不化,肠中雷鸣,心下痞满,干呕不
安’;《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8:“心实热,心下痞满,身黄发热,干呕不安,溺溲不
利,水谷不消,欲吐不吐,烦闷喘息”。《类聚方广义》:“痢疾腹痛,呕而心下痞硬,或
便脓血,及饮汤药后,下腹部每漉漉有声而泄者;症瘕积聚,痛浸心胸,心下痞硬,恶心呕吐,肠鸣下利者。” .
关于本方的组成变化, 《伤寒论》中即有数首衍化方,适应证亦有所扩展。其中
157条的生姜泻心汤,系该方减干姜量加生姜以散水气,用于“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
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158条的甘草泻心汤为
本方加重甘草用量,增强益气之力,又能缓中,主治“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
Et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173条的黄连汤,
即本方去黄芩加桂枝,减清热之功,增温散作用,主治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
腹中痛,欲呕吐者”。其后,《兰室秘藏》卷上之枳实消痞丸,系本方去黄芩、大枣,加
枳实、厚朴、白术、茯苓、麦芽曲,功能开胃进食,主治心下虚痞,恶食懒倦,右关脉
弦等。可见,在组成变化的同时,适应证亦有所拓宽。
[疑难阐释]
1.关于半夏泻心汤的“泻心”与所治心下痞满的“心下” 这里的“心”,是指脾胃
而言,并非所谓解剖学上的“心”。对“泻心”的理解,李时珍曾曰:“泻心汤也,亦泻
脾胃之湿盛,非泻心也”; “胃之上脘在于心,故曰泻心,实泻脾也”(《本草纲目》卷
17)。李畴人亦曰:“名曰泻心,实泻胃中寒热不和之邪耳”(《医方概要》)。而对“心下”
的解释,钱天来认为:“心下者,心之下,中脘之上,胃之上脘也,胃居,C/之下,或曰心
下也”(《伤寒溯源集》卷3)。今人李克绍教授亦谓:“心下……单指的胃,或胃周围”
(《伤寒解惑论》)。
2.关于对“痞”证的理解 所谓“痞”,即阻塞不通之意。吴昆解释曰:“以既伤之
中气而邪乘之,则不能升清降浊,痞塞于中,如天之不交而成痞,故曰痞”(《医方考》
卷1)。陈蔚亦明确指出:“但满而不痛者为痞,痞者,否也,天气不降,地气不升之义
也”(《伤寒论浅注补正》卷1)。即上下失之交泰之谓。因其病因为无形之邪所致,所以“但满而不痛”,又称虚痞。
3.关于本方病机“寒热互结”之说 有关半夏泻心汤的病机分析,《方剂学》教材
二版、五版、六版均提到“寒热互结”是其发病原因之一。现今,有的医家对此提出质
疑。其中王琦等认为:“半夏泻心汤所治的心下痞硬,其病理是寒热互结吗?因为干姜辛
热,黄连苦寒,半夏泻心汤中姜、连合用主治心下痞硬,因此有的注家就把半夏泻心汤
证心下痞硬的病理说成是寒热互结。其实,'寒热互结’这个词,并不妥当。因为凡称
'结’,都必须有物质基础,如大结胸是热与水结,小结胸是热与痰结,寒实结胸是痰与
寒结,热人血室是热与血结”;“或因热而结,或因寒而结,可就是没有寒热互结者。因
为撇开物质而言寒热,则寒热只是两种不同的属性。寒和热的属性,如冰炭之相反,只
能互相抵消,不能相结。所以说'寒热互结’这个词,至少是含义不够明确”(《伤寒论
讲解》)。姜建国等则分析:“传统观点认为半夏泻心汤中的干姜与芩、连的配伍,属寒热
并用,并由此推测痞证的病机为寒热互结。这种认识存在问题。其一,不符合仲师原
义。157条指出痞证的病机是'胃中不和,。第158条更明确指出:'此非结热,但以胃
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可知痞证的病机当是胃虚失运,气机呆滞,痰湿中阻,
即'胃气不和,也。其二, '寒热互结,的概念于理难通。 '寒,与'热,势同水火,
何能'互结’?'寒’与'热,只有格拒,诸如黄连汤、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证均是,仲
师叫做'寒格’。其三,淡化了半夏泻心汤的组方旨义。由于人们的思维执着于'寒以
治热’、'热以治寒,的用药常规,只要见到寒性药与热性药并用,就一定着眼于寒与热
的药性方面,故而难免简单化地理解中医某些方剂的组成法则与意义,半夏泻心汤就是
如此。此方主治'痞,证,何谓'痞’?邪结使然也。邪结当泻,故方名为'泻心,。可
知半夏泻心汤一定要体现出'泻’的功能特征。综观此方,除半夏辛燥开结外,就只有
干姜与芩、连了。所以干姜与芩、连的真正用意不在寒与热,而是取干姜之'辛’与
芩、连之'苦,,辛开苦降以泻心消痞。这就是中医组方中'舍性取用(味),的用药思
维特点”(《伤寒析疑》)。上述观点,有理有据,值得参考。
4。关于方中君药的认识 一是成无己等主张以黄连为君药。他说:“痞者,留邪在
心下,故治痞曰泻心汤,黄连味苦寒,黄芩味苦寒,《内经》曰,苦先人心,以苦泄之。
泻心者,必以苦为主,是以黄连为君”(《伤寒明理论》卷4);二是柯琴等认为以半夏
为君药。他说:“此痞本于呕,故君以半夏,……”(《伤寒来苏集。伤寒附翼》卷上)。或
因以半夏命名,《方剂学》六版教材亦持这种观点。有的则采取回避态度,如《方剂学》
二、五版教材。今以两种意见而论,我们当先从原文分析其病因、病机。“伤寒五、六
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俱,而以他药下之,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
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于此可知,痞证
为邪在半表半里时,误用下法,虚其中气,外邪乘虚内陷所致。《医宗金鉴.订正伤寒论
注》卷2曰:“如系虚热而呕之痞,则宜半夏泻心汤。”此处的“虚热”,乃与结胸证相对
而言。痞证是无形之热痞结心下,并无痰水互结,故不可用大陷胸汤之峻攻,而是遵
“热者寒之”的原则,选用苦寒之黄连为君以泄热消痞,说明苦降是方中的主要方面。
其次,从五泻心汤综合分析,诸方皆用黄连、黄芩以泄热除痞,其余根据病情之变化,
或合大黄(大黄黄连泻心汤)以清泄实热之痞;或再加附子(附子泻心汤)以治兼有表
阳虚之痞证;也有配伍半夏、生姜、干姜、人参、甘草、大枣(半夏、生姜、甘草泻心
汤)同用以治寒热错杂、虚实相兼之痞证,因此遂有五方之异。其中芩、连的苦寒泄
热,是其共性,所以柯琴说:“泻心者,必以芩、连”(《伤寒来苏集。伤寒附翼》卷上)。
另外,从方剂演变来看,半夏泻心汤实即由小柴胡汤去柴胡加黄连、干姜而成,加减出
入虽不大,但因君药有了变动,其功效、主治随之而异,方名亦更换了。综土所述,说
明半夏泻心汤以黄连的苦降为君,是得当的。
5.本方既治痞满,方中为何选用甘温壅滞之人参、大枣、甘草?这应从半夏泻心
汤的病机谈起。该方所治的心下痞满,乃是寒热错杂、虚实相兼所致,可见中虚不运也
是致痞的原因之一。而参、枣、草三味功能补中益气,脾气健旺,则运化之力自复,不
但无增满之虞,而且尚有助于除满消痞,体现了“塞因塞用”的反治法,充分反映了仲景治病用药的辨证思路。
, [方论选录]
1.成无己:“凡陷胸汤,攻结也;泻心汤,攻痞也。气结而不散,壅而不通为结胸,
陷胸汤为直达之剂。塞而不通,否而不分为痞,泻心汤为分解之剂。所以谓之泻心者,
谓泻心下之邪也。痞与结胸有高下焉。结胸者,邪结在胸中,故治结胸曰陷胸汤。痞
者,留邪在心下,故治痞曰泻心汤。黄连味苦寒,黄芩味苦寒,《内经》曰:苦先人心,
以苦泄之。泻心者,必以苦为主,是以黄连为君,黄芩为臣,以降阳而升阴也。半夏味
辛温,干姜味辛热, 《内经》曰:辛走气,辛以散之。散痞者必以辛为助,故以半夏、
干姜为佐,以分阴而行阳也。甘草味甘平,大枣味甘温,人参味甘温。阴阳不交曰痞,
上下不通为满。欲通上下,交阴阳,必和其中。所谓中者,脾胃是也。脾不足者,以甘
补之,故用人参、甘草、大枣为使,以补脾而和中。中气得和,上下得通,阴阳得位,
水升火降;则痞消热已,而大汗解矣。”(《伤寒明理论》卷4)
2.许宏:“病在半表半里,本属柴胡汤,反以他药下之,虚其脾胃,邪气所归,故
结于心下,重者成结胸,心下满而硬痛也;轻者为痞,满而不痛也。若此痞结不散,故
以黄连为君,苦人心以泄之。黄芩为臣,降阳而升阴也。半夏、干姜之辛温为使,辛能
散其结也。人参、甘草、大枣之甘,以缓其中,而益其脾胃之不足,使气得平,上下升
降,阴阳得和,其邪之留结者,散而已矣。 《经》曰:辛人肺而散气,苦人心而泄热,
甘以缓之。三者是已”。(《金镜内台方议》卷6)
3。徐彬:“呕本属热,然而肠鸣则下寒,而虚痞者阴邪搏饮结于心下,即《伤寒论》
所谓胃中不和,腹中雷鸣也。故主半夏泻心汤,用参、甘、枣以补中,干姜以温胃泄
满,半夏以开痰饮,而以芩、连清热,且苦寒亦能泄满也。”(《金匮要略论注》卷17)
4。柯琴:“盖泻心汤方,即小柴胡去柴胡加黄连干姜汤也。不往来寒热,是无半表
证,故不用柴胡。痞困寒热之气互结而成,用黄连、干姜之大寒大热者,为之两解,且
取其苦先人心,辛以散邪耳。此痞本于呕,故君以半夏。生姜能散水气,干姜善散寒
气,凡呕后痞硬,是上焦津液已干,寒气留滞可知,故去生姜而倍干姜。痞本于心火内
郁,故仍用黄芩佐黄连以泻心也。干姜助半夏之辛,黄芩协黄连之苦,痞硬自散。用
参、甘、大枣者,调既伤之脾胃,且以壮少阳之枢也”。(《伤寒来苏集。伤寒附翼》卷上)
5.钱潢:“半夏辛而散痞,滑能利膈,故以之为君。半夏之滑,见小陷胸汤方论中。
干姜温中,除阴气而蠲痞,人参、炙甘草大补中气,以益误下之虚,三者补则气旺,热
则流通,故以之为臣。黄芩、黄连,即前甘草泻心汤中之热因寒用,苦以开之之义,故
黄连亦仅用三倍之一,以为之反佐。大枣和中濡润,以为倾否之助云。”(《伤寒溯源集》卷3)
6.张锡驹:“夫痞者否也。天气下降,地气上升,上下交,水火济,谓之泰。天气
不降,地气不升,上下不交,水火不济,谓之否。故用半夏以启一阴之气,黄芩、黄连
助天气而下降,引水液以上升,干姜、人参、甘草、大枣助地气之上升,导火热而下
降。交通天地,升降水火,以之治痞,谁曰不宜?”(《伤寒论直解》卷3)
7。尤怡:“痞者,满而不实之谓。夫客邪内陷,既不可从汗泄,而满而不实,又不
可从下夺,唯半夏、干姜之辛能散其结,黄连、黄芩之苦能泄其满。而其所以泄与散
者,虽药之能,而实胃气之使也。用参、草、枣者,以下后中虚,故以之益气,而助其药之能也。”(《伤寒贯珠集》卷2)
8.张秉成:“夫痞之为病,皆由表邪乘虚陷里,与胸中素有之湿浊交相互结所致。
表证既无,不必复用表药;里气又虚,又不得不兼顾其里。然邪既互结于胸次,必郁而
为热,所为痞坚之处,必有伏阳,故以芩、连之苦以降之,寒以清之。且二味之性皆
燥,凡湿热为病者,皆可用之。但湿浊粘腻之气与外来之邪既相混合,又非苦降直泄之
药所能去,故必以干姜之大辛大热以开散之。一开一降,一苦一辛,而以半夏通阴阳,
行湿浊,散邪和胃,得建治痞之功。用甘草、人参、大枣者,病因里虚,又恐苦辛开泄
之药过当,故当助其正气,协之使化耳。”(《成方便读》卷2)
9。李畴人:“方以芩、连之苦寒,而与干姜、半夏之辛温同用,佐以人参、甘草、
大枣之甘温,使药留胃中不速下,则芩、连得以降逆和阴,姜、夏得以开痞通阳,使中
焦否转为泰。名为泻心,实泻胃中寒热不和之邪耳。此方若去干姜则不效,盖半夏之辛
不敌芩、连之苦,且人参、甘草反滞中气,故人参之用倘有斟酌,干姜则断不可去。”(《医方概要》)
[评议] 诸家对半夏泻心汤的方义论述,或偏于发病机制,或重在配伍意义,虽各
有寓意,但在用药方面均强调苦以泻心,辛以治痞,甘以补中。关于方中之君药,成无
己、许宏以黄连为君,柯琴、钱潢以半夏为君。就本方证之成因而言,伤寒邪在少阳,
误下之后,邪热内陷,胃气不和,以致心下痞硬。方用黄连苦寒降火,以泻内陷之邪
热,热除则胃气自和,所以成无己以黄连为君之论,切合本方证情。而李畴人则认为:
“此方若去干姜不效,盖半夏之辛不敌芩、连之苦,且人参、甘草反滞中气,故人参之
用倘有斟酌,干姜则断不可去”。临床应视病情而定,不可一概而论。至于“痞”的病
因病机,张秉成持“皆由表邪乘虚陷里,与胸中素有湿浊交相互结所致”之说。结合方
中芩、连、夏三药皆味苦,有燥湿之功,所以于临床有一定参考价值。再者,对于痞证
的临床特征,许宏曾提示“但满而不痛”,并以此与硬满而痛的结胸证鉴别,可谓经验之谈。
[验案举例]
1.严重失眠症 《伤寒解惑论》:某女,年约六旬,山东大学干部家属。1970年春,
失眠症复发,屡治不愈,日渐严重,竟至烦躁不食,昼夜不眠,每日只得服安眠药片,
才能勉强略睡一时。按其脉涩而不流利,舌苔黄厚粘腻,显系内蕴湿热。因问其胃脘满
闷否?答曰:非常满闷。并云大便数日未行,腹部并无胀痛,我认为这就是“胃不和则
卧不安”,要使安眠,先要和胃。处方:半夏泻心汤原方加枳实。傍晚服下,当晚就酣
睡了一整夜,满闷烦躁都太见好转。接着又服了几剂,终至食欲恢复,大便畅行,一切基本正常。 : '
2.梅核气 《金匮方百家医案评议》:某女,40岁。初诊:1972年5月8曰。今春
以来,感咽嗌间如有物梗阻状,心下痞满,不思饮食,甚则思泛,形体消瘦,面色苍黄
(某医院检查未见消化道实质性病变),寐卧不安,苔腻,脉涩。湿热积滞,胃失和降,
宜和胃散结清湿热。方用:太子参9g,姜半夏9g,黄芩6g,川连4。5g,干姜4。5g,茯
苓12g,炙甘草9g,姜竹茹12g,川朴6g。5剂。二诊:5月14日。药后噫嗳频仍,心
脘舒如,神情爽然,原方意加减,原方川连改为1.5g,并去姜竹茹,加北秫米12g。7剂。
3.疟后痞呕 《伤寒论汇要分析》:某男,30岁。患疟疾3天,经内服奎宁片后,
疟疾虽止,但觉胸中痞闷,食后欲呕,但又不得呕,尤其见到油腻食物即生恶心感。甲
医认为疟后余邪未解,与小柴胡汤2剂,未见减轻;乙医认为疟后脾虚,进以六君子汤
2剂,痞闷更甚。患者脉弦,舌苔白,自述除胸痞、恶心欲呕外,并无其他痛苦。此证
断为疟后余邪未解尚是,但无往来寒热于外,非小柴胡汤所主。至于认为脾虚而用六君
子汤,则似嫌过早。本病虽无往来寒热于外,但有寒热互结于内,所以胸中痞闷,治拟
予半夏泻心汤,药取寒热消补并施,仍不离少阳和解之意。处方:半夏9g,黄芩6g,
潞党参9g,干姜4.5g,黄连4.5g,甘草3g,大枣3枚。服1剂后,恶心全除,胸痞大
减,食欲稍振。次日照原方再服1剂而愈。
4.脘痞 《金匮方百家医案评议》:某男,60岁,退休职工。1984年6月6日初
诊:素啖高梁厚味,助湿蕴热。近旬来自觉中脘痞满,小溲微黄,脉缓,苔略黄腻,此
属酒家湿热中阻,治宜寒热并用,苦辛通降,用半夏泻心汤加味。方用:制半夏9g,
黄芩6g,干姜3g,黄连2.4g,党参9g,炙甘草3g,大枣5枚,炒枳实6g,炮鸡金6g,
焦六曲12g,茯苓12g,车前子12g。5剂。并嘱尽量少吃酒类、荤腻之品。复诊:6月
23日。前方共进10剂,中脘痞满见瘥,小溲转清。诊其脉实有力,右关尤甚,苔略黄
腻。仍拟前法,去补虚之品,加消导之属。复诊方去党参、炙甘草、大枣之补中,车前
子之清利;加焦山楂12g,炒谷麦芽各12g,黑山栀9g,淡豆豉9g,以消导积滞,清热和胃。再服7剂而愈。 、
按语:案1老妇不眠不食,胃脘满闷,舌苔黄厚粘腻,显系“胃不和则卧不安”。
宗《灵枢。邪客篇》“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以通其道,而去其邪”之旨,
投半夏泻心汤加枳实,苦辛通降,补泻兼施,终于使壅塞决渎,经络大通,阴阳调和而
其卧立至。案2梅核气,伴有心下痞满,不思饮食,寐卧不安,苔腻脉涩等症,经投半
夏厚朴汤合半夏泻心汤加减,调气散结,和胃治痞,果获良效。案3胸中痞闷,食后欲
呕,虽发生于疟病之后,但无寒热往来于外,非小柴胡汤之所主;又无脾虚脉证,更非
六君子汤之所宜,故宜乎投之不效。俞老仅仅抓住“胸中痞闷”这一主症,仍不离和解
之法,投半夏泻心汤而愈。说明遣方用药当随证而转,切不可囿于旧疾,忽于新病。案
4患者性嗜膏粱,湿热内生,以致脘痞溲黄,故用半夏泻心汤清热燥湿,苦辛通降,兼
顾中气之虚。并加枳实消痞散结,六曲、鸡金消酒肉之积,茯苓、车前通利小便。复诊
时脉实有力,右关尤甚,故去参、甘、大枣;小便清利,故去车前。因患者伤于肉食,
积热未清,苔略黄腻,则又加入山楂、谷麦芽消导积滞,山栀、豆豉清热和胃。山栀、
豆豉合枳实,为《伤寒论》枳实栀子豉汤,可用治食积轻证,浙江名医魏长春氏尝用之。此亦师心于魏氏也。
5.伤食吐泻 《治验回忆录》:某男,5岁,伤食吐泻,口渴尿少。医者不问病源,
贸然进以温补药,企图止之,病反剧。后医又以水湿分利失常,治以五苓散,渴未减而
吐利如故,因迎余治。诊视指纹淡红隐隐,心烦欲饮,水人则吐,食亦少进,舌苔黄白
而腻,腹鸣下利,时呕,一大便稀,淡黄有腥气,嗜睡不少动,病月余矣。综合判断,乃
系肠热胃寒,食积湿困之象,既不可温,又不可凉,治宜寒温并用,处以半夏泻心汤。
半夏降逆止呕,参、姜、草益气温中,芩、连清理肠热,枣、草甘温和胃,增茯苓健脾
利水,花粉生津止渴,以宏效果。服后吐泻均减,再剂病瘥。惟病久虚极,进以参苓白术散平调脾胃,十剂能行,又半月而健。
按语:本案虽由伤食引起,但经吐泻耗津,又病已月余。其心烦欲饮,水人则吐,
颇似五苓散证,用五苓散不效者,以此方只能分利水湿,而无辛开苦降之功也。根据指
纹和症状综合判断,此为肠热胃寒,食积湿困之证,故用本方增人利水生津之品而愈。
6.脘痞吐泻 《伤寒论通俗讲话》:某男,36岁。素有酒癖,因病心下痞闷,时发
呕吐,大便不成形,日三四行,多方治疗,不见功效。脉弦滑,舌苔白。此证为酒湿伤
脾,升降失调,痰从中生。痰饮逆胃则呕吐,脾虚气陷则大便不调,中气不和,气机不
利,故作心下痞。拟方:半夏12g,干姜6g,黄芩6g,黄连6g,党参9g,炙甘草9g,
大枣7枚。服1剂,大便泻出白色粘涎甚多,呕吐遂减十分之七。再1剂,则痞利俱减。又服2剂则病痊愈。
7.脘腹胀痛 《当代医家经验方》:某男,42岁,军人。平素脘腹隐痛,食后较重,
时有肚胀,呃气吞酸,烧心嘈杂,二便正常。检查:形体消瘦,慢性病容,脉缓,苔白
微黄。结合镜检,诊为反流性胃炎。拟以降逆止痛,健胃抑酸为法。方选为半夏泻心汤
化裁。处方:半夏9g,黄芩6g,人参3g,甘草3g,黄连9g,木香9g,乌贼骨15g,吴
茱萸6g。取药5剂,煎两汁,嘱其隔日1剂。先后服用20剂而治愈。
[临床报道]
1.胃炎 用本方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53例,痛甚加丹参、玄胡、五灵脂、白芍;
呕吐泛酸者减干姜、甘草、大枣,加竹茹、乌贼骨、吴茱萸;热重湿甚减大枣、干姜,
加佩兰、藿香、茵陈、木通;嗳气呃逆加旋覆花、代赭石、柿蒂;纳差者加山楂、神
曲、鸡内金;便秘者加番泻叶、大黄。日1剂,水煎空腹服,15天为1疗程。痊愈26
例,显效12例,好转12例,无效3例lu。
2.急性肠炎 用本方(半夏、黄芩、党参各9g,干姜、黄连、甘草各3g,大枣6
枚)治疗急性肠炎100例。如腹泻每日多于5次者,加倍黄连剂量;发热重者加葛根
9g;呕吐者加生姜5g;腹泻者加枳壳6g,煨木香9g。日1剂。治疗3日后,78例治
愈,14例好转,8例无效:2)。
3.贲门痉挛 用本方加减治疗本病41例。基本方:法半夏、黄芩、甘草、党参、
旋覆花各lOg,黄连、干姜各5g,代赭石、大枣各30g。胸痛加桃仁、延胡索各lOg;
呕吐加竹茹5g,茯苓15g;精神抑郁加柴胡、香附各6g;阴虚者去干姜、党参,加南
沙参、麦冬各lOg;便秘加大黄5一lOg。日服1剂,病情好转后,改为隔日1剂。治疗
后,29例痊愈,8例显效,4例无效L3)。
4.胃脘痛 用本方加减治疗胃脘痛32例。基本方:。黄芩lOg,。,黄连的卜制陈皮
6g,姜半夏6g,党参lOg,焦白术8g,茯苓8g,,甘草3go嗳气吐酸加竹茹、厚朴;苦
水多加大黄;清水、甜水多加生姜、红枣;胃痛甚加木香。结果痊愈26例,好转4例,无效2例c“。
5.复发性口疮 用本方合四物汤和全蝎为主治疗复发性口疮110例。基本方:半
夏12g,党参或太子参15—30g,苍术6—12g,白术10—15g,黄芩6—12g,黄连3一
lOg,干姜、生姜各3—6g,生地15—30g,川芎12g,白芍、生甘草、当归、升麻、柴
胡各log,甘草各6吕,干姜9g,大枣4枚。其加减法为:偏虚型重用党参、白术,再加
生黄芪20g,黄连用少量;偏湿型去生地,加茯苓12g;偏热型干姜用少量,再加栀子
lOg,或银花20g,连翘15g;兼阴虚型重用生地,再加麦冬12g,石斛15~20g,苍术、
黄连干姜用少量;大便溏去黄芩;大便干燥重用黄芩,或配以生大黄3一lOg。全蝎每
方必用,入汤剂用8一lOg,或研末吞服,每服1一l.5g,每日1剂。待溃烂愈合后再续
服1—3月,或隔日一服,或每日一服。接着仅用全蝎一味研末吞服,以巩固疗效,再
连服1—3月。结果显效53例,有效57例L5j。
6.呃逆 用本方治疗癌性顽固性呃逆18例。治疗方法:姜半夏15g,黄连6g,干
姜6g,黄芩9g,党参12g,甘草3g。口渴,舌红无苔,脉细数加知母15g,花粉15g,
石斛12g;口粘,苔白腻加藿香9g,苏叶5g,川朴15g;腹胀,大便不畅加莱菔子15g,
内金15g,广木香6g。日1剂,水煎250ml,分3—4次温服。结果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2例L6j。 。
7.肝胆病 用本方治疗肝胆病138例。基本方:半夏12g,干姜3g,黄芩12g,黄
连6g,枳壳12g,厚朴15g,党参12g,甘草lOg,大枣5枚。每日工剂,水煎2次,共
取汁500ml,分3次服。恶心,呕吐者,不分次数,少量频服。加减方法:心下痞满,
触之疼痛者加瓜蒌30g;伴胁痛者加当归.12g,白芍20g,柴胡24g;胁痛向肩背部放射
者加茜草20g,降香10g,旋覆花10g,牡蛎30g;腹胀甚者加厚朴量至30g;乙肝症状
消失后,表面抗原阳性者加白术10g,茯苓12g,板蓝根30g。治疗结果,138例中,恶
心呕吐,痞满腹胀消失最早者5天,最迟者14天,平均7天。胁痛消失平均时间为10
天。肝功能在4周内正常者90例,8周内正常5例。对乙肝表面抗原及胆结石排出无
明显作用l”。
8.肾功能衰竭 用本方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56例。肾阳虚加炮附子、肉桂;脾虚
加白术;浮肿尿少加茯苓、泽泻;皮肤瘙痒加白鲜皮。治疗结果:显效23例,好转27例,无效6例t8j。
[实验研究]
1.对实验性胃溃疡的作用 本方对大鼠醋酸型胃溃疡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模型大
鼠口服给药,200g以上者每次4ml,200g以下者每次3ml(每ml相当于生药1.08g),
连续给药10天。然后处死动物,比较各组动物胃溃疡的面积。给药组溃疡的面积为
0.93±0。32ram2,对照组为u。72±2.42mm2,二组之间有非常显著的差异。另外,对
大鼠幽门结扎型胃溃疡的形成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口服给药6天后结扎幽门造成胃溃
疡,结扎24小时后处死动物,比较给药组和对照组溃疡灶的面积。结果,对照组溃疡
面积平均为13.32±2。06ImT/,给药组仅为7.33±1.281mn2。但对胃出血程度、溃疡个
数、胃液量、总酸度、游离酸度、胃蛋白酶活性均无显著影响L9j。
2.抗缺氧作用 本方有明显的抗缺氧作用,对多种方法所致的动物缺氧模型,均
能延长其存活时间,如对常压下小鼠整体缺氧,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心肌缺氧,氰化钾和
亚硝酸钠中毒所致小鼠细胞缺氧,结扎双颈总动脉所致小鼠脑缺氧,均有明显的对抗作
用,使小鼠存活时间显著延长u0J。
此外,杨氏认为本方能促进肠蠕动,增强幽门括约肌肉张力,抑制胆汁反流,保护
胃粘膜,促进炎症恢复u”。王氏认为本方的功能可能与黄芩的抗菌、抗病毒、抗乙酰
胆碱作用;黄连的抗炎、健胃作用;半夏的化痰、镇咳、镇痛作用;甘草的抗炎、抗免
疫、解痉、镇咳祛痰、镇痛、解毒作用及党参的增强机体免疫提高机体应激性等作用有关[1x。
[附方]
1.生姜泻心汤(《伤寒论》) 生姜切四两(12g) 甘草炙三两(9g) 人参三两(9g)
干姜一两(3g) 黄芩三两(9g) 半夏洗半升(9g) 黄连一两(3g) 大枣擘十二枚
(4枚) 上八味,以水一升,煮取六升,去渣,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功
用:和胃降逆,散水消痞。主治: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
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
2.甘草泻心汤(《伤寒论》) 甘草炙四两(12g) 黄芩三两(9g) 半夏洗半升
(9g) 大枣擘十二枚(4枚) 黄连一两(3g) 干姜三两(9g)(注:《伤寒论》原方无
人参,《金匮要略》载该方有人参,结合方证分析,本方当有人参)上七味,以水一升,
煮取六升,去渣,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功用:益气和胃,消痞止利。主
治: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
半夏、生姜、甘草三泻心汤,组成中均有半夏、干姜、黄连、黄芩、人参、大枣、
甘草七味,皆能散结消痞,和胃益气,用于胃气不和之心下痞硬,呕逆下利等症。但同
中有异,其中半夏泻心汤辛开之力较强,主治心下痞满较甚者;生姜泻心汤于半夏泻心
汤减干姜二两,加生姜四两,旨在散水气,和胃止呕,对于水气偏重,呕逆较突出,并
伴干噫食臭者颇为适宜。《医宗金鉴.订正伤寒论注》卷2云:“名生姜泻心汤者,其义重
在散水气之痞也”;而甘草泻心汤,则为半夏泻心汤加甘草一两,补中益气之力益增,
主治胃虚益甚,下利日数十行,完谷不化等。
附方;生姜泻心汤
生姜12克 炙甘草9克 人参9克 干姜3克 黄芩9克 半夏12克 黄连3克 红枣12枚
和胃降逆,散水消痞。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
生姜泻心汤(《伤寒论》) 生姜切四两(12g) 甘草炙三两(9g) 人参三两(9g)
干姜一两(3g) 黄芩三两(9g) 半夏洗半升(9g) 黄连一两(3g) 大枣擘十二枚
(4枚) 上八味,以水一升,煮取六升,去渣,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功
用:和胃降逆,散水消痞。主治: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
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
附方;甘草泻心汤
炙甘草12克 黄芩9克 半夏12克 红枣12克 黄连3克 干姜9克 人参9克
益气和胃,消痞止利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 ,干呕,心烦不得安。
甘草泻心汤(《伤寒论》) 甘草炙四两(12g) 黄芩三两(9g) 半夏洗半升
(9g) 大枣擘十二枚(4枚) 黄连一两(3g) 干姜三两(9g)(注:《伤寒论》原方无
人参,《金匮要略》载该方有人参,结合方证分析,本方当有人参)上七味,以水一升,
煮取六升,去渣,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功用:益气和胃,消痞止利。主
治: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