痖弦诗歌《红玉米》赏析
□刘昊
痖弦(1932-),中国台湾著名诗人,本名王庆麟,河南南阳人。1953年在《现代诗》发表了他的成名作——《我是一朵静美的小花朵》。1954年10月,痖弦和张默、洛夫一起成立创世纪诗社,并创办《创世纪》诗刊。1966年参加美国爱荷华大学国际作家工作坊,1977年获美国威斯康辛大学东亚研究所硕士。曾任《幼狮文艺》主编,晚年退休并移居加拿大。著有诗集《痖弦诗抄》(1959年)、《深渊》(1968年)、《痖弦诗集》(1981年)等,代表作有《秋歌》《深渊》《红玉米》等。
红玉米
作者:痖弦
宣统那年的风吹着吹着那串红玉米它就在屋檐下挂着
好像整个北方整个北方的忧郁都挂在那儿
犹似一些逃学的下午
雪使私塾先生的戒尺冷了
表姊的驴儿就拴在桑树下面
犹似唢呐吹起道士们喃喃着
祖父的亡灵到京城去还没有回来
犹似叫哥哥的葫芦儿藏在棉袍里
一点点凄凉,一点点温暖以及铜环滚过岗子
遥见外婆家的荞麦田便哭了
就是那种红玉米挂着,久久地在屋檐底下
宣统那年的风吹着你们永不懂得那样的红玉米
它挂在那儿的姿态和它的颜色
我的南方出生的女儿也不懂得
凡尔哈仑也不懂得犹似现在我已老迈
在记忆的屋檐下红玉米挂着
一九五八年的风吹着红玉米挂着
作为台湾《创世纪》诗刊的主笔,痖弦以探索和开拓而见长,在传统和现代之间,他主张“走向西方,回归东方”,1956年,他正式提出了“新民族诗型”的观点,主张追求形象第一,意境至上;强调中国风与东方味,以民谣写实和基于生命体验的心灵探索为职志,进而反映农耕文明与现代工业文明急剧冲突时代的普泛世相。《红玉米》正是践履这一诗学主张的代表作。
这是一首以西方印象派的写作技巧所谱写成的诗歌,却有着典型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红玉米”是诗人故园记忆中最坚硬的东西,它楔入了诗人的灵魂,永不褪色。因此,“红玉米”是流离失所的现代人沉湎故园,对故园温暖记忆的凭借。诗人选择红玉米作为主体意象,辅之北方的雪、私塾先生、戒尺、驴儿、桑树、唢呐、葫芦儿、棉袍、铜环、岗子、荞麦田……这些共同勾勒出了一幅生气十足的中国北方农村实景图。整首诗情理兼备,大处着眼,小处落墨,在历史与现实的回想中饱含着思考的力量。诗人的想象沿着感觉翱翔,全诗充盈着气韵荡漾的回环之美,很好地避免了因知性太强而流于空疏、艰涩。如国画一样展示出“平远、深远、高远”的纵深感,我们明显感受到诗人对人生经验的准确把握与高妙。红玉米乃点题的关键词,是高度浓缩的意象,是郁结着家园、传统、历史、文化等复杂心绪的意象。诗人的北方生活记忆,全都维系在旧时屋檐下的那串红玉米上。悬挂在“宣统那年的风吹着”的屋檐下的红玉米,是历史的情致;悬挂在“一九五八年的风吹着”的屋檐下的红玉米,是现代人的精神象征。我们看到了诗人在历史长河中艰难跋涉,在俯瞰中深沉思索。诗人的情思寄托在无垠的历史时空里,显现出开阔而悠远的博大和深度。但诗人对这一复杂情感的表达,仅以“红玉米”意象为神髓,的确像是酿粮为酒,形质俱变。
《红玉米》一诗充盈着诗人对现实的忧虑与警策,我们看到了时间链条的断裂,看到了现代人生存尴尬境地的隐喻。在诗歌的最后,诗人连用两句“红玉米挂着”,意在强调一切都还存在,都不会褪色。这既是对生命家园最美好的期待与祝愿,更是对乡土精神的内在生命力的自信和自豪,这是“温暖”的。
上世纪50年代,以思乡为主题的现代派诗歌纷纷涌现,《红玉米》可以说是这一阶段思乡主题诗歌的代表。痖弦曾说过:“从徒然的修辞上的拗句伪装深刻,用闪烁的模棱两可的语意故示神秘,用词汇的偶然安排造成意外效果。只是一种空架的花拳绣腿,一种感性的偷工减料,一种诗意的堕落。”痖弦行动胜于语言,总是努力让他的灵魂超过他的诗句。他消解了粗浅层面上的“乡愁”,不做人皆能言的大众型诗歌,而将视点聚焦在“无家可依”的存在上,全诗无一字生涩,语言简洁而平易,承载的精神内涵却极为丰富,充分显示了诗人高人一筹的诗歌才华。
新闻推荐
■观察家像金培元、张力超和石一婷这样的“80后”任基层县处级行政单位“一把手”正变得越来越多。因为1980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