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孟津区位于河南省中西部黄河中下游分界处,孟津区北跨黄河,南为洛阳市核心城区;东邻偃师市、西接新安县。孟津区总面积836.75平方公里,行政村和社区260个,自然村1004个,总人口约51.4万人。黄河流经孟津区七个乡镇,总长约59公里。孟津区境内的重要河流有黄河、瀍河、图河、金水河、湛河(济涧沟)等。孟津区是中国最早的古人类活动聚居地,现已发掘的新石器时期遗址和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等重要遗址有朱寨遗址、薄姬岭遗址、哱啰窑遗址、妯娌遗址、寨根遗址、班沟遗址、卦沟遗址等。孟津区古文化积淀深厚,龙马负图处、伏羲画卦处、炎黄母族有蟜氏故里、赫苏氏之墟、周武王伐纣渡河处、八百诸侯会盟处、丝绸之路起点汉魏故城、河阳三城遗址、北魏千佛洞石窟造像、隋唐大运河漕运遗迹等,历史上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在孟津。西汉政论家贾谊、晋代诗人潘岳、唐代诗人王维、唐代名相狄仁杰、北宋文学家尹洙、北宋画家武宗元、明末清初书法家王铎等历史文化名人,均出生或生活于孟津。洛阳为十三朝古都,其中有六个朝代建都于孟津。孟津境内北邙山上有殷王冢、东周王陵、曹魏王陵、东汉皇陵、北魏皇陵、后唐皇陵等六大皇(王)陵区。贾谊、班超、刘秀、曹休、李煜、孟郊等历史文化名人均葬在孟津。诗经首篇咏孟津,中国著名诗人潘岳、李白、王维、韩愈、白居易、司马光、元好问等都在孟津留下了不朽篇章。2014年,联合国科教文委员会公布隋唐大运河和丝绸之路起点汉魏故城为世界文化遗产。孟津历史悠久,历经沿革,早在六七千年前就留下了龙马负图于黄河、伏羲氏画八卦于孟津的传说。炎黄之母有蟜氏部落居住孟津西部平逢山;夏代孟津为孟涂氏封国;商代为畿内陆;周代为穀城邑;秦统一六国后改穀城邑为穀城县、平阴县;西汉初,分洛阳北之一部在今孟津增设平县;三国魏时,在今孟津地置河阴县;东晋改设河阴郡;隋代河阴郡并入洛阳;唐高宗时,孟津跨黄河南北先后置大基县、柏崖县;唐玄宗时,大基、柏崖两县合并更名为河清县;宋代置河清县;金太宗天眷三年(1140年)撤河清县更名为孟津县;今为洛阳市孟津区。孟津是一块鲜血染红的土地,辛亥革命时期的杨体锐烈士纪念馆;土地革命时期的任春华烈士纪念馆;抗日战争时期的八路军豫西抗日支队渡河处、小梁村战斗纪念馆、李邦俊烈士纪念馆等,今孟津区共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二十余处。公路、铁路、航空构成了孟津区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西霞院水利枢纽、河南省华阳产业集聚区、洛阳市空港产业集聚区、洛阳炼油厂等均在孟津区境内。有蟜氏故里、龙马负图寺、周武王伐纣八百诸侯会盟台、汉魏故城遗址、汉光武帝陵、北魏千佛洞石窟造像、王铎故居、班超纪念馆、黄河中下游分界线主题公园、小浪底水库、西霞院水库、国家级黄河湿地保护区等景区景点,使孟津区成为魅力四射的旅游胜地。
新修建的黄河廊道在孟津境内120余公里,打开了孟津的万年画卷,给孟津旅游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