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木構建築 - 南禪寺

南禪寺位於中國山西省五台山,起建年代已不可考,但依據南禪寺大殿橫樑上的提字,此殿乃重修於唐德宗建中三年(西元782年),可見始建之日要更早於此。
當年的建築技術已臻純熟,安然無虞保存超過1200年可謂相當驚人,南禪寺不僅建築本身簡潔大器,外觀自然平實卻散發出恢弘的氣概,而殿內之木製佛像之雕刻與木漆彩繪,亦與建築甚至是周遭環境結合成一氣,頗令人感動,稱之世界木建築的典範當之無愧。
為了瞭解中國木結構建築,他們參閱梁思成所撰寫之《清式營造則例及算例》以及馬炳堅所整理之《中國古建築木作營造技術》等兩本書,大致掌握了中國建築構造的基本分類與原則。
但在南禪寺的文獻之中有許多結構構件之專有名詞清代已不再使用,所以他們也參考了宋代營造法式的資料。
中國木構造的結構系統是最令人嘖嘖稱奇的設計了,老子所謂「柔弱勝剛強」在此表露無遺。也許木造物於受力時產生的巨大變形量令人吃驚,但正是因為榫頭彈性變位吸收了衝擊,且經由承接的斗拱有效傳出外力,整體系統反而能呈現無比的穩定。
依據實際操作的經驗,在實體模型製作時的感受尤其明顯,整個結構層疊到一個程度之後,連使用大型美工刀直接在模型之上進行削切所造成的水平力都可以抵抗。因為古代中國建築對於細部的要求非常嚴格,構件不僅身兼傳力的工作,本身的比例色彩也深具美感,也難怪木建築就像是藝術品一般。
基於中國式傳統建築的發展在這個年代已逐漸衰微,現今中國的建築師亦已大多放棄傳統體系,王采元與賴逸群的研究乃特別整理分析中國木構建築之優點,並與西方理性建築理論互相比較。
事實上取中國古代建築比之西方現代建築會發現許多共通點,諸如現代西方的模矩化的概念、構件表達結構真實性與美感的原則、柯比意的柱梁系統的自由平面等皆為互有的概念。
中國木造宮殿式建築和歐洲石造教堂一樣,都不是當今的顯學,兩者是反應時間、空間與文化的產物,無分孰優孰劣,我們也知道好建築其實與是哪一種風格沒有關係,好建築應該是要如南禪寺或是落水山莊一般對於細節之處的重視,這種在乎細節的精神恐怕是時下建築師需要看齊的。
這是由王采元與賴逸群所做的中國木構建築研究,他們以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木構造「南禪寺」為例,拆解其系統構件,並進行力學分析以瞭解其結構構成原理,並且以木材重建了南禪寺大殿的模型。

苏州 · 木 木

古建园林      景观绿化设计与施工

微信               zyj1783

微信账号:       zhouyinjie1783

微信名称:    木 木 古 建 园 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