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元王朝的“龙兴”之地
岭北等处行中书省简称岭北行省,被中国明代列为中国元代十大实土行中书省之首,政治军事中心和林。岭北行省的经济以农牧业为主渔猎业为辅,农业有很大发展,是漠北最大的农业区之一 。
元朝统一后,作为祖宗“龙兴”之地,大漠南北在全国占有特殊地位,元廷在立行省、派镇王的同时,频繁调动内陆人力财力、采取多项措施,支援牧区经济。这些措施主要有以下几项,首先是不断派遣内陆各族人民,给予牛具种子进入牧区,打井开渠,在和林、称海、谦州、吉利吉思、五条河及杭海、金山之北等地大力兴办屯田。武宗、仁宗时期,元廷还多次发放农具种子,令蒙古贫民“屯田以自赡”,并采取积草、储粮措施,预防凶荒,又责成内陆制造合符规格的马槽,定期提供给蒙古部民。而从内陆调粮食钞帛赈济灾民和贫民的事例更是不胜枚举。这些举措对稳定、改善或复苏牧区经济多少起到一些作用。此外,元廷又制定“重利诱商贾,致谷帛用物”和“急募富商大家”致粟实边政策,使单一的游牧经济不断得到补给和改善。元人描述道:“和林百年来,生殖殷富埒内陆”,又说,漠北地区“数十年来,婚嫁耕植,比于土着;牛羊马驼之属,射猎贸易之利,自金山、称海沿边诸塞,蒙被涵照,咸安乐富庶,忘战士转徙之苦。”就史料反映的情况看,统一以后的草原经济获得了多方面的发展,这是一个新的特点。
岭北地区从成吉思汗到蒙哥在位的四朝,这里都是蒙古大帝国的政治中心。忽必烈定都幽燕之后才降为元朝一个普通的边区或行省。但有元一代,岭北行省一直被成吉思汗后裔诸汗重视,元代岭北行省农业的发展也是空前的。元朝政府在这里发展了大规模的屯田事业,它为元帝国战胜西北和北方宗王军事叛乱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对此,欧洲、波斯史家都有记录,内容详尽。长春真人邱处机游记也有记录。岭北行省的和林、称海等地农业、手工业、商业更为兴旺。元末有人言"和林百年来生殖殷富埒内陆"此话符合事实。在今山南北和昆仑山北麓,有别失八里、斡端等重要城市,这些地方工商业繁荣、农业发达。今新疆的喀什(元时称可失合儿)有许多村庄,城中有优美的园林,还有葡萄园。这里还有发达的手工业,而且盛产棉花。手工业、农业、、渔业、牧业主要靠汉蒙居民,除了早期开发岭北时需要内陆运粮,后期岭北地区养活迁入的人口数量高达两百万人以上,国外游记记载内宫由蒙古诸王居住,外宫人口比例是汉七回三。据《明史·别失八里传》记载,到明洪武初,蓝玉统兵攻北元,至捕鱼儿海(今贝加尔湖),还俘获撒马尔罕商人数百,可见岭北行省境内回回商人人数之多。
1247年,张德辉应忽必烈之召,北上,途径和林川时,看到和林居民的从 事农业生产的场景时记载道:“由故城西[北]行三驿,过异儿纥部,乃工匠积养之地。又经一驿,过大泽,泊周广约六七十里,水极澄澈,北语谓'吾俣竭脑儿’。自泊之南而西分道 入和林城,相去约百余里。泊之正西有小故城,亦契丹所筑也。由城四望,地甚 平旷,可百里,外皆有山,山之阴多松林,濒水则青杨丛柳而己。中即和林川也。 居人多事耕稼,悉引水灌之,间亦有蔬圃。时孟秋下旬,麇麦皆槁,问之田者, 云:“己霜矣”。”
从上述史料中得知,和林四周环山,土地肥沃,引河水灌溉田地,居民从事 农耕,耕种黍和麦外,还种植蔬菜,并且掌握了引水灌溉、掘井并且用臼来舂米等技术。秋下旬, 糜和麦都成熟了。但是由于和林地区气候寒冷,所以秋下旬就霜降了。
1221年7月25日, 长春真人路径镇海城时,看到居民从事农耕,并且秋收丰硕的景象时这样记载道:
“邮人告日:此雪山北,是田镇海八剌喝孙也。八刺喝孙,汉语为城。中有仓廪,故又呼日仓头。七月二十五日,有汉民工匠络绎来迎,悉皆欢呼归礼,以彩幡、华盖、香花前导。又有章宗二妃,日徒单氏,日夹谷氏,及汉公主母钦圣夫人袁氏,号泣相迎,顾谓师日:昔日稔闻道德高风,恨不一见,不意此地有缘也。 翌日,阿不罕山北镇海来谒。师与之语日:吾寿己高,以皇帝二诏丁宁,不免远 行数千里,方临治下。沙漠中多不以耕耘为务,喜见此间秋稼已成。”
从这条史料中可知,镇海屯田“喜见此间秋稼己成”,“城中有仓廪,”说明 粮食产量不仅能满足该城内居民的生活所需,而且还能把多余的粮食存于“仓 廪”。在称海地区“八月初,霜降”的寒冷气候条件,和“沙漠多不以耕耘为务” 的地理环境下,出现此番景象实属不易。而且在镇海城从事农耕的人是成吉思汗 命镇海在阿鲁欢地区建城,并命屯田,将所俘塔塔儿、钦查、唐兀、只温、契丹、 女直、回回等万余口俘虏屯田于此。或许当地的蒙古人参加农耕也不一定,但是没有明确史料记载。其中儒学用田占了大半。
克鲁伦河及塔米尔河流域的居民也从事农业生产。在张德辉的《岭北纪行》 中记载道:
“濒河之民,杂以蕃汉,稍有屋室,皆以土冒之。亦颇有种艺,麻麦而已…… 自马头山之阴,转而复西南行,过忽兰赤斤,乃奉部曲民近种艺之所,居者云: “塌末河”,注之东北。”
这里所说“濒河之民,杂以蕃汉”及“颇有种艺”云云,可知一二四七年克 鲁伦河一带,已有汉人迁移于此,与当地的蒙古人杂居,一同从事农业生产,居 住的房屋是用土建城的,种植的谷物有麻、麦等。“塌末河”即塔米尔河,该河 流域的部分地区也从事农耕。
《元史》及《长春真人西游记》等元代史料中对吉利吉思、谦州及益兰州 的农业生产有这样的记载: “吉利吉思者,初以汉地女四十人,与乌斯之男结婚,取此义以名其地。南去大都万有余里。相传乃满部始居此,及元朝析其民为九千户。其境长一千四百里,广半之,谦河经其中,西北流。又西南有水日阿浦,东北有水日玉须,皆巨 浸也,会于谦,而注于昴可刺河,北入于海。俗与诸国异。其语言则与畏吾兄同。 庐帐而居,随水草畜牧,颇知田作,遇雪则跨木马逐猎。”
“西北千余里俭俭州(即谦州),出良铁,多青鼠,亦收禾麦。”
《古少中大夫同佥枢密院事郭简侯神道碑》中记载:郭明德在出任和林宣慰副使佥都元帅府事时,对于和林的治理提出了举措,力陈“备边数事”,他认为安定边防,首要事务应抓“屯田积谷,且耕且战”。他分析了当时的实际情况:“今兵屯北边有年,所须钱谷不少”,上书陈备边之策,以为北边屯兵需粮甚多,若依赖从中原调运,不仅费用大,且不足供应。即使当地居民“完委输官,不敢为奸”,在运粮途中也“无盗贼之虞”,每次运输的粮食也仅供“一岁之用”。这说明戍守军士消费粮食量的庞大,但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利害非细”。针对这种情况,郭明德采取了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一方面注重挖掘和利用了本地驻军潜在的丰富生产能力,自己生产自己消费。具体是于汉军不能冬,“拣其富庶强壮者戍边”,于“贫弱者教之稼穑”。另一方面,他还特别注重边防物资的储备工作,以防“天有霜旱之灾”。通过提高粮价来吸引、招募“民如粟塞下”,“并以江淮长芦盐引偿之”。他说:"如汉军法以相资养;置田官,起仓廪,严赏罚以课其殿最"(苏天爵《郭明德神道碑》,《滋溪文稿》卷11)。此建议似未实行。
岭北行省
无须多言,这是一个很不错的构想,至少说明了开展军屯在当时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史料记载,元朝廷也多次派驻军进行屯田,世祖至元十一年起“徙生券军 81 人,屯田和林”。成宗即位后,命前卫亲军副使张均领军屯田和林,并根据秃剌铁木而的建议,令戍守和林,“军官广其垦辟,量给农具”。武宗称帝后,立即“以汉军万人屯田和林”。
除大规模的军屯外,朝廷也组织流落至此的流民进行了屯田。至大元年,随海都叛乱降附的大批蒙古贫民聚集在和林地区,朝廷于大同、隆兴等处籴米运至和林赈济,并“就令屯田”和林。在元代岭北行省的历史上,和林屯田的发展曾两次达到兴盛。
“大德中,边廷尝一扰矣亡几,天子为辍右丞相顺德忠献王,出莅其省事,至则息兵劳农,修传置通货财,而先是王所遣留屯称海帅臣张某,亦以其田功来上,未逾年,士气民情,安全如初。可见,在哈剌哈孙治理岭北行省时,在很短的时间内,和林屯田成效显著。后“因王(哈剌哈孙)薨而张亦遄死,屯耕事即废,虽重臣踵接,率蹈故常”。直到元仁宗苏志道任岭北行省左右司郎中时,情况又有改观。
“殆关陕变起,仓猝驰溃卒数十百骑,……兵民相顾,几无所系属,……方大雪塞野,饥人狼藉道上。赵郡苏公,时以左右司郎中,始至,即白发仓实,计口予食以哺之,……益募商人,高估入粟,充其储,治绩蒸蒸日上,成效显着,“一年而端绪见,二年而品式具,满三年而完庶乐遂”。
从上述材料可知,苏志道为了治理好岭北行省,可谓煞费苦心。在自力更生的前提下,还通过高价从中原买进粮食作储备。最终扭转严峻形势,实属不易。
上述两大屯田区为岭北行省的主要屯田区。此外,在一些河流流经的区域还零星分布着小规模的屯田。吉利吉思屯田、谦州屯田、益兰州屯田,这三块屯田区依次分布在谦河的上、中、下游。至元七年(1270 年),元世祖任命刘好礼为吉利吉思、昂可剌、撼合纳、谦谦州等五部断事官时,组织当地居民发展了农业生产。谦州屯田。谦州是元代西北地区手工业发达的重镇,世祖中统元年万户伯八“以诸部军屯重镇谦州”。朝廷“赐谦州屯田军人钞币、衣裘等物,及给农具、渔具”。这里除军屯外,还有兵器局大批汉人工匠以谦州土地的 “沃衍宜稼,夏种秋成,不烦耕籽”的自然环境兼营屯田,这批汉人有千户以上“盖国初所迁汉人”。
世祖忽必烈亦曾多次调动大批汉人、南人和蒙古军民并提供耕牛、农具、种子等生产资料在和林、称海等地开展屯田。大批屯田促进了岭北行省农业的大发展,如振武屯田,“四年间开田四千八百倾,收粟四十万斛”,和林屯田更出现了“谷以恒贱,边政大治”的新气象,使地处雄要的和林成为北方政治、军事和经济重心。此后的历代统治者都为岭北行省的屯田事业做了不懈的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岭北行省的这些屯田有着很重要的作用。首先,有助于解决宿卫军、戍军的粮饷供应。屯田“以资军饷”,这是元代屯田的最主要目的。岭北行省的和林屯田,世祖至元十六年石高山、忽都鲁领三卫侍卫军屯戍和林,“因屯田以给军储,岁不乏用”。成宗时,命张均屯田和林,“规画备悉有法”,诸王药木忽儿北征海都之乱,“给饷赖之,未尝乏绝”。武宗至大元年和林的屯田,秋收粮食 9 万余石,武宗时哈剌哈孙再兴称海屯田,岁得大米 20 余万斛。
不但保证了军粮的供给,而且通过粮仓储积的粮食,还为荒年作了一定的准备,起到了缓解灾情的作用。至元二十六年,“发和林粮千石赈诸王火你赤部曲”“蒙古要木忽儿等所部贫乏,以五条河屯田岁入之租资之”。第三,有利于巩固北部边疆的稳定统治。岭北行省地处元朝疆域的最北边,诸王经常性的叛乱活动,时常威胁到整个岭北行省的统治。为了维护岭北行省安定、统一的局面,在元世祖朝至元成宗时,都一直坚持加强军事上的防守,不断增精兵镇戍。在岭北的大规模屯田,达到了“以省和籴之劳,民免输纳虚耗之费”的目的。直到武宗时至大元年,海都之子察八儿被迫“相率来降”,漠北开始安定下来。可见,岭北行省的屯田作为补充畜牧业的经济形式,虽然不能承担起整个行省的粮食消费,但频频作为赈济灾荒之用、驻守军粮之用。这对于保持行省游牧经济的再生产能力,在“安固边防”上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