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每朵云都能叫信创云

忽如一夜春风来,一朵又一朵的“信创云”,遍地开花。
的确,信创作为以国产化的信息技术产业为根基,构建起来的国内信息技术产业生态体系,已成为了新基建的主力军。
十四五规划当中,对行业数字化转型有了明确的指示和方向指引,而数字化转型的第一步就是云化,千行百业的上云势必会继续提速,而信创云则在此背景下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但,并不是每朵云,都有资格叫做信创云。怎么理解呢?
01

信创云是云计算2.0时代的升级版

我们先将信创云拆分为“信创”和“云”两个不同的维度分别进行剖析。
从云的维度,我们以5年作为一个周期,来看云的发展路径。
根据中国信通院的数据,2015年全球云计算规模有522亿美元,并预计2020年将有望达到1435亿美元。这在当时已经是足以引起资本竞相追逐的巨大机会。可是时间来到了2020年,我们发现这个数字远远赶不上云计算市场实际的膨胀速度,按照福布斯的预测是3900亿美元,如果按照Gartner的预测则高达4110亿美元。从国内市场看,2020年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约为1781亿元,未来几年将保持快速增长,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超过7000亿元。
近乎于膨胀的市场增长,云在这5年当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一是云变成了能力,它不再单纯是一种底层的技术,从互联网“独享”的生产力,变成了千行百业走向数字化转型的基础能力。
二是云变成了融合剂,这5年来技术的热点轮转很快,大数据、IoT、区块链、AI,但唯有云能够融合所有新兴技术,并基于云服务的形态提供任何一种技术服务。
三是云不再是“云”,传统意义上的云是指公有云,但随着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复杂性不断提高,公有云、私有云、专有云、混合云,这些云之间的界限不再分明。
四是万物皆云,无论是智慧城市、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交通,所有服务于社会民生的智慧都必须通过云来传递,是云让智慧无所不及,无所不在。
所以,我也理解了为什么云是人类社会变革的基石。也理解了,为什么上云是行业步入数字化转型的第一步。
那么,显然政府、央企国企、金融机构等对安全要求较高的大行业也必然要迈向云端,但他们的方式也必然与传统意义上的上云,有本质的区别。如中国系统高级副总裁兼中国电子云执行总裁马劲所说,一些真正负载国计民生最根本的领域,像能源、交通、电力、金融,这些行业是我国关键领域,它们的上云需求,本身就是信创云未来的舞台。
过去几年我们常听说云计算2.0的概念,这代表了公有云时代向企业上云转换的一种标志,事实上信创云则是在企业上云的当中,以安全自主的技术路线,开辟了一个全新的赛道,它就是云计算2.0时代的升级版。
02

“信创+”将云和信创紧密相连

从云计算的发展路径,我们看到了信创云出现的必然性,那么赋予信创云实质性内涵的信创行业,又在发生什么变化?
2016年3月我国就成立了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工作委员会,推动中国逐步建立基于自己的IT底层架构和标准,形成自有开放生态。“信创”二字的意义,也源于此。
从信创涉及到的行业来看,包括IT基础设施:CPU芯片、服务器、存储、交换机、路由器、各种云和相关服务内容,基础软件:数据库、操作系统、中间件,应用软件:OA、ERP、办公软件、政务应用、流版签软件,信息安全:边界安全产品、终端安全产品等。
经过几年的发展,到2020年,信创产业开始在很多大行业落地开花,以至于2020年也被很多业内人士称之为信创元年。
客观地说,信创产业是数据安全、网络安全的基础,传统意义上的信创产业,更为聚焦于底层基础技术,但行业用户所需要的并不是技术本身,而是构建在安全、可信技术之上的一种服务。
这也是中国电子云在业界首提“信创+”理念的根本原因。
马劲认为,“信创+”是信创产业发展的2.0阶段,是以安全、自主的信创技术体系为基座,结合AI、物联网等创新技术以及金融科技、车联网、工业互联网等场景应用,形成创新经济发展模式,推动生产力要素的重新配置和数字经济的融合发展。
也正是信创+的提出,才将“信创”和“云”这两个关键词紧密地绑定在了一起。因为云把产品变成服务,无论是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云计算取得快速发展的关键就是服务。中国电子云从IaaS、PaaS、SaaS一层一层赋能给客户,帮助客户加速数字化转型,并通过客户为其用户提供更丰富的服务。从这逻辑不难发现,“信创+”时代的信创技术体系构建必须通过云。
03

那么,什么样的云

才能称得上是信创云?

我们知道,发展信创是为了解决本质安全的问题。本质安全就是将其变成自己可掌控、可研究、可发展、可生产的,通过发展信创产业构建自己的IT产业标准和生态,使得IT产品和技术安全可信。
所以,信创云的一个核心关键词必须是:安全。但是,自主并不代表安全,安全其实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
以中国电子云为例,首先采用了被誉为“中国架构”的自主技术体系,并加入“S-Security”立体防护的安全可信链,筑牢自主核心安全技术的基础和底座;其次,中国电子云广泛联合合作伙伴,打造从硬件基础设施安全到云外边界安全、网络传输安全、云内租户安全、数据存储安全、业务访问全链路安全等可信闭环体系,为架构安全、服务安全提供了骨骼和肌肉。
由此,中国电子云才构建了安全核心、安全架构、安全服务的全方位的安全体系。当然,除此之外,还必须有强有力的技术团队。据了解,中国电子云的技术团队,来自于互联网和云计算公司的核心骨干,其中安全团队永远是中国电子云团队的核心组成部分。
在笔者看来,安全只是信创的基础,我们推动信创产业化,并不意味着仅仅为了实现安全,它应该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属性,就是创新。
马劲表示,中国电子云的创新有两点:一个是系统性创新,另一个是在线。
“目前,网信领域国际产业竞争已经不是过去单一技术、单一产品、单一企业的竞争,而是围绕技术创新和产业体系的竞争”。这是来自国家最高层的意识,作为肩负“打造国家网信产业核心力量和组织平台”使命的中国电子,在技术创新和产业体系协同上优势明显,中流砥柱的地位不言而喻。
作为集中国电子自主技术之大成,中国电子云具有天然的信创DNA。系统性创新需要一个组织平台,依托中国电子网信产业资源优势和全栈自主技术能力,中国电子云做到了IaaS软硬一体整体优化、整体设计、联合研发。中国电子云与合作伙伴一同在智能网卡、可信计算、云原生操作系统等方面建立联合攻关基地和联合创新研究院,形成了系统性创新的正向循环。
而近日重磅发布的全栈自主专属云CECSTACK,是中国电子云系统性创新的又一次重大升级,标志着中国电子云成为信创领域首个以全栈自主技术为核心,可同时提供公有云服务和专属云产品的云计算厂商,填补了云计算行业的空白。CECSTACK内聚云原生、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全面能力,具有全栈安全、一云多芯、多云融合、多域专有等优势,提供公有云和专属云体验一致的基础设施,满足大规模、低成本、高性能要求。
而在线意味着绝对的安全,中国电子云的在线有三层逻辑,第一层是在线适配;第二层是在信创环境开发,在信创环境运行,而无需迁移;第三层是运营,把产品技术变成服务,去赋能更多用户。很明显,只有信创技术的层层依赖,才可以做到“病毒式”传播,形成长期持续发展的生态。
当然,业界先后出现了很多信创云的玩家,我们姑且不去探讨各家的优势和能力,但必须要说不是每朵云,都是真正的信创云。
部分云服务商是从私有云切入的,通常是通过兼容芯片、整机、操作系统等软硬件基础设施,来提供信创云产品和服务。客观地说,兼容与自研技术,在安全性上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更不要说如中国电子云那样可以做到三层在线的逻辑。
还有云服务商是将公有云的技术栈为用户打造成专有云的方式来提供服务,这种方式保证了与公有云有一致性的体验,但仍然是建立在基础设施服务的维度,在创新性上存在一定落差。
最后的衡量则是经验,以中国电子云为例,它成立的背景就是为重点面向政府、公共服务机构、央企国企等提供专属公有云服务而生的。同时,背靠中国电子的央企资源,中国电子云服务于中国电子现代数字城市业务,已实现了100+城市信创实践,15个城市落地“云数”数字底座,40+个城市合作推进等。这些信创产业的落地经验,也是用户信任的关键。
实际上,信创云并不是在信创产业的风口期出现的商业机会,它其实是一种新的产业创新思维方式,它会依托于自研技术,以安全和创新两条主线,形成一条新的上云赛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