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7杜甫五律《赴青城县出成都寄陶王二少尹》读记
杜甫五律《赴青城县出成都寄陶王二少尹》读记
(小河西)
赴青城县出成都寄陶王二少尹
老耻妻孥笑,贫嗟出入劳。客情投异县,诗态忆吾曹。
东郭沧江合,西山白雪高。文章差底病?回首兴滔滔。
此诗可能作于上元元年(760)秋。唐青城县属蜀州。【《元和郡县图志》卷31蜀州:“青城县,望。南至州四十一里。…青城山,在县西北三十二里。…大江,经县北,去县二里。”】陶、王二少尹是成都府两位少尹,名不详。【《唐六典》卷30京兆河南太原三府:“少尹二人,从四品下。”至德二载(757)改蜀郡为成都府,置府尹及少尹。】
老耻妻孥笑,贫嗟出入劳。客情投异县,诗态忆吾曹。
孥(nú):儿子。《常棣》(诗经):“宜尔家室,乐尔妻孥。”《赠张潜道》(宋-秦观):“独携三尺琴,笑别妻与孥。”
客情:客旅的情怀。《东门行》(南朝宋-鲍照):“离声断客情,宾御皆涕零。”《颍州客舍》(唐-姚揆):“乡梦有时生枕上,客情终日在眉头。”
诗态:诗的状态或对诗的态度。《王漕舟行…》(宋-章甫):“志在冥鸿上,舟行白鹭群。水花明晚色,诗态蔼春云。”《…夜看残雪》(宋-苏泂):“星斗夜迢迢,江空一棹摇。乱山诗态活,残雪醉魂消。”
吾曹:吾辈。《与何炯书》(梁-王僧孺):“斯大丈夫之志,非吾曹之所能及已。”《…春酒歌》(唐-高适):“长歌满酌惟吾曹,高谈正可挥麈(zhǔ)毛。”
大意:年老常被妻儿嘲笑,贫困常叹出入辛劳。投宿青城顿生羁旅之情,忆起我们曾一起把“诗态”探讨。
东郭沧江合,西山白雪高。文章差底病?回首兴滔滔。
沧江:江。江水呈苍色,故称。《赠郭桐庐》(梁-任昉):“沧江路穷此,湍险方自兹。”《夏日临江》(隋-杨广):“日落沧江静,云散远山空。”
白雪高:《方舆纪要》卷66:“青城山,在成都府灌县西南五十里。…又西南为便傍山,在灌县西南百三十里。当吐蕃之界,溪谷深邃,夏积冰雪。”
差(chài):同“瘥(chài)”:病除。《广韵》:“差,…病除也。瘥同。”《水经注-沔水》:“泉源沸涌,冬夏汤汤,望之则白气浩然,言能瘥百病云。”《眼病》(唐-白居易):“两头治疗何曾瘥,药力微茫佛力赊。”《三国志-华佗传》:“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已行差。”
滔滔:大水奔流貌;连续不断。《载驱》(诗经):“汶水滔滔。”《沁园春-雪》(毛泽东):“大河上下,顿失滔滔。”《依韵和刘原甫见寄》(宋-梅尧臣):“语道滔滔是,论情往往牵。”
大意:东城有江水汇合,西山有雪峰高高。诗文能解决啥问题?回首往事,诗兴仍如江水滔滔。
诗意串述:此诗首联写自己生存状态。一是老。因之常被家人嘲笑。二是贫。因之常叹“出入”辛劳。次联点题。离开成都赴青城。写诗表达客旅之情,想起曾一起与两位老友探讨过“诗态”。(两位少尹在成都或与杜甫探讨过“诗与人生”之类话题。)三联写景。“东郭”有两江合,“西山”有“白雪高”。啥意思?就诗与人生而言,有人追求“沧江合”,有人追求“白雪高”。你可选择“沧江合”,争取仕途与诗两不误。你还可选择“白雪高”,但高处不胜寒。杜甫曾选择“白雪高”。在仕途上为了“白雪高”,上疏救房琯惹怒肃宗,最终被迫辞官。在诗文上为了“白雪高”,“语不惊人死不休”。末联作结。看俺目前又老又贫的生存状态,俺也知道诗文的“白雪高”治不了啥病(解决不了具体生存问题)。然而,回过头来看,虽历经艰难,俺都挺过来了。今天虽然又老又病,依然是诗“兴滔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