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阳题
说起黄梅这个十八线城市,没多少人知道,但要说黄梅戏,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大家耳熟能详的黄梅戏演员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严凤英,到后来的马兰、吴琼、韩再芬……他们作为黄梅戏演员的优秀代表,把黄梅戏的神韵演绎得淋漓尽致,将这项传统戏曲传播到大江南北。都说黄梅戏发源地在黄梅,但后三位都是安徽人,所谓墙内开花墙外香,说得就是这个吧。如果你看过他们的简历就知道,他们皆出自安徽艺术学院,有点遗憾的是我们本土却没有黄梅戏人才培训体系,或者也可以说本土的黄梅戏演员几乎是寥寥无几,默默无闻。也许是我孤陋寡闻,我对黄梅戏的认识是从妈妈那里了解的。妈妈是50后,那代人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经常到处演出唱黄梅戏,据说当时妈妈是台柱子,我想象不出来当时的场景,只知道在那个物质生活极度贫乏年代,黄梅戏作为为数不多的文化娱乐,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甚至是首选的业余消遣,因此进行得如火如荼,只要是黄梅人,几乎人人都能唱上那么几句,这也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到了我们这一代,我开始读书的时候,班上就没有几个同学会唱黄梅戏,偶尔哼上几句变调的片段,也是从父母那里学来的,神韵、唱腔完全不对味,这都算好的,毕竟能唱几句在80后中已经是凤毛麟角。家乡是戏曲之乡,熟悉、哼唱黄梅戏应该是发源地男女老少必备的拿手戏,但像我们80后从未接受过有关黄梅戏的培训,哪怕只是入门的普及课程,这的确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经典戏曲无法在年轻一代中传承下去。也许是当时的物质条件不允许,人们在没满足基本需求的时候,不太可能有更高的追求。80、90年代,国家大力发展经济,对文化方面还不太重视,黄梅戏剧团需要自负盈亏,演员多年收不到工资,眼看着靠唱黄梅戏自己都养不活,很多人另谋生路,被迫改行或者兼职。戏剧团为了生存,开始接商业演出来勉强维持,有了商业搭台,文化才能唱戏。在那个年代能坚持下来的演员,凭的是对黄梅戏由衷的热爱和傻傻的坚持。这些年国家经济搞上去了,开始重视文化产业,戏剧团的也能正常运转,民众也越来越有精神需求,演员对于戏曲的热爱又可以重新捡起来。只是我们这一代却对它已经不熟悉了,毕竟断代了这么久,我们没有感受过戏曲对生活带来的愉悦,何况现在还有更多的娱乐项目可以丰富业余生活,不信你看看黄梅戏剧院,演出的时候,观众是不是清一色的老头老太太?黄梅戏是上一代人挥之不去的记忆,却是我们这一代可有可无的存在。
【作者简介】黄芹,女,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人,一位弃医从文的80后,自由职业者,当过主持、主讲,学过医学、营养,爱上美味厨房,期待以文会友,广交四海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