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饮一江水/今夜,我们来聊聊爱情这个东西

 先来听两首歌吧:

《女儿情》

鸳鸯双栖蝶双飞,满园春色惹人醉。

  悄悄问圣僧,女儿美不美,女儿美不美。

  说什么王权富贵,怕什么戒律清规。

  只愿天长地久,与我意中人儿紧相随。

  爱恋伊,爱恋伊,愿今生常相随。

  鸳鸯双栖蝶双飞,满园春色惹人醉。

  悄悄问圣僧,女儿美不美,女儿美不美。

  说什么王权富贵,怕什么戒律清规。

  只愿天长地久,与我意中人儿紧相随。

  爱恋伊,爱恋伊,愿今生常相随。

  说什么王权富贵,怕什么戒律清规。

  只愿天长地久,与我意中人儿紧相随。

  爱恋伊,爱恋伊,愿今生常相随。

  ……

  《送别》/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我不说什么,大家也知道,从《女儿情》到《送别》的过度,有人说送别是唱友情的,或许是对的,但我宁愿认为这是唱爱情的。这是两种爱情观,一个是追逐,另一个是离开。无论哪一种,在它字面的背后都是悲伤的。

唐僧说来世我一定会娶你,弘一法师拒绝了他日本妻子的眼泪,当这两首歌逐一响起时,我能想到的是,唐僧无奈地拒绝与弘一法师忽然地遁入空门,如果说唐僧有着佛家的戒律还过得去,但说李叔同的出家却一直是个谜,是李叔同已经顿悟了什么是真正的爱情了吗?还是他一直都没有遇到真正的爱情,到底是什么使得弘一法师抛却了红尘呢?

我举个例子吧:

我曾经在泰山的碧霞祠偶遇了一位云游到此挂单的和尚,一番攀谈后,我了解到这位和尚是半路出家,也就是说他之前有妻子,也有孩子。那是什么原因使他选择半路出家呢?他说他接触了佛法,了解到两性交合的肮脏,了解到素食主义是对世界的大爱,了解到不杀生(他与我当时同住在泰山顶上的一家床铺旅馆内,用手抓住了几只大蚊子放生到旅馆外了)是对世界最大的宽容,他想让自己的灵魂净化,他想过另一种不同的人生。

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他用前半生经历了两性的交合,经历了肉食主义,经历过被蚊子咬到后的愤怒,但最关键的是,他想要过另一种人生,这就是问题最关键的地方,没有一生下来就想要出家,就想要成为隐士,就想要过一种安贫乐道的生活。

年级轻轻的唐朝诗人孟浩然,20几岁就向往隐士生活,便隐居在湖北襄阳城外的鹿门山,但是经过几年的清淡生活,他忍不住了,于是赶赴京城参加科举但是落榜,然后心灰意冷之后才真正的成为了隐士,所以中国古代是没有真正的隐士的,隐士大都先入仕,后归隐的,隐士大都向往着像王维一样的“终南捷径”出现的。

所以,结论是半路出家或者成为隐士的人,都是“过尽千帆都不是”的生活里选择了另一种途径,然后就是“一粥一饭一灯一人”的生活。

所以弘一法师的那句“知交半零落”可谓道出了他出世的原因吧,所以在爱情里,我相信他并没有找到真正的爱情,这就是我的答案。

那有一个问题就恰如其分的到来了:什么是真正的爱情呢?

这个问题可能是没有答案的,可能千人千面,但你不可否定的是,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喜欢人不犯法,但我仅仅是到喜欢为止。”《一代宗师》里的宫二如此悲伤地说道,王家卫电影里的某些字句确实可以瞬间将你击倒,可他认为的真正的爱情又会是什么呢?他电影里的男女情爱总是“点到为止”,这样才够凄美,这样才够遗憾。

  对于爱情,我们真的明白吗?

  对于婚姻,我们就更真的明白吗?

野夫在他的书《1980年代的爱情》里说90后的爱情是颓废的,我十分不能苟同,但如果说野夫是对的话,那他只说对了一半,我认为所有时代的爱情都是颓废的,因为在爱情里,你什么也看不到,在那一刻只有彼此。

我认为的颓废是个好词,曾记得那位写性压抑人物十分出色的作家郁达夫曾这样激情地说过:“颓废中隐现着辉煌”。

所以在很多很多的电影里我们会看到所谓的“浪子回头金不换”的爱情故事,比如《阿郎的故事》里那首经典的罗大佑的情歌《恋曲1990》,唱的那叫一个婉转而又纠结。

浪子浪荡了前半生,在后半生里只回味着一个女人,所以开始了等待与寻找,这就是“浪子回头金不换”的故事模式,但我说的真正的爱情是否就意味着一生只爱一个人呢?

首先,我想确定一个词,什么是“爱”?理解了这个,我们才会理解什么叫“爱上一个人”?

我记得曾经我的小学班主任在讲台上气愤地将“爱”这个字写在了黑板上,写的很大很大,大到我能看见“爱”字的每一横每一竖,然后用手敲击着黑板厉声说道:“来,你们告诉我,什么是'爱’,我不懂,你们给我解释解释!”

导致班主任这么激动的原因是我们班曾经有人谈恋爱了,在小学。

我来说一下结果,结果是当时班级里鸦雀无声,但我注意到班主任在黑板上写的是一个简体的“爱”字,如果写繁体字,“爱”字中间有一个“心”字,如果写篆书的话,你可以抽象的感觉到那个字画的似乎是两个人拥抱在了一起的样子。

这只是字面的解释。

那它的内涵呢?

为什么班主任那个时候很气愤呢,如果到了大学,老师们会气愤吗,就不会了。因为小学时的那种“爱”更多的叫“情愫”,到了大学的,这种“爱”或许才更偏向“情感”。

不知道别人,就我个人而言,总觉得“爱太重”,很难说出口,目前为止,我的情感最高也只是到了“喜欢”的层面,关于“爱”,可能需要时间来慢慢地企及。

所以,“我喜欢你”已经是我这里目前为止最重的表达了。

在“喜欢”的前面,还有一种情感叫“欣赏”,如果是这样的话,目前为止,我只喜欢过一个女孩,所以,如果我们的人生中某时某刻某地说出了“我爱你”后,对于我来说,那一刻就是我后半生最大的承诺了,对于你而言,我只是想说出我的看法:爱太重,请不要轻易说出口,仅此而已。

如果有了以上的分类与说明,如果“一生只爱一个人”这个命题再一次放在我们面前时,我们可以说这个确实有点难度,但是并不是没有。

人本身就是动物,而动物的本能只有两个:生存和繁衍。为了生存,自然界是弱肉强食,自然界是不择手段;为了繁衍,自然界的标准更是单一:强壮、美丽。而人类作为高级的一点,区别是什么呢?

我觉得人类之所以高级的原因就是可以思考,可以思考我们的本能,弱化那种单一,变得复杂,所以人类的情感会纠结,人类在生存受到危机的时候不会立刻去打破自己的尊严与底线,我倒是认为人类最大的优点就是莎士比亚笔下哈姆雷特的那个缺点:延宕。

我们对于自己想要的东西,可以等待,而这样的等待是一把双刃剑,就像哈姆雷特的悲剧一样,其实每一种等待都是一个悲剧,区别在于我们会在等待里赋予特有的意义,无论这意义多么的狗屁与不值得一提,它都是我们的尊严与底线,这就是人类复杂的人生。

所以,在漫长的延宕里,人的情感根本不可能安放在一处,它肯定是多处的,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

我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这个世界所有的艺术家们的情感,要么是钟情的,要么是多情的,但是后者居多,比如齐白石,比如梵高,比如林徽因等等,但是前者不是没有,比如钱钟书和杨绛。

我说这个并没有给多情的人翻案的意思,也并不是赞颂钟情的人,像钱钟书与杨绛的爱情故事其实就是一个巧合,而这巧合当中,我们是没有遇到,但其实是有的,所以才有知己难求的感慨,所以才叫“知交半零落”。

爱情这个东西,本身就是个吸引人的东西,如果非要我说出个标准答案,但想想似乎还是有的。

  每当我在纠结于自己的爱情诗时,我的脑海里总有这样的画面:

当女儿国国王看着唐僧的背影时,当弘一法师的日本妻子看着他迈入佛门的门槛那一瞬时,他们想要的是这一种人生或者另一种人生。但是她们并没有得罪任何人,她们并没有干扰任何人,她们的情感都是那样的真切,然而这结局就是那样单方面的结束了。

没有一个人在爱情里会想到自己的爱情会是悲情的,我们曾经是如此的简单,想着爱一个人,只是这一个人,就结婚。但是这似乎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经历的稚嫩一样,多数情况不是那样,但并不是没有,比如钱钟书和杨绛,但这毕竟是少数。

当我一个在黑夜行走时,当我一个在看电影,一个人吃晚饭,一个人在看完电影行走在夜色中寻找灯还亮着灯饭店时,这些时候的我无数次的思考同一个问题,我得不到一个明确的答案,而如此孤独的生活,恰恰是我每日生活的主旋律,而我的抱怨在我自己的影子里销声匿迹,因为我知道,我的等待还没有真正地到来,那些冠冕堂皇安慰自己的话都赋予了仪式性的生活。

“为什么要这样对待自己呢?”一个姑娘问我。

矫情、冷酷、想太多……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都有自己为什么的原因,只不过外人求的是一个答案,而局中人求得是一个原因。”姑娘你说的没错。

姑娘问我:“那你想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爱情了吗?”

我摇头。

这个时候书架上的玛格丽特杜拉斯所写的小说《情人》忽然跌落了下来,开头这样写道:

“我已经老了。有一天,一个男人主动向我走来,介绍自己,那是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永远都不会忘记。那是你很年轻,大家都说你美丽极了,现在我特意来告诉你,在我看来,现在的你比年轻时更美,你现在这张备受摧残的面孔比年轻时娇嫩的面孔更让我热爱。’”

当我看到这本书的开头时,我的第一疑问是:真的会有这样的相遇与这样的爱情吗?

于是,叶芝的诗歌莫名地飘在了空中:

“多少人爱你风韵妩媚的时光,

爱你的美丽出自假意或真情,

但唯有一人爱你灵魂的至诚,

爱你渐衰的脸上愁苦的风霜”

那样的相遇,这样的诗歌,简直如“爱情的史诗”一样。

说起像史诗一样的爱情,我又想起了马尔克斯那部号称是“爱情史诗”的著作《霍乱时期的爱情》里写了一个叫“佛罗伦帝诺阿里萨”的男人等待一个叫“菲尔米娜达萨”的女人51年9个月04天,活活等死了达萨的丈夫医生“乌尔维纳”。

史诗通常来说都是时间跨度很长,而马尔克斯这个不愧是爱情里的史诗,将等待爱情的的到来这一仪式写出了花来了。

当《情人》、《当你老了》、《霍乱时期的爱情》这三本书摆在我们的面前,我想你一定会感受到爱情的神圣感与仪式感。

这几部名著只在爱情里陈述了一件事:人类因为仪式的神圣感而活着。所以,如果你问我什么是“真正”的爱情,那这三本书描述的就是“真正”的爱情,而我们平常人所通常经历的爱情并没有这么具有仪式感。

这当然是一种大而化之的看法,物质方面仍然是鲁迅曾经研究过的东西:“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

鲁迅写的这唯一一篇描写青年男女爱情的故事《伤逝》讲述了涓生与子君的悲剧爱情故事,他们的风花雪月终究是被柴米油盐给击败了,这也就是围城外的人看到的是美好,围城里的人看到的是生活,这就是爱情与婚姻之间的差距,通常婚姻悲剧造成的原因大都是之前的爱情里从未考虑过茶米油盐的生活。

这就是风花雪月与一粥一饭之间的差距,当繁华看尽,剩下的,才是真实的爱。这也就是我母亲说的:“'我缺一个馒头,你缺一个枕头’的婚姻道理。”

所以,今夜,我并没有说明白爱情这东西,你们想必也并没有听懂,我来综合概括一下我的主要内容:

1,  唐僧在来世会与女儿国国王结婚。

2,  弘一法师因为没有遇到真正的爱情而遁入空门。

3,  真正的爱情是什么?

4,  爱是什么?

5,  什么是爱情史诗?《情人》、《当你老了》、《霍乱时期的爱情》等是。

6,  我还年轻,我还在思考……

(0)

相关推荐

  • 守规矩,不是我天生善良,而真怕因果报应

    <西游记>当中有一首歌曲<女儿情>,其中有几句歌词:怕什么王权富贵?怕什戒律清规? 有人理解成,为了爱情什么都不怕. 可是我们唐僧法师,他是怕的,他怕违反戒律清规,一旦违反,一 ...

  • 鸳鸯双栖,蝶双飞,满园春色惹人醉,悄悄问...

    鸳鸯双栖,蝶双飞,满园春色惹人醉,悄悄问圣僧,女儿美不美?女儿美不美!说什么皇权富贵,怕什么戒律清规,只愿天长地久,与我意中人儿紧相随,爱恋伊,爱恋伊,愿今生长相随. 菊花残满地伤,花落人断肠.我心事 ...

  • 陕南唯一黄河流域的县城,与洛阳共饮一江水,称作“洛南”

    本文导读 秦岭作为中国南北分界线,秦岭以北大部分属于黄河流域,秦岭以南大部分属于长江流域. 陕西分为关中.陕南.陕北.一般来说秦岭是陕南和关中的分界线.也就是陕南大部分属于长江流域,重要的河流包括汉江 ...

  • 【诗说心语】雷春翔:《今夜我与你共饮》(外二首)

    [总第045102期] 今夜我与你共饮 文/雷春翔 一轮弯月 静悄悄挂在夜空 那酒杯中的葡萄酒 晃动这你俏丽的身影 你静静的看着一切 眉里含着笑 默默地倾听 就好像一位挚友 一位可以心灵相依的红颜知己 ...

  • 男子酒后在自己车内死亡,父母状告共饮人赔偿31万元,法院判了

    一场寻常的酒局后,南通通州的小华(化名)不幸死亡.因认为同饮者没有尽到必要的照管义务,小华的父母将当天曾与小华同桌吃饭的朋友及两家大排档老板告上法庭,要求各被告对小华之死承担30%的赔偿责任.近日,南 ...

  • 除夕夜,谁与我共饮一杯流年酒

    日落,天冥,我轻轻地推开门,向外行,把自己浴在除夕夜的风中. 冬日的晚风,微冷,恣意地飘荡着,嗅一嗅,在空气中,能闻到股淡淡的硫磺的味道. 那是烟火,璀璨在天空中的烟火,像花一张地绽放着,绚了这天,灿 ...

  • 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

    ​"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湘江战役是红军长征中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损失最惨重的一战.但这场战役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创造了契机,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是一次重大历 ...

  • 能来我这里共饮一杯吗

    能来我这里共饮一杯吗                                                 刘述涛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 ...

  • 英雄血染湘江渡,江底尽埋英烈骨,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

    1934年冬,中央红军长征过境广西,在桂林市全州.兴安.灌阳三县经历了7天的湘江战役.数万英勇的红军将士浴血奋战.向死而生,最终突破国民党反动派设置的第四道封锁线,经由资源.龙胜.灵川向西北进发. & ...

  • 共饮此杯:中国玉杯

    共饮此杯:中国玉杯

  • 口心雨 / 绿蚁邀松共饮,白鸥和月听风

    西江月·春愁 文/口心雨 春去梨花直坠,雨来燕子横穿. 凌波移步至庭前,一缕相思不断. 好梦随风已逝,闲愁卧病依然. 小楼何日有晴天,了却伊人心愿. 减字木兰花·春愁 庭前杨柳,尽展蛮腰春雨后. 双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