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办:京戏日渐单薄,因为不正经的戏被观众疯狂欢迎
石挥(1915-1957),原名石毓涛,电影及话剧演员、导演。1937年到上海后,先后参加了中国旅行剧团、上海剧艺社、上海职业剧团、苦干剧团、中国演剧社等演出团体,演出过《家》、《大雷雨》等十多部重要剧目。还写过话剧剧本《云南起义》,导演过《福尔摩斯》等话剧,被人们誉为「话剧皇帝」。1941年进入电影界,第一部影片是主演金星影片公司拍摄的《乱世风光》。1947年到1951年在文华影片公司工作。主演了12部影片,导演了3部影片,《我这一辈子》是他根据老舍的原著自编、自导、自演的优秀作品,此片曾荣获文化部颁发的优秀影片奖。
石挥与梅兰芳合影照
北平的京剧已经是一片凄凉了,营业戏赔钱,因为看戏的大半是一片黄色阶级,义务戏白唱,这种情形,真是历来少有。
话剧在北平跟京戏比,只能加上个「更」字,惨极!
在上海这些年看京戏,觉得日渐单薄,因为不正经的戏被观众疯狂欢迎,使人怀疑,老戏是否还有人要唱,想唱,敢唱?
谁像余叔岩先生那样去研究腔儿,研究人身上有多少根骨头,杨小楼先生的玩艺儿,在现在的台上,连一点影子都找不到了,找得到的只是花旗袍与五色电灯泡。
《四郎探母》余叔岩饰杨延辉
现在人不如从前的人老实,现在的人不如从前的人用功,从前的人是苦干,现在的人是巧取。
话剧呢?更糟。
第一个致命伤是没有人写剧本!胜利到现在有几个新剧本?没有剧本演什么?于是乎要演戏的朋友只有翻老戏,一翻老戏,就使人觉得话剧界的没出息。
石挥、李丽华主演的电影《虚假凤凰》剧照
没法子,中国人每个人都苦闷,剧作家们得加上个「更」字,想写的就不用想通过,能通过的又不愿意写,于是乎大家都不写了。
演员的肚子好像比别人饿的快,这就是演成现在这个不肯死又难活的局面。
石挥1955年执导的黄梅戏电影《天仙配》剧照,严凤英饰七仙女,王少舫饰董永
怎么办!怎么办!
京戏这样下去怎么办?
话剧这样下去怎么办?
国家这样下去又怎么办?
(《半月戏剧》第六卷第七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