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多年前的《弃珠崖议》,为何汉朝会主动放弃海南岛?
“元鼎六年,武帝再遣楼船将军杨仆自合浦、徐闻南入海,得大洲,元封元年略以为儋耳、珠崖”——《汉书.卷28.地理志》
上面这段话选自《汉书》,它记载了一件对于现代中国来说相当重要的一个历史事件,这里的元鼎六年是公元前111年,而元封元年则是公元前100年,在历史上的这个时间,汉武帝出兵南征,一举攻灭了在秦末割据自立的南越国,但是汉武帝对岭南的开拓超过了南越国,之后他又派水军进军海路,发现了一个很大的岛屿,并与次年纳入版图,在此建立了儋耳、珠崖两个郡。
大家应该猜出来了这个岛是哪里,是的,这就是今日中国第二大岛:宝岛海南岛。根据历史记载,正是在公元前100年,这个地方被正式纳入中国疆域。
不过,这只是一个良好的开始,并不是高枕无忧,统治了几十年之后,这两郡就被废弃了,始元五年(前82年),儋耳郡被废,并入珠崖郡;初元三年(前46年),珠崖郡也被废,汉朝此时一共统治海南65年。
至此,中原王朝在海南岛再无正式的一级行政建制,虽然名义上这两郡被并入了合浦郡(今粤西、桂南),但这只是名义上的遥领,以当时的标准没有建制,基本就没有正式影响力,所以海南事实上是被放弃为化外之地了。
为什么帝国要放弃自己开拓的国土呢?
用一句粗俗的话来说就是“步子太大扯着蛋”,西汉是中国封建时代第一个巅峰,尤其是到了武帝期间,四处开疆拓土,但是很多开拓的疆土内是有土著居民的,所以在后续的管理上,一些边疆的郡,当地土人是反叛不断,两汉边境很多郡县都已经废弃或者事实上废弃(即土地几乎已经丧失,但郡名义还在,不过郡治被迁徙到内陆),比如东北和朝鲜北部的汉四郡、越南中部的日南郡等。
儋耳和朱崖便是如此,海南岛在中原政治势力到来前是有土人的,秦朝开始,内陆汉人有零星流入,汉武帝开拓为疆土后,汉人大举移民海南,儋耳、朱崖两郡根据统计有2.3万户是入户的,这些人多是汉人移民。
不过,这些人和当地土人相处的并不太和睦,史书记载“自初为郡县,吏卒中国人多侵凌之”,也就是西汉的官吏和大陆移民频繁欺凌土著,毕竟这些人力量更强,生产力也更先进,而且这些边缘地域有些奇特的土产,地方官为了讨好皇帝,经常大力搜刮,这使得当地人民不堪其扰,民变不断。
“武帝末,珠崖太守会稽孙幸调广幅布献之,蛮不堪役,遂攻郡杀幸”——《后汉书·列传·南蛮西南夷列传》
这种事情一次两次还能镇住,但是时间久了,那王朝也会疲惫,毕竟以当时的条件,集中精力去消耗边缘地方的一些叛乱是相当耗费国力的。
儋耳郡终于被废了,并入了朱崖郡,史书记载的原因是这样的——“自初为郡,至昭帝始元元年,二十余年间,凡六反叛。”,此时名义上海南全岛仍然还是汉朝国土,属于朱崖郡,但是事实上汉朝对岛屿的管理能力已经下降了很多,毕竟统治机构少了一半。
“珠崖”,海南最早的名称
不过,这没有在根本上解决问题,叛乱仍然频发,到汉元帝初元元年 ( 前 48 年) , 朱崖又反,汉朝遂派兵镇压, 结果 “ 诸县更叛,连年不定” 。于是,朝廷开始出现一场激烈争论:要不要放弃朱崖郡,著名政论家贾谊的曾孙、时任金马门待诏的贾捐之力主废弃珠崖,写了一篇《弃珠崖议》。
丞相于定国也很担心朱崖的情况,表示“费用三万万余,尚不能尽降,今关东困乏,民难摇动,捐之议是”….此时关东地区遭遇大灾,国力不振,实在无法控制这么遥远的边疆了。
于是,公元前46年,珠崖郡被废。
于是西汉的版图上又无海南了
“今关东大困,仓库空虚,无以相赡,又以动兵,非特劳民,凶年随之。其罢珠崖郡,民有慕义欲内属,便处之,不欲,勿强。”——汉元帝诏书
当然,要说清楚,中原对于海南的辐射一直都在,以汉朝为例,汉明帝永平十年 (67) “儋耳降附”, 东汉王朝又在海南岛复置儋耳郡,约在建康元年 (144) 之前又废。
不过,此事仍然不光彩: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正式以放弃建制的方式放弃国土。虽然事出有因,但后世基本都视作很不光彩的事情,清末割让台湾,台湾爱国诗人丘逢甲便写诗痛斥清廷,“珠崖地弃完筹海,玉垒天回罢徙都”,以海南旧事借代台湾被割。
不过,从另一方面来看,《弃珠崖议》也体现出了中华民族自古的和平思想:即使是当时被视为蛮夷的海南土著,中原皇帝也很体谅他们,不和他们抢土地。孙中山就认为《弃珠崖议》是中国人反对帝国主义思想的文章。
放弃海南岛后,之后相当长时间海南岛上的建制多有反复,一直到隋文帝仁寿初年,隋朝正式再将海南岛纳入版图,唐太宗贞观五年(631年)增设琼州,海南简称“琼”即源于此。
至此,海南再未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