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都在用这种方法伤害孩子,你知道吗

  《都挺好》里有这么一句话:“人老了比什么,就是比孩子。”

  现实中,逢年过节七大姑八大姨们聚在一起,拉孩子们被动的参与到比较之中;

  小时候比学习,长大后比工作。小孩们承受着来自“别人家孩子”的压力,无形中也开始了互相比较。

  比较心理其实很正常。甚至,缺乏比较心理反而是一种对自我认知的缺失。

  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只有通过社会比较才能找到差距。

  人们通过与他人相比较来评估自己的态度,能力和特质来认识自己。

  人们在比较中构建一个复杂的多维空间,从不同维度大致衡量自己在环境中所处的位置,以此来增加对自己的全面认知,将个体行为向群体发展方向进行一致性调节。

  然而,在过度的比较中,人们的无法满足感和失去感,会激发强烈的欲望,产生负面的感受。

  这样的感受让人们难于满足现实,实则不满于自己,产生自卑感;

  当他们自卑又冒出太强的自尊心时,就会产生虚荣心。

  某种意义上来说,虚荣心是一种内在的防御机制。

  当个体在童年的发展过程中,还不成熟的自我受到了来自父母或其他养育者的伤害时,他们就会运用一些原始的防御机制来保护自己。

  这样的防御机制,帮助他们逃避面对内心的现实,生活在谎言或幻想里。

  虚荣心是自尊心的一种补充,所产生出来的过分表现,是为了让自己得到荣誉和引起普遍关注,而表现出来的一种不正常的社会情感。所以,一些人会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包装自己,甚至即使脱离实际水平,也要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虚荣心表现在行为上,就是攀比和炫耀。

  攀比,在心理学上被界定为中性略偏阴性的心理特征,通常产生攀比心理的个体与被选作为参照的个体之间往往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导致自身被尊重的需要过分夸大,虚荣动机增强。

  攀比归根结底也是一种比较。

  从进化角度来看,在丛林时代,人类群居的规模很小,利益争夺(食物与繁衍)围绕在“身边”;当自己缺少或别人拥有时,人们为了消化“你有我没有”的认知矛盾,会在大脑中不断产生嫉妒、妒忌等负面情绪,以促使自己通过正向竞争或虚假的自尊去解决认知矛盾。

  为了能彰显个体魅力、赢得更多更好的交配机会,炫耀——应对繁衍问题的适应器,经由自然选择进化而来。炫耀冲动下带来的行为,在不同的社会场景下,也会不约而同的引发人们的攀比心理。

  同性别的同龄人之间更容易发生炫耀及攀比。

  中国的有些父母喜欢攀比,归根结底,是因为他们太过相似,可比维度更多。但是,当培育孩子的动机变成了“孩子能为我争口气”、“我的孩子牛逼是因为继承了我的优秀基因”、“我教育的好,说明我是最棒的父母”时;

  当孩子对父母来说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父母自己生命的延续,需要完成父母未完成的遗憾,目标变成了一定要比父母强,要比打败父母的那些人强时;孩子体验到的,是亲子关系中的“不被接纳感”;孩子的完整人格,是被破坏掉的。

  孩子是敏感的,父母发出的任何一些信号,都能被他们捕捉到。父母的一举一动都会对他们产生深远的影响。无意义的攀比、建立在别人的态度与价值赋予上的虚假自尊,会在父母和孩子之间会形成“相互投射”,无穷无尽的恶性循环。

  即使在电影后期,我们看到了李焕英对贾晓玲一再强调的“健康快乐就好”,但贾晓玲的不被接纳感,却是在主线故事里持续存在的。真的只有优秀成功,才是值得被爱的吗?

  接纳自己是一个人一生的必修课,让孩子相信自己是值得被爱的,让他们正确对待外界的评价,认可自我价值,成为真正的自我,也是为人父母的终身事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