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其实偷偷喜欢了你大半辈子”
第336期
就在5月20号《情书》时隔26年在院线重映,解开了一个尘封了26年的故事,这故事关于爱情,关于亲情,关于死亡与自我和解。
《情书》这部由岩井俊二执导1995年在日本上映的电影是很多人心目中的白月光,它被认为是暗恋电影的极致,纯爱电影的典范。
当年的柏原崇更是因为在《情书》中的演出而爆火,被誉为世纪末最后的美少年。少年藤井树在窗边看书的这一幕至今都是被影迷奉为经典的名场面。
26年过去了,想必最初看过《情书》的少年少女也已人到中年,但它就是这样一部永不过时的电影,勾起一代人青春记忆的同时也向更多人传递着思考与感动。
《情 书》
影片的开头,是女主角博子一袭黑衣躺在雪地里的场景,她屏住呼吸像死去了一般,又猛地大口喘气,似乎在感受未婚夫藤井树雪难遇难前的痛苦。
博子忘不了树虽然他已去世三年,只能以这样的方式去感受他弥留之际最后的温度,一段无法遗忘的爱情也随之浮现。
整部《情书》的故事也起源于无法忘记树的博子,她始终无法接受未婚夫的过早去世,于是她在树的初中毕业册上找到了他曾住过但如今早已废弃的地址,往那个地址寄了一封信,她认为这封信是寄往天国的。
在博子心里她其实是希望通过这封无法收到回复的信去让自己相信,树真的已经死了。
但意外的是她居然收到了一封回信,通过镜头的调转我们发现回信的是一个和藤井树同名同姓的女孩,原来当初是博子错抄了地址,这场意外让女藤井树和博子开始了漫长的通信,通过这场通信一个青春的秘密被揭开了。
让人泪目的纯爱电影:藤井树喜欢藤井树
随着两人的通信,消失在自己生命中许久,和自己同名同姓的少年逐渐变得清晰。
在信里,女藤井树告诉博子他和男树曾经是初中的同班同学,并且因为他们的同名同姓引起了不少有口难言的误会和困扰,但是当记忆的匣子被打开,我们发现在这场同名同姓的巧合里,比起痛苦和误会,更多的其实是一种暧昧的萌动和美好。
看起来是一场因为被捉弄而导致的打架,实际上是少年树对少女树的保护;往少女头上套纸袋的恶作剧,是少年因为少女误会了自己的心意而作出的小小报复;在停车棚暗暗的灯光下埋头校对卷子也只是为了能拖延更多的时间和她在一起;甚至每一张借书卡其实都是一次表白。
少女也会在少年倚在图书馆窗前看书时偷偷地看向少年;会生气地摔碎同学们因为少年转学后恶作剧放在少年桌子上表示祭奠的菊花;当少年转学前最后一次来找少女时,少女笑容里藏着连她自己都没有发现的娇羞和快乐。
但因为少女的迟钝和少年不敢当面表白的羞涩,这份感情只能随着少年的转学尘封在岁月中。也许少年的心声早就吐露在当初同学捉弄二人而写的藤井树喜欢藤井树的纸条上了。
然而女树并不知道男树并没有因为岁月的流逝忘记自己,长相和女树几乎一模一样的博子似乎印证了男树一直喜欢着女树。
直到影片末尾女树才发现在男树离别时让自己帮忙代还的那本《追忆似水年华:重现的时光》中借书卡的背面原来画着自己年轻时的画像,是男树无声的告白,又是也许再得不到回复的再见。
男树其实已经喜欢了她大半辈子。
引人深思的死亡美学:死亡与和解
《情书》能成为影史的经典电影,经历了二十六年岁月的洗礼依然给观众带来着感动,是因为它不知是一部纯爱电影。
影片讲述了博子和女树两个女性角色背后关于亲情和爱情的故事,探讨了死亡与和解的话题。
博子一直放不下已经死去的丈夫,影片开头躺在雪地里的博子以这种方式去感受丈夫在人间最后的温度。
一封封意料之外的回信让她一笔笔勾勒出未婚夫青春时的模样,也让她逐渐怀疑未婚夫是因为自己长相和女树一样才选择和自己在一起。
当初向自己求婚的迟疑和从丈夫友人哪里得知的丈夫死前唱的最后一首歌似乎都在说明丈夫从未像自己一样深爱着对方。
在这个看起来纯洁美好的纯爱片里,博子的这段感情实际上构成了一条相当残酷的情感暗线。
也正是有了前面所有的情感铺垫,影片临近尾声的这一幕才能构成如此强烈的情感冲击,博子在雪地里对着群山呼喊,她最终喊出来那封本就应该寄往天国的信,这一段连续的呼喊,是她知道真相后最终的放弃和释怀。
而在那一边,得知了男树已死的女树躺在病床上喃喃自语,她在念着博子给她的这封信,同时也是她此刻的内心独白。
她的这些喃喃自语源于树的死亡带给她的巨大冲击,源于她即将确证自己爱情的时候她发现原来那个人早已经逝去,这段即将被证实的感情,其实是一场根本不可能圆满的暗恋。
岩井俊二想通过这部电影传达的也许是肉体的陨灭并非是死亡的终点,遗忘才是真正的死亡。
而《情书》里柏原崇饰演的藤井树看似在影片一开始便已经死去,但事实上因为他的死亡这世界上长得如此相似的两个女孩因此而得到了连接,而通过她们的记忆藤井树也将永远以另外一种方式存活在那些美好的记忆里。
《情书》的导演岩井俊二曾经提到过,电影的创作参考的是村上春树的小说《挪威的森林》,影片中两个藤井树和博子三人的关系就是对《挪威的森林》中那段三角关系的模仿。
不过最重要的参考还是在主题上,在《挪威的森林》中有句很著名的话是这样说的“死亡并非是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这句话也许就是对《情书》最好的解读。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