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楼了
2015-3-31 晴
早上六点十五分,我醒了,照例拿出手机,看看自己写的日记,再看看评论,偶尔删一两条广告。
这都形成条件反射了,习惯了,日记好比我儿子,有一种特殊的情感融合在里面。
媳妇也是我的读者,每次我问她,今天日记写的怎么样?
她总是说,还行!
对这个回答我颇有微词,男人第一需求是被崇拜,可是她一点也不崇拜我,她的理由是什么?
外面有那么多赞誉之词,我就不掺和了,我要是再夸你,你还不飞上天了!
说得好有道理,我竟然无法反驳!
其实,一个人能不能飞上天,不在于对方夸奖,而在于自己的心智是否成熟。
昨天,我帮一个读者解答完问题后,她说崇拜我!
我笑笑回答:“知道为什么你夸我,我不兴奋吗?”
她:“听多了!”
我:“实话告诉你吧,我已经过了需要别人夸我的阶段了,我觉得一个人真正的成熟源自内心的强大,源自不依附于外界的支撑,别人夸自己,只能代表你是有价值的,或者对方有求于你,或你的地位比他高,否则谁闲的没事干夸别人?”
她:“我不是夸,我是表达谢意和敬佩。”
我:“别人夸自己不是本事,自己夸自己才是本事。我经常都是,自己夸我自己,自己欣赏自己。”
她:“别人怎么评价你,你并不十分在意,你更在意自己怎么看待自己。”
我:“我是欣赏自己的用心,欣赏自己的风雨无阻,欣赏自己的真实……太多人总把自己太当回事,以为自己很了不起,殊不知绝大部分赞美和欣赏只不过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罢了,千万别太当真,当真不是太傻,就是太幼稚!”
她:“人际交往的水真深啊!”
我:“人不但要学会自己欣赏自己,还要学会自己批评自己,尤其是当你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就比如现在的我,大多数声音都是赞美,这个时候如果缺乏自我反省和总结,稍不慎就容易摔跤,跌得鼻青脸肿很正常,'骨折’修养几个月也不奇怪!”
她:“原来你并不是固执己见,而是遵从内心深处的声音,根本不需要别人给你太多意见,你本身就有一套完善的自我检查修复系统。”
我:“我一直都是一个奇葩,无论做什么,我都喜欢总结,就连和别人交流完,我都要做一个总结,我觉得只有总结才有进步,早上跑步的时候,我会一边跑步,一边反思自己,那些不太确定的想法,我都会想办法刨根究底,直到找到足够确定的论据支撑我才肯罢休!”
她:“每次和你交流,我都感觉,无论你说什么,从来没有半点犹豫徘徊顾虑,都是确定不疑,原来这一切都是你深思熟虑的结果啊!”
我:“没人能告诉你答案,真正的答案都在你自己心里,因为只有你自己清楚:你想要什么?什么可以坚守?什么可以放弃?总是寄托于别人给答案,那是不现实的,别人都是起引导和启迪的作用!”
她:“一个人想改变靠什么?”
我:“这个问题有点大,我这么说吧,人生有几次改变的机会,如果你抓住了,就改变了。”
她:“人生改变有那几次机会啊?”
我:“第一次在是否能考上大学,考上大学就是抓住机会,考不上大学,从概率来说,成功的几率少了很多,绝大部分考不上大学的都成了工厂里的普工,他们要改变付出的代价和勇气都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这是他们所在环境决定的。”
她:“考上大学只是一个基础,如果专业和学校不行,也是白搭!”
我:“我说的是概率,考上名校也不算,这都是小概率事件,专业选择拉开了一部分同学的差距,比如我儿子舅舅,跟我一届的,他学的电子工程,刚毕业不久,月薪就过万了,我学的是安全工程,大部分同学想月薪过万还是很有难度的。”
她:“专业重要,学校也重要啊!”
我:“你是名校毕业,当然会说学校重要。其实,单从一本二本来说,地域比学校重要,在一线城市读书和在贵州这样的地方读书差别肯定很大。”
她:“差别太大了,主要是眼界的差别!”
我:“选择不同的地域读书,让同学之间产生了差距,毕业之后选择在哪里工作,这一次同学间的距离已经开始拉大,一线城市工作的机会显然比三四线城市大。”
她:“这一点我认同,毕业后三五年选择什么行业,应该是加剧了同学间的差距,好比我同学,选择的行业和岗位不同,收入也完全不同,有的三五千,有的一万,我才毕业三年,有的同学月薪已经两三万了!”
我:“如果30岁了还没给自己明确的定位和方向,这一辈子想再发展,机会已经很渺茫了!”
她:“你别吓我啊!”
我:“我还真不是吓你,你想想就明白了,刚出来有梦想有干劲,你再看看将近30岁的人在干吗?”
她:“不在准备结婚就在相亲,要么就在生娃带仔,上有老,下有小,这时候都不敢再随便折腾!”
我:“过去随便折腾,现在老婆大肚子,小孩要吃奶,有几个还敢折腾?人生不折腾,安稳下来还有机会?哪个成功人不是折腾的结果?折腾就是别人不敢你敢,你敢折腾,结果你就成了。”
她:“照你这么说,人生想改变就没机会了!比如读书参加学习就不能改变?”
我:“你会读书别人就不会?你去参加学习别人就不去?你勤奋估计别人比你还勤奋,凡是你能做的别人也能做,这都不是优势。”
她:“还有什么办法吗?”
我:“前几条如果都没抓到,还有唯一一根救命稻草——找个值得的老师贴身学习或让他指导你!”
她:“老师很难找啊,即便是找到了,他凭什么愿意带我啊?”
我:“我告诉你,人生不狠地位不稳,我追随每个老师的时候,都是自掏腰包,最近的一个老大,我追随他的时候,落魄到身上只剩下一万不到的存款,当时老婆已经有身孕了,为了跟老大学习,我近半年没一分钱收入!”
她:“你是怎么度过这么艰难的生活的?”
我:“我当时打定主意:即便是两年内没一分钱收入,我也要坚持向高手学习,实在不行就借钱,过去我从没开口借过钱,我要是开一次口,两三万我还是能借到的。我准备借钱度过那两年,当时我已经跟媳妇商量好了,放手一搏!”
她:“你够狠!”
我:“不是我够狠,我实在受够没钱低声下气的日子了,也不想再自己摸索了!”
她:“一定要跟高手学习吗?看书不行吗?”
我:“这是毋庸置疑的,拿破仑·希尔厉害吧?看过《思考致富》有多少人?真正改变的有几个?”
她:“书的作用是什么?”
我:“书几乎很难改变一个人,只能影响那些潜质好的人。换句话说,潜质好的人没有这本书他也是可以的。书的作用就是在于启迪和引导。是在你疑惑的时候,给你一些参考和思路。”
她:“我明白了,书不会告诉你遇到具体问题的时候怎么办,只有老师能告诉你!”
我:“书说白了就是一张地图,你有珠穆朗玛峰的地图,可你并不能攀岩上去,只有找一个夏尔巴人当向导,加上专业的训练,你才可能有机会登顶!”
她:“哦,绝大部分人都是把地图当向导用了,所以越走越迷糊!”
我:“书是经历过的人的做的记录,只是记录那个时代的情况,而不是你现在的情况,你只能参考不能照搬,现在的情况和过去完全不同了,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需要与时俱进。”
她:“所以想改变,就得找向导,就得找懂的人,就得老师指点,否则靠自己摸索无疑是自寻死路,是不是这样啊?”
我:“你需要用的智慧都不在任何经书和典籍上,而在当下红尘,在懂的老师的头脑里!一个真正想成功的人,应该拿出自己80%的资源去交换老师头脑里的那些指导当下的智慧。如果老师愿意收你,就好比夏尔巴人愿意做你向导,你即便是登不了顶,起码也可以活着回来!”
她:“如果自己去,估计连活命的机会都没有了!”
我:“你从五楼跳下来,结果毫发无损,如果你运气有那么好,可以去试试?”
她:“明天才是愚人节,不带这么玩的啊!”
好的,今天我们就交流到这里,明天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