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短、洪大、微细、濡弱脉解(三)
导读:今日继续说脉!
长、短脉(附小脉)
阴血之所以循环不息者,全赖阳气之推动而然。
故脉管内之阴血充盈,而脉管外之阳气又处于旺盛之候,则推动之力增强,而血液之输出量随之而增多,脉来因而显长;
相反的,脉管内之阴血不足,脉管外之阳气又处于伤损之候,则推动之力减弱,而血液之输出量随之减少,脉来因而显短。
故前人谓长主有余,短主不足,其义如此。
唯切脉诊断,必须结合病情灵活运用,不可执一而言。
若初病体质尚强,病亦轻浅,脉虽见长,长中兼带柔和者,此乃形气相得之象,不仅非为病脉,且主脏气充盈之候;若脉来不长而见短者,则形虽实而正气已伤,病虽轻浅,亦足为虑。
反之,久病体质虚弱,病情深重者,脉来见短,此乃正虚脉虚,形气俱虚之候,病亦可危;
若脉不短而见长中兼带弦劲者,乃正虚脉实,外强中干之象;若脉虽见长,而长中兼带柔和者,又主元气充盈之候,病虽深重却有向愈之机。
由此看来,短脉为元气伤损不足之候,不论新病久病见之,均为不吉之兆。长脉为元气有余之候,只要长中兼带柔和,诸病见之不足为害。
是以《素问·脉要精微论》云:“长则气治,短则气病。”这说明短脉固为病脉,长脉则不一定为有病之候。
后人有以长脉为气逆火盛论治,其实气逆火盛之脉,必兼数大而有力之象,当与实脉近似,非单纯长脉之体状。
至于小脉,其体状既短小,不似细脉之但细而长,短脉之短而不细。此乃阴血亏少,阳气虚衰之候。唯其阴血少,则脉少充而形细;唯其阳气虚,则推动之力削弱,而血液之输出量短少。
所以,《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云:“大则多气少血,小则气血皆少”;又云:“诸小者,阴阳形气皆不足,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这说明小脉乃阴阳气血两亏之候,只宜调补以为功。
洪、大脉
洪大脉,均主气盛火炎之象,不过在程度上之差异而已。
盖人体不外阴阳,阴阳即是水火,水火即是气血。
设温热之邪内侵,或内邪日久化热,则热邪有助于阳,阳盛即是火盛,火盛则气化有余。
此气之中,水阴之分不足,而阳热之分有余,阳气有余而外张,鼓动之力增强,则脉应之而外浮;邪热内逼,则脉管遇热而胀大,此大脉之所形成也。
若进一步阳气亢甚,火热内壅,内而三焦,外而肌肉腠理,纯属火热之邪用事。火盛则气益盛,气盛则鼓荡之势益强。
向之血为气守者,今则阳气用事,血液奔腾而无所制,故脉来不仅浮中见大,而且浮大之中滑数俱备,滔滔不绝,应指涌沸,此洪脉之所形成也。
由此看来,洪大两脉均属气盛火炎之候,至为明显。唯其阳气盛,则阴血受其邪;唯其火热之邪甚,则水阴之气被其伤。
故《内经》有“大则病进”,“大者多气少血”,“洪脉为钩,主司夏月,此为太过”等语,均不外以二脉为阳热亢甚,须防阴气被伤一面。是以大脉见虚,洪脉见芤,则清热之中,必兼生津之品,否则,邪热虽去而真阴被耗,非其治也。
至于《金匮要略·虚劳篇》中谓“男子脉大为劳”一语,乃指七情内伤,精血内耗,阴虚火旺、血虚气盛而然,与上述大脉因于外邪干扰者不同。故其治疗大法,前者以清热为主,后者则以填阴为务,一虚一实,大不相同。
微、细脉
微者微薄,指脉来薄弱无力而言。故前人譬之为“瞥瞥如羹上肥”;又云“浮云淡河汉”,这都是形容微脉薄弱无力之象。
因为气血二者,一行脉外,一行脉中,血脉之跳动,全赖阳气之推播,阳气虚衰,则播动之力弱,而脉显微薄无力,此微脉之所形成而主阳气虚衰之理。故《脉经》云:“寸口脉微而涩,微则胃气不足”,这说明微主阳气虚者无疑。
细者纤细,指脉管纤细而言。故前人喻之为“细如一线牵”,又云“细脉如绵指下显”,这说明细脉并不微薄无力,仅脉管变细而已。因为细主阴血亏少之候,血行脉中,阴血亏少则脉管所充者少而纤细,此细脉形成而主阴血亏少之理。
故仲景云:“寸口瞥瞥如羹上肥,阳气微,连连如珠丝,阴气衰”。这充分说明微细两脉,一主阳虚,一主阴虚之理。
即《伤寒论》少阴篇中,以微细两脉同时并提,其义亦不外以少阴水火两脏,为气血生化之源,病入少阴则气血之源被伤。
故心血虚则血液充脉者少,则脉形显细,肾气衰则阳气鼓动之力弱,则脉形之以微,气血俱虚,则微细两脉同时并见。
此少阴病之病机所在,而微细两脉主病之因。
然历代许多医家多以细脉为气虚论治,其实细脉乃脉管收缩之象,脉虽细尚能显然指下,与微脉之微薄无力迥然不同。若以细为气虚,则微脉当主何病?
且后世温病门中,凡邪入少阴,或久病阴血被伤之后,脉多见细。其或阴虚火旺者,亦不过细中兼数而已。
考《素问·脉要精微论》中,有“细则气少”之旨,然此气少,乃指脉管中营气少而言,非指脉管外之阳气少。通观《内经》,指营血为气的地方很多,后人以细为气虚,乃误解《内经》经旨所致也。
濡、弱脉(附散脉)
微细濡弱四脉体状,历来医家颇欠分晓。
盖微脉微薄,细脉纤细,微细相兼而见于浮分者为濡,微细相兼而见于沉分者为弱,此四脉体状主要相同相异之点。
由于微主阳气虚,细主阴血虚,微细相兼则气血两虚。今濡弱两脉均兼细微两体状,则两脉均主气血两虚可知。
所不同者,濡脉见于浮分,则气血两者虽虚,而阳气尚有一线外浮之力。此乃阴血亏损已极,残阳无依,向外轻浮则然,故脉来细软,尚能见于浮分。
弱脉见于沉分,此乃气血两虚而气益虚之候。气虚则鼓动之力削弱,消沉不起,故脉来细软,仅能见于沉分。此濡弱两脉同主气血两虚,而一偏阴虚,一偏阳虚之理。
大凡人之体质不同,病因各异,变化无常,有病气虚而血不虚者,有病血虚而气不虚者,有气血两虚则偏于气虚者,有气血两虚而偏于血虚者,有气血虚极而气益虚者,有气血两虚之极而血益虚者。
从表面看来,不外气虚血虚,其实由于虚的程度不同,因而脉形之变化亦有各异。即如微脉主气虚,弱脉亦主气虚;细脉主血虚,濡脉亦主血虚;问题是濡弱之虚,均是在气血两者极虚的基础上,偏于血虚,偏于气虚所形成。
故所虚之程度不同,则脉之反映各异,此切脉诊断,分析阴阳水火气血虚实之大法。
必须明析此理,才能按脉分型,辨别虚实,权衡轻重,而达到灵活运用之效果。
至於散脉,其脉来浮散而大,按之则无,去来不明,漫无根蒂,不似微脉之微薄而不散,不似濡脉之细软而有根。此乃阴血虚绝,阳气离散之候。诸病此见,法在不治。
本文选摘自《竹堂医镜》,钱远铭著,蔡渔琴、李轩锦整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1992年12月。转载请注明出处。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有身体不适请到正规医院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