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生长|Upward Growth】第一期公益培训内容——保税港进出口业务与财务信息化
培训背景说明:
无意之中拉了几个ToB顾问群,希望可以做点事情让大家受益,于是想到做公益培训。
目前市面上的培训有专门做财务的,也有专门介绍信息化的,也有专门介绍业务的,却没有把财务、业务、信息化三者结合起来的培训,但是这种三者结合的培训内容,无论是对顾问还是对甲方财务信息化负责人,其实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于是我尝试厚着脸皮去邀请以前的大甲方刘老师来当讲师,没想到邀请成功,于是有了第一次的培训。本来月末年初是财务部最繁忙的季节,为了让刘老师讲我想要的东西,我们反复沟通了好几次,让刘老师的稿子都改了好多遍,非常过意不去,还好刘老师人很好,我们一起努力,才完成了这个任务。
还要特别感谢韩老师帮我们做海报和流程图,非常感谢。
2021年的目标是做30期,希望可以找到这么多专家大咖来做这个没有钱还很累但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如果你也想参加培训或者想成为讲师,可以加我的微信,拉你入群:zxywww8。
培训海报:
讲师介绍:
刘老师是某保税港集团财务信息化负责人,有30年的财务管理经验和10年的财务信息化管理经验,又资深人又好。
保税港财务信息化与进出口业务
一、保税港区的业务特点
改革开放以后,为了与世界更好接轨,中国开始设立保税港,2005年,第一个保税港区上海洋山保税港区成立,之后,国务院共计审批保税港区14个。
保税港区最主要的功能是“保税”,这与免税有着质的区别。
免税是针对的个别货物,比如国家鼓励进口的、或是没有到征收点的(比如个人从境外购买入境使用的商品)物品进行免收关税的处理。所以,保税可以是一个区,而免税,只是针对个别商品,不可能成为一个区域概念。
保税港区的功能具体包括仓储物流,对外贸易,国际采购、分销和配送,国际中转,检测和售后服务维修,商品展示,研发、加工、制造、港口作业等功能,这些功能的共同点都是:国外货物进入港区暂不缴税,向国内销售时才清关缴税。如果进口物品在保税区内加工后直接向国外销售,则出口时不缴出口关税。这就是“区内境外”的概念。
保税港区伴随着中国加工贸易的大发展,为中国制造业走向全球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近年来,各地政府也纷纷建立综合保税区,其理念与政策大致与保税港区相同。那么,保税区区内的企业,其财务信息化是如何来操作的呢。
从业务性质来说,保税港区内的贸易、加工企业,与一般进出口企业的业务模式是一样的,区别仅在于区内出口不缴税不退税,而向国内销售等同于进口需缴关税。
而进出口业务与一般贸易业务有三大不同点:
一是涉及报关、清关;
二是涉及退税;
三是涉及金融业务,比如,信用证、汇率变动。
进出口业务的业财一体化,主要就是要解决报关、税收、金融业务与财务的联动。
如果软件与流程能把这几个业务环节打通,对进出口业务的老板来说,就是最大的帮助,因为他只需要考虑上家、下家与货物,其它的一切,都由信息化来解决。
二、进出口业务的业财一体化要点
往下深入,就是这三项业务怎么与财务对接的问题。
(一)报关业务与财务
报关业务,是进口货物或出口货物时的一项必要手续。这个手续中与财务衔接最紧密的就是产品的价格。
1.进口货物
进口货物的报关金额是购买的价格,注意,仅仅只是购买的价格,不含进口关税。
所以,这项业务的起点是在与国外供应商签订合同并确定价格之时。然后,货物到达后清关,缴纳税金,形成了财务上的货物成本:购买价格+关税+运费。
而在保税港区的企业,货物到达后,并不需要立刻办理清关手续,这时财务账上只有一个未清关成本:购买价格+运费。向国内销售时,才会清关缴纳关税,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全成本。也就是说,软件设计时,对区内企业,需要考虑一个在未实现国内销售时财务不完全成本的过度区间,这个过度区间停留的时间一个月至一年不等,如果销售不好,也可能不清关直接退回或一直滞留。
保税仓出货,在海关有个专业术语“分送集报”,意思就是分次发出商品出关,月末集中报送清关缴纳关税,当然前提是要有关税保函。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保税仓的出货速度,是常见的海关对发出批次多信誉好企业的清关方法。
2.出口货物
出口货物相对简单,报关价格,就是产品的销售金额,开票金额含销项税,出口企业可以凭销售合同、报关清单向税务局按适当的退税率进行退税。出口到保税区与出口到国外是一样的程序,包括报关手续也一样。
在这个环节,业务的起点仍然是销售合同签订时的价格,清关后缴纳相关税金、再退税、付运费,最终形成产品的销售成本。
那么如果保税区内的产品再出口,就不需要再缴纳其它税金了,“区内国外”嘛,当然,房地产除外。
(二)税务与财务
税务与财务的连接点,主要在出口货物。
进口货物所缴纳的所有税均在海关征收,包括关税、进口增值税、进口消费税等,进口时与国内税务部门不发生实际联系。只有在进口货物对内销售时,才会产生国内销售的税金,这与一般的国内交易没有区别。
出口货物与税务连接点就是出口退税了,国家税务局每年会有一册出口退税的税率表,比如,销售税率16%的货物,退税率可能是13%,而不是缴多少退多少。这个业务的起点就是在财务了,财务在实现对境外销售时,就要计算一个退税金额计入应收,并向税务局进行申报,直到退税到账才能冲销应收。
软件如果能做到销售时依据退税率自动计算退税金额并挂账就比较好,如果退税率能够做个接口由税务局直接导入就更美妙了,国内退税品种和退税率会随着国家经济发展而进行调整,会计人员不熟悉变化很容易忽略新增退税品种,给企业造成损失,如果有一个税务接口,哪怕不能导入,但可以查询也很方便。
(三)金融与财务
金融业务在进口业务中占了极大的比例,一般来说,包括信用证开具、押汇、提单转让等,特别是提单转让与转口业务,就是一个完整的金融业务链条。进行这两类贸易业务的企业实际是搞资金运作,真正与业务、货物相关连的企业进口业务,主要还是信用证与押汇两项业务最常见。
信用证开具是以购买合同为依据,企业缴纳保证金后银行开具的一个保证支付凭证,一般是在与对方洽谈合同是就约定的一种付款方式。企业有两方面的好处,一是可以以少量保证金(一般是20%)就可以取得3-6个月的信用证,信用证到期后再还款,所以,这也是一种向银行的融资行为;二是信用证的条款可以约定货物是何种标准信用证才能支付,可以避免一定货物风险。
押汇与信用证相类似,只是信用证以合同为依据,而押汇则是信用证到期后,企业如果资金紧张无钱还款,可以用已到货物的仓单再进行质押,延长还款期限。
当然,两项业务都必须支付给银行一定的手续费用。这两项业务在银行都是很成熟的融资业务,对于业财一体而言,该项业务的起点、终点都在财务。
软件在这项业务中要起到的作用,主要在于:
一、财务所需资金量与手续费成本的计算(财务记账);
二、信用证与押汇业务到期的提示(融资业务);
三、该类业务叠加时资金的流程管理。
出口业务由于是收款,与金融业务的连接点仅在于收外汇时的汇率处理,而这部分国家有明确规定,企业自行处理的空间不大,与财务联系也仅限于汇兑损益,在这里就不做详细描述了。
三、结束语
上述三项业务都与财务相关,各自又相对独立。如果进口业务能做到从信用证开具到报关(报关相关表格填报)、国内销售(成本核算)、押汇(融资)流程一体化,出口业务能做到出口成本核算与退税(退税申报、记账)一体化,也就形成了一个适合中小进出口贸易企业的业财一体化平台。
本篇提到的进出口业务,只涉及贸易部分,加工、制造以及跨境电商业务类型未在本篇中进行拓展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