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吃上海口这碗汤饭,我连做梦都在流口水

一方小店,一对夫妻,一碗汤饭,几乎就是“冼记传承”的全部“家当”。
老板很佛系,几乎不会主动去宣传自家小店,更愿意接待那一小群老客。
做餐饮20多年,几乎卖过各种各样的餐食,如今却只追求能做好一份汤饭。
“我们不想什么都卖,想吃汤饭和粉就来这里,想吃别的就到别家。”
这份底气,源于一批又一批老客的青睐。
走进外观看上去平平无奇的“冼记传承”,墙上挂着平平无奇的菜单:
海鱼汤饭、瘦肉汤饭 、排骨汤饭、牛肉汤饭、海鱼汤粉(面)、瘦肉汤粉(面)、排骨汤粉(面)、牛肉汤粉(面)……
在这些主菜的基础上可以加料,海鸭蛋是不少食客的首选。
如果不是朋友推荐,走进商铺琳琅满目的香樟林商业街,“冼记传承”几乎不会是第一个被看见的食店。
而老板冼大哥也很佛系,即使周围的店铺纷纷开了关、关了开,它仍在这里等待着老客光顾。
即便是有客人进屋,他也不急不躁,等客人选好了再招呼一声。
一大碗汤加一碗米饭,再配一小碟萝卜干,就成了一份汤饭套餐。
汤饭的精华在汤。
熬煮了许久的骨汤打底,沸腾时加入瘦肉、排骨、牛肉、海鱼等食材,食客可以任选其一,也可以自由搭配加料。
煮到七分熟,抓一把青菜点缀,再搅拌几下,一碗热腾腾的汤便新鲜出炉。
会吃的老客,通常不会满足于此,一颗澄黄的海鸭蛋,是最后的点睛之笔。
巴掌大的平底锅支在炉子上,冒着热气的油滋滋作响,这时,敲开一颗海鸭蛋,速度要快,位置要准。
一把倒下,只见金黄色的蛋黄洋洋洒洒地躺在锅里,顿时让人垂涎欲滴。
汤面上洒下葱花,煎蛋捞起装盘,从酱缸里夹几块萝卜干,一份汤饭套餐便可上桌。
汤粉也是一样的烹煮流程,只不过还多了一道“煮粉”的环节。
漏勺里加入适量粉条,经汤锅这么一涮,洁白软糯,口感极佳,倒入汤碗中恰到好处。
‍蘸肉的酱料必不可少,按个人口味调料,酱油和红辣椒的搭配是不少人的首选,既保留了食材的鲜甜,又能添上几口辣味,是炎炎夏日里的一次味蕾之享。

整个流程下来,冼大哥都游刃有余,前后不过三五分钟,有时客单多,甚至好几个锅同时开火,但出餐速度依旧在线,丝毫不受单子多寡的影响。
冼大哥的这般自如,源于对食材的自信。
“要选就选最新鲜的,冰冻的我们不卖。”‍

每天清晨四五点,冼大哥就要外出采购,即使店里只有猪肉、牛肉、海鱼等几样主食材,他也毫不懈怠,细细挑选,只为保障品质。
“汤的味道好不好,食材就能说明一切。”老板娘刘姐不时在一旁补充。
而店里的海鱼汤饭,就是对这句话最好的佐证。
在汤中加进海鱼,是冼记特有的一味。
海鱼品种不固定,当天市场上卖什么,哪种最新鲜,冼大哥就选哪种。
新鲜海鱼剁成块儿,存放在保鲜盒里,要下锅前,冼大哥才会将需要的海鱼用清水洗净。
“提前洗好的话,放久了腥味大,煮多少洗多少,这样才更新鲜。”
这是冼大哥一直坚持的法则。
出锅的海鱼也不宜久放,天热汤凉得快,腥味儿容易溢出,从而影响汤的口感。
为此,冼大哥没少操心。
由于店里常客大多是附近商铺的员工,有时点完餐就先回店里忙活,等饭做好了才来吃。
眼看着客人迟迟不来,冼大哥也跟着急了起来,一边担心着海鱼变腥,一边推门吆喝着客人赶紧来吃。
在餐饮行业深耕数年的冼大哥和刘姐,自结了婚就入了行,卖过烧烤,做过糕点,开过老爸茶店,这一干就是20年。
如今,夫妻俩经营着几乎是最简单的小店,菜单就定那么几样,也不做别的,日复一日就只专注于这一方小天地。
“我们不想什么都卖,想吃汤饭和粉就来这里,想吃别的就到别家。”刘姐豁达地说。
四周的店铺常有更迭,之前对面的连锁食店即将开起来时,不少老客替刘姐担忧:“连锁店选品多,想吃啥几乎都有,可能会影响你们哦!”
刘姐也曾为此忐忑过,担心客人流失,担心出品相对单一的自家小店不如成规模的连锁店更容易存活。
“不过说来也奇怪,连锁店卖的东西虽然很多,却没怎么卖汤饭和汤粉,虽然有个别类似的菜品,但客人反馈没我们家好吃,他们店里的很多员工,后来还成了我们的常客。”言语间,刘姐还带着些自豪。
或许正是抱着这种“术业有专攻”的态度,才让冼记开了好几年依然保持着稳定的客流量,甚至还通过口碑传播,被更多新客所熟知。
午后时分,冼大哥忙完手中的客单,悠闲地脱下围裙,准备回家午休。
刚给孩子送完饭的刘姐,留下来一边看店,一边准备新一批辣椒酱和萝卜干的制作。
当被问及当年和冼大哥是怎么认识的时候,刘姐羞涩一笑,摆摆手说道:
“就是一起打工认识的呗,开过那么多店,现在是我们觉得最舒服的时候,松弛、简单、稳定,就够了。”

你还吃过哪些

看似普通却藏着美味的好店?

欢迎在下方留言区告诉社长!

想吃?地址在这儿

📍海口市龙华区海垦路49号

香樟林风情街A段一层B109号


“地图版深夜爱报社”上线

用最短的时间替你解决

“吃什么”的问题!

70多家社长领着兄弟姐妹们

一家一家探过的店

全部打包发给你

享用攻略如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