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的启发——今天就说一个“易”字——“易”起源考证
甲骨文的易,如图:
这就是一副抽象画,将一个带把容器内的液体导入另外一个没把的容器中。古人最早的冶金工艺,就是利用熔点较低的锡。这个五个点代表的液体,是锡。也就是易,本意是炼锡铸造。
之后,这个字被进一步简化,出现在甲骨文和金文中。有三种主要表达方向。
第一种:
铸锡的整个过程,被简化为镕的过程了。这在金文中有这种表达。这还是原意的延伸。
第二种:
右侧是壶把的特征,左侧这头液体变三点了。强调这个倒的动态了,而非整个熔铸过程了。
这个表达方式,实际已经有阴阳考虑了,它借用了“夕”的甲骨文构字方式。试图两字一统。
甲骨文的字,特别是简单的独体字,象形字,就是抽象的简笔画。既然是画,其中抽象构建,上下、左右不分,昨天的文章还发现一个躺着、立着不分的。梦的甲骨文。这个甲骨文的简化易字,这个发展方向,你把图放躺下看。像什么?太阳下山。这是“夕”的甲骨文的意思。
其中的三撇,就是我们现在画光学镜面图的时候,也会在镜子后面加上几撇。
夕的古意是“莫”,甲骨文为:
就是太阳下山的意思。但这个太阳下山又是后来隐身的“阳”夕。真的夕的甲骨文是来自于月亮的月。
这是甲骨文的月。甲骨文造字中往往用一短横或短竖来强化突出一个抽象特征。
去掉这个竖,就是甲骨文的夕。
这才是太阳落山,月亮落了半边脸的意思。也就是夕。说不清它是太阳还是月亮了。
这样又有一种阴“易”。这是第三种:
你再躺着看这字,这是太阳落山啊,还是月亮生气啊?不清楚,这就是阴阳的变化,易。
也就是这种易字,在甲骨文后期和金文中都有体现,这两种易,一阴一阳加在一起,才是后来的易。这个易已经是古朴的阴阳思想了。
通过地面线的凸起或者凹进去,来表达阴阳区别。但都是易。你得躺着看这两字。
仓颉造字的传说可以说是有记载的第一次统一文字,但是明显功效不大。都是学了方法,自己按自己想当然或者喜好的画。
也就是周朝的时候,并行了这三种主要的易。三种主要意思。这在当时很正常,一个字往往有上百种类似或不类似的写法,这才导致秦始皇急眼,同是周朝,竟然看其他六国文字,也得需要翻译。统一后,他命李斯将秦国使用的大篆改为小篆,全国统一。
这推行时间不长,秦灭。按现在考古发现,当时已经出现隶书在使用。
金文依据原意的易,后来被楚地的鸟书改造,把壶把“美画”成了鸟头,后来把鸟头上的毛去掉,鸟头就成了日。这样易字就变成了这样,
这就是小篆的易。也就是李斯放弃了阴、阳易的字形,取了镕锡的易的字形,取了楚地鸟书的书写特征,但是又使用了阴阳一体的易的意,这样才能接续周易的数理文化。而锡被逼无奈,加个金属旁,取形声字了。
而这个李斯版的易,就是后世传的易经的易。这个时候,易是阴阳一体的意思,是太阳落山月亮升起的这种变;是日月更替,天行健的动的易。并没有容易的意思。容易的意思是后世衍生出来的意思。为了忽悠这个周易很容易。
真的很容易吗?有多少人懂呢?
。。。。。。
明日再续。关注笔者,溯源之旅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