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京剧】质疑电影工程:京剧到底该不该被拍成电影?

前段时间有朋友质疑京剧电影工程,认为极致的戏剧作品不能被搬上荧幕。本人的观点(一):本人也质疑京剧电影工程,但质疑京剧电影工程和京剧能不能被拍成电影是两回事。京剧能不能被拍成电影?答案必须是肯定的,说不能被拍成电影,也已经拍了很多部了,而且被成功地 拍了很多部了!本人的观点(二),京剧别再拍电影了。

先说观点(一):

咱现在看京剧,好像它是个老古董似的,其实您往前看,京剧一直是个很时尚的玩艺儿。您琢磨琢磨,在咱们中国,有摄影的时候,京剧就玩上摄影了;有电影的时候,京剧就玩上电影了;有录音的时候,京剧就玩上录音了…… 只要时代有什么新鲜的,京剧没有不掺和的,那真是走在时代的最前列,从没落下过,所以,要是能拍电影为毛不拍呢?

每一门艺术都有它的优长,同时也都有它的不足,没听说哪个艺术能照顾到方方面面而无一遗漏的。戏曲固然高级,但也不能否认,戏中有些桥段的安排完全就是为某几位演员加唱段的,至于这样安排在全剧中是否真的合适就顾不得马耳他了,有些时候,编剧者本身的视野就不开阔,或者能力有限,不可能考虑这么全面,而当他们和电影导演进行“碰撞”时,往往能因为电影导演以旁观者角度审视全剧、参与意见,而使这出戏大放光彩。

京剧戏曲艺术片《野猪林》片段

举几个众所周知小例子来说明一下,京剧《野猪林》的“大雪飘”可谓脍炙人口吧,可是当初剧情的安排,只是林冲上场唱几句【吹腔】,电影导演在讨论剧本的时候,提出这里可以安排一段唱,总结前一段故事,抒发林冲愤懑的心情,于是这段经典的“大雪飘”横空出世,一直被戏迷们唱到现在。同样,在这出戏里,林娘子为林冲缝制寒衣时的那段唱舞台版也是没有的,这都得益于电影导演对于剧情脉落的整体把握。还有一个豫剧的例子,豫剧电影《朝阳沟》里,拴保有一段“我坚决在农村干它一百年”的唱段,原来的舞台本中是没有的,在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时,也是电影导演的提议,感觉银环和拴保的矛盾冲突到这个时候应该有一个爆发,演员也感觉到这里不唱不足以一吐胸中块垒,于是由杨兰春先生现写词,王基笑先生现编腔,才使得这段唱从无到有、从电影里走到舞台、走向观众,成为这出戏中拴保的代表唱段的。

京剧戏曲艺术片《秦香莲》片段

戏曲讲的是角儿的艺术,而电影则首先是用镜头讲故事。京剧电影《秦香莲》,一上来,陈世美赶考,一家老小前去送行,随后考场应试,再随后老太监传旨招陈世美为驸马,到此,一系列的故事情节在原来的舞台演出中都是没有的,这十三分钟的故事完全是拍电影时加的,而这些个情节既有唱又有情还有铺垫和伏笔:英哥一句“京城好不好啊?”引出秦香莲的担心,这十三分钟真是要什么有什么,这不能不佩服电影工作者驾驭剧情的能力。那么对于舞台剧来讲,这些过场戏可有可无,观众早就脑补过了,但电影不行,它得给观众讲一个完整的故事。如果说这部电影的完整性是因为京剧艺术家们的妥协,毋宁说是京剧艺术家和电影工作者共同愉快创作的过程。

细细想来,凡是被拍成电影的戏曲,大到剧情场次的调整、主要唱段的增设,小到服装道具的运用等等等等无不渗透着电影工作者们的智慧,至于说到盖叫天和崔嵬在电影拍摄时的意见分歧,那是两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换了应云卫,不就解决了吗?两种艺术并不是不可调和的,会调和的人才是聪明人!我们后人又何必非把二者对立起来呢?所以,京剧乃至任何一个艺术形式,只要不固步自封,多和其他艺术接触,就一定会擦出火花来。

再来说说观点(二):

京剧真的别再拍电影了。在这里,本人严重质疑一下京剧电影工程。京剧电影工程之所以这么不招人待见,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大部分摄制组太糊弄事。《状元媒》,弄点塑料花,买点假树,也不知道是不是在香河全球家居 CBD 弄的个室外凉亭,这就开拍了;《赵氏孤儿》更可笑,搭个积木就算景了;《秦香莲》,看看陈世美那个书房,那条案一看陈世美就从没趴那写过字,所有动用家具都像跟主人没关系似的。观众只想问问,说好的一千万呢?特么钱都花哪了?这就不说,电影玩的是镜头啊导演同志们,电影不是每个镜头都是设计好的吗?要不写分镜头剧本干什么?同是《秦香莲》,老电影的镜头是怎么玩的?新电影的镜头又是怎么玩的?拿出来一比就明白了,观众谁也不是傻子,你们弄仨机器架着,谁张嘴切给谁?这是电视剧好吗。还别说电视剧了,您看看《猎毒人》,从小孩踢球开始,看人家电视剧把镜头玩成什么样了?您的电影还死机位切,上坟烧报纸,这儿糊弄鬼来了?

过去,一部电影且拍呢,当然,现在更讲效益,电影厂耗不起,京剧演员也不跟你耗,人家还得演出走穴挣钱呢,要像以前那样一拍一年半载,也没人陪你玩啊。京剧啊,还是别拍电影,该干嘛干嘛去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