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不去的故乡 留不住的瓦房

风者,风物也!风物长宜放眼量。

瓦房,中国乡村的一个特殊的记忆和符合。
有了瓦,才有房。有了房才有家。家是什么?家是你离开故乡时的那抹子炊烟。袅袅的升腾中,它就像一条绳子,永远拴着你的背影。无论你离家有多远,它永远栓着你渐行渐远的脚步.......
家是什么?旧时江南,它有着粉墙黛瓦的装束,也有着小桥流水一样的情愫。你听不见寻常巷陌间燕子的呢喃,但是你可以在流水的倒影里和瓦房对视,偶尔,有一只白鹭飞过,你也只能追寻那惊魂一瞥的暗影.......就像猝不及防而消失的乡村爱情......
儿时的同伴,也许已经远走他乡。你们在水中嬉戏的日子,已经成为了昨日的浪花,而回忆,只是渐行渐远的水漂儿.......你抓起了石子,却找不见和你一起投石子的发小......
渐行渐远的老瓦房,被时光挤走。它就像一个孤单的过客,从林立的群楼里一闪而过的,抓不住的记忆,就像从手里溜走的泥鳅儿.......
整日游走在水泥的建筑群里,你茫然无措,找不到自己。世上高楼千万,没有一间属于你自己。于是,你打拼,在街上唱着寂寞的歌喝着高度的酒:天地之间有片瓦,有瓦的日子才有家......

苍岩风 1 我在,故家在
《周书》载“神农作瓦器”,《礼记》云“夏时昆吾作瓦”,瓦的起源几乎和中华文明一样悠久。
在千年流淌的时光中,中国人对瓦的理解有了特殊的认知:按照五行学说:正为阳,反为阴,在瓦的正面和阴面,相扣、相抱、相合,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大道。
更为让人惊叹的是,结绳记事之后的漫长岁月里,我们的祖先逐渐从兽皮挡雨的日子里开始,一步步走向了以金取土,以水和泥,于烈火中烧结成瓦,将瓦叠于椽木之上,开始了以瓦遮头,以瓦盖屋的旅程,为人类居所的迈进一步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自从,有了瓦,从此,告别了风吹雨淋的日子。
瓦,在顺乎阴阳和合乎五行的大道之理中,与我们不弃不离,伴随着我们的年年岁岁,守望着我们奔波的一生。
瓦在,家在。瓦不在了,家还在。
苍岩风 2 风吹世界,瓦在诉说......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瓦有吗?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朱阁之下,不见抬头之瓦,瓦去了哪里?瓦在悲欢离合的剧情中,往往充当着模糊的剧情里看不见的角色.....它在诗人举头望明月中,悄然地演绎着阴晴圆缺,演绎着悲欢离合.....
瓦呀!旷世的才子里,难于摆脱宿命里的生离死别.......
为了寻找一片安身立命之瓦,流浪的诗人抱着家国情怀,在为一片瓦苦苦地奔走,苦苦地歌吟: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这时,您才体会到,一片不惧风雨的瓦房,才是诗人最高的理想。此刻的瓦,从历史本身中抽离出来,它的意义和象征,穿透了数百年的韶华,让我们在瓦做的诗句上,寻找瓦的意义,和我们终极的追求!
瓦是什么?瓦加瓦等于一个可以遮风挡雨的家。天做被,瓦做床,当一拢明月朗照着大地,你看着瓦,瓦看着故乡.......这斩不断理还乱的思绪里,有着别样的乡愁,在你清瘦的骨子里汩汩地流淌着......

站在瓦房上,你抓拍的每一个瞬间,都是瓦和瓦抱团取暖的故事。瓦下是石屋,石屋下是窑洞,窑洞里有会讲故事的石头..........

历经百年的沧桑,瓦也有兴衰更替,它在宿命的村庄里一呆,就是上百年,守望着村庄的繁华,也守望着它的凋敝,瓦与村庄,这不弃不离的相互守望,就像唇和齿,紧紧咬在一起,就像一部人类村庄的历史。
总有人去楼空的一天。总有不灭的记忆以一种新的方式留住乡村的记忆和根脉。看:瓦房上的这些植物,就像接受了天地灵气似的,它们想覆盖住瓦,它们想把瓦的故事一代代延续下去........而瓦,是通灵的,殊不知人有生死,瓦亦有。
是谁说过的:质本洁来还洁去。喔,我的瓦,当老屋死了,你还活着,以一种绿色打开另外一种生命,开启另外一种生活。
苍岩风 3 我是瓦,你是谁?

你是瓦,我是谁?你是垂下的灯笼,我是远去的年轮。你守着岁月的如初,而我静美,一如初月和新潮。

瓦是石头的前身今世,瓦是你穿越石巷子时的背影,是的,我说的是瓦与石。

你来了,你走了。这并不影响我年年岁月的等候。是的,我在等候一个懂我的人,他是瓦做的,有着泥土的气息和石头的芬芳。

你不来,我不敢老。即使头上长出了青藤,那是我别样的身影,与韶华里反照着自身的落寞与光影。

瓦与石,在最完美的整合里,相互依靠着演绎着春夏秋冬,演绎着生与死。打开它,就像打开一本村庄的苦难史。这相互的砥砺,就是一部伟大的交响诗!是的,在石和瓦缔造的王国里,我和你携手穿越了千年的时光。此刻,你是家丁,可以和这里的每一个居民一样,做一回先人,看家护院,侍花弄草,甚至守护每一块石瓦,听它们诵着石瓦经,讲述千年的石瓦变迁史。于我我,于岁月,于石,于瓦,我们各自安好。即使留不住瓦房,也要留下不弃不离的诉说与衷肠........

作者简介:

赵鹏飞,艺名:雨润芳菲。河北省作协会员,河北井陉人,作品散见《星星》《诗选刊》《北京文学》《中国诗歌》等刊物。著有诗集《诗歌的白马》《安放》。《苍岩风》公众号主编。业余码字,不求闻达,唯求在文字的清香中寻找生命的归宿。

深度|回忆

苍岩风吹

风吹世界

(0)

相关推荐

  • 冬立,故乡在吟诗

    冬立,故乡在吟诗//叨客   ♥写在立冬日 虏风而来的冬,立在一溪瘦水上. 村姑用一方红帕把风兜在眉梢之外,柔荑之手捧起一捧雪煮在红泥小炉. 窗外,月悬飞檐,瘦枝织梦,树影茕茕.地府温厚,只拥村庄觅酣 ...

  • 故乡的冬天

    故乡的冬天 作者︱林 杰 故乡的冬天,像一位卸下负重的壮士,静静地躺在红山脚下.一条灰黑色板油路,在田野里蜿蜒着,伸展着.仿佛是故乡伸出的手臂,深情地召唤着远方的亲人.北风萧萧,乡思无涯,那手臂上的每 ...

  • 中国式瓦房

    瓦房,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因用瓦盖顶而得名. 一砖一瓦总关情,一草一木皆是诗.一片青瓦,一缕浓得化不开的乡愁. 砖瓦之间浓缩着传统建筑的精髓,沉淀着民间记忆的丰厚底蕴,渗透着中国味道. 青瓦铺于房顶,素 ...

  • 秋意深浓

      总有一天会知道,守住重复的简单就是福气.总有一天,爱稳当胜过爱改变,爱落地胜过爱漂移.总有一天,体会到简单的图案连续起来,就是花纹,一天一天,浪平浪起,一天一天,日升月落,都是奢侈.愿某些人,携带 ...

  • 村庄物语︱楼瓦雪片:皖北村庄人世代的古典念想

    全文约1800字,阅读约需15分钟. 瓦的古典 我从县城回家,二十里左右的路程.步行,起码得一个半小时:骑自行车,四五十分钟就够了.离家还有四五里地,有个叫张家瓦房的村落.到了这里,我会浑身觉得轻快. ...

  • 农村和城市彩钢瓦房,为什么必须要拆除?彩钢瓦究竟有什么危害?

    农村和城市彩钢瓦房,为什么必须要拆除?彩钢瓦究竟有什么危害?

  • 回不去的故乡,留不住的城市:发型师如何突破月入6000块的困局?

    阿左在犹豫要不要回老家开店,他告诉我自己的朋友已经要生第二个孩子了,但来北京5年了,自己"连对象都没正经处过",今年开始,家里人多次催他回去相亲结婚. 尽管收入只有六七千块,但阿左 ...

  • 留不住的瓦房,回不去的故乡

    来源:庭院设计(ID:tingyuansj) 瓦的消亡,是这个时代的遗憾. 什么是家?有人说:"有房就有家", 也有人说:"和亲人一起生活的地方". 可要我说, ...

  • ​古蔺石屏磺厂,留不住的亲人回不去的故乡

    磺厂,留不住的亲人回不去的故乡 作者 | 王谨 01 磺厂,是故乡. 那个早已没有了亲人,回不去的故乡. 当车子经过酒香四溢的石亮河,驶过吱吱哑哑的水车坝,经过悬崖峭壁上的土匪洞,进入了草丰林茂的唐家 ...

  • 留不住的瓦房,回不去的故乡!

    留不住的瓦房,回不去的故乡! 2020-04-18 15:39 来源:玉东临风 瓦的消亡,是这个时代的遗憾. 什么是家?有人说:"有房就有家",也有人说:"和亲人一起生活 ...

  • 留不下的城市,回不去的故乡

    一首<乡愁>,诉不尽浓浓思乡情!

  • 回不去的故乡 

    人生如梦,故乡如画. 难忘故乡的童年时光,难忘故乡泥土的芬芳.回不去的故乡,永远属于游子的情怀,无奈梦里的故乡早已沉淀成诗意的彷徨! 每一个漂泊的游子,心底里都装着一个牵挂.每一个精神的流浪者,灵魂的 ...

  • ​回不去的时代,回不去的故乡

    来源:读者选刊 这里,珍藏了满满的老物件.我们为你储存,不论你何时回看,都是一次弥足珍贵的记忆. 1.压水井 故乡的压水井 压出来的水凉爽甘甜 小时候渴了都争着喝 2.黑白电视机 那个年代 一台黑白电 ...

  • 渐行渐远的农村,是我的家,也是回不去的故乡

    大城市流光溢彩,歌舞升平,一派繁华气象,人类文明似乎已然中华!然则,大面积的农村落后现象,多少人认识?多少人关注?中华民族的的崛起,有赖于整个封建观念的彻底改变.改革开放四十,国家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