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159)贲之终爻,孔子为何不喜

易经(159)陈平的戴罪之身

陈平是跟着高祖打天下的一人关键人物,这个人在当世是很有争议的一个人,周勃因为维护汉室天下,陈平主动让出自己的丞相之位。文帝即位也感谢周勃的能力很强。

陈平这个人有智,年轻的时候家里贫,好读书,后来居高位的时候,当仁不让去实现自己治天下的抱负,萧何也好,陈平也好,他为大汉天下做的贡献极大。

一旦认为别人的功劳比自己大,马上就让出自己的权位。陈平的老丈人看这个年轻人比较厉害,为什么,因为其穷了这么多年,仍然注意装饰自己,让自己美美的。

上九:白贲,无咎。

史记曰:孝文帝立,以为太尉勃亲以兵诛吕氏功多;陈平欲让勃尊位,乃谢病。孝文帝初立,怪平病。问之,平曰:“高祖时,勃功不如臣平。及诛诸吕,臣功亦不如勃。愿以右丞相让勃。”于是孝文帝乃以绛侯为右丞相,位次第一;平徙为左丞相,位次第二。赐平金千斤,益封三千户。

居顷之,孝文皇帝既益明习国家事,朝而问右丞相勃曰:“天下一岁决狱几何?”勃谢曰:“不知。”问:“天下一岁钱谷出入几何?”勃又谢:“不知。”汗出沾背,愧不能对。

于是上亦问左丞相平。平曰:“有主者。”上曰:“主者谓谁?”平曰:“陛下即问决狱,责廷尉;问钱谷,责治粟内史。”上曰:“苟各有主者,而君所主者何事也?”平谢曰:“主臣!陛下不知其驽下,使待罪宰相。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孝文帝乃称善。右丞相大惭,出而让陈平曰:“君独不素教我对!”陈平笑曰:“君居其位,不知其任邪?且陛下即问长安中盗贼数,君欲强对邪?”于是绛侯自知其能不如平远矣。

居顷之,绛侯谢病请免相,陈平专为一丞相。

史记这段说得很有意思,陈平年轻的时候非常注意自己的外表和言行,而到了这个时候,他怎么表达自己的呢?

第一次,说自己的功劳不如周勃,让了相位。

第二次,文帝问苟各有主者,而君所主者何事也?陈平给自己加了一个称号:“待罪宰相”。这就是白贲。

但正是这样的自称,让周勃认清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远不如陈平。从而得专一任相。

象曰:白贲无咎,上得志也。

王夫之说:“今夫象:玄黄纯杂,因以得文;长短纵横,因以得度;坚脆动止,因以得质;大小同异,因心得情;日月星辰,因以得明;坟植庐壤,因以得产;草木华实,因以得财;风雨散润,因以得节”(卷六)。

物象的色彩、大小、质地,对人有潜在影响,给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提供了(礼)规则,礼即参照指针,人们通过自己言行举止而培养自己的心。易之文饰,与易之人性规律之相合也。

据《孔子家语》记载,某日孔子筮得一卦,叫“贲”卦。贲是文饰的意思,卦辞是“亨,小利有攸往”,亨是亨通、吉利的意思。但孔子却很不高兴。弟子子张就上前问道:“师,闻卜者得贲者吉,而夫子之色不平,何也?”孔子说:“以其离耶。在《周易》,山下有火谓之贲,非正色之卦也。夫质也,黑白宜正焉。今得贲,非吾之兆也。吾闻丹漆不文,白玉不雕,何也?质有余,不受饰也。”

换句话说,孔子认为自己天生之圣人,饰之无意义,而天下却没有人敢用。这就是其不喜之原因。

然而贲卦最后一爻,很多人认为是当官能得提升之意,其实并非如此。真正的看透为官之意义者,何须有官位作为支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