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文案没有说服力?这四大蠢事千万别干

逻辑是文案的基本素养之一,它是文案具有说服力的根源,然而许多人似乎更习惯于走心、不自嗨、神文案等偏感性的特质,作为衡量文案优劣的标志,或者是以刷屏、爆款等结果导向的特质作为终极目标,对逻辑这样的底层架构却显得较为陌生,但当你在撰写文案策划软文追求转化率的路上,逻辑的作用却是极其重要的。

逻辑严谨可能不会给文案加分,但如果文案的逻辑存在问题,却很容易引起引发质疑,给文案减分,产品传播文案中比较容易出现逻辑混乱的地方,有以下几点,一定要避免在文案中出现:

一、时间点

许多时候可能是当事人叙述混乱造成的,沟通采访时对方自相矛盾的描述可能会忽视,但落笔的时候就显现了出来,如果不进行梳理而直接使用,就会造成事件进展上的混乱,两件事可能会相互影响,却先先后后分不清楚,故事性产品文案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如果当事人也实在说不清楚,最好的做法就是将其中的某个事件舍弃或者规避掉,因为时间轴造成逻辑混乱的部分。

二、人物身份

一个公司的业务新人,请一个集团公司的总裁喝酒,聊国际经济形势这种情节,基本只可能出现在影视剧或者脑洞大开的都市小说里,不要强行赋予小人物超过自己能力的能量和过多的巧合,否则即使你逼着自己相信了,受众也会通过逻辑推理发现问题。

三、叙事人称

叙事人称也是事故高发地段,有些文案第一人称、第三人称来回变换,几番下来可能作者自己都晕了,更别想让受众看明白产品,推广文案不是文学作品,建议尽量直接明了,直接引语,使用引号少做角色的来回切换,

四、画蛇添足的部分

有时为了对文案内容加以佐证,作者会增加专家的说法或者相关的图片,这些内容的增加应该适可而止,否则很容易可能会弄巧成拙,专家说多了可能反而会削弱了产品的创新性,图片用错了反倒暴露了问题。

互联网曾一度10万加的文章里面提到了自己6年前曾赠送别人小礼物并贴出小礼物的照片,还特意标注是当年拍摄的,这一点本身就容易让人产生怀疑,先抛开这张只有小物品,连个人都没有的图片怎么会被保存到现在不说,当时你怎么就会知道多年后要用到它做配图而专门为它们拍照呢?谁会习惯给自己递给别人的一张纸条拍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