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必须面对和接受不断出现的新的历史知识,因为我们已知的有记载的历史知识只是历史极少的一部分,而且这极少的部分又绝大多数是统治阶级的历史。
本文7204字 插图59幅 阅读12min(不含视频)
【编者按】乡音君策划的10月3日、4日两场《天下之货仓 文化之码头》讲座完美收官。感谢主办单位泉州市人居环境研究会、正音书院和协办单位简·爱生活社的大力支持。这是乡音君继去年12月28日在大美当代艺术馆举办讲座之后,时隔10个月举办的第二、三场讲座。主讲人戴泉明,90年代“福建名记”,获奖最多的“电视大咖”,省劳模,高级编辑。其主创的《周末报道》、《现在开庭》等曾风靡一时,前者入选《中国新闻年鉴》,后者入选《中国法治进程》。2007年创办国内唯一的闽南语频道,多个名牌栏目创下福建收视记录。主创“十年春晚“,荣获福建唯一的”全国春晚奖“五连冠和中宣部“春节文化走出去”优秀项目、重点项目。出版《我看泉州》等20多部著作和音像制品。本世纪初开始涉足泉州申遗和海交史研究,著有泉州申遗首部重磅论著《天下之货仓》。乡音君策划的两个讲座最后均以互动圆满结束。受主讲人委托,乡音君在此向放弃假期前来听讲的新朋老友致谢,向先后主持讲座的刘少霞和资深文化策划王鑫平致谢。同时感谢主讲人两场精彩讲座,与泉州文史爱好者分享了与众不同的学术观点。
主讲人在10月3日讲座(丰泽东海场)
(图源:王鑫平/摄)
主讲人在10月4日讲座(鲤城文庙场)
(图源:戴坤沛/摄)
泉州申遗主题的演变
主讲人首先介绍说,讲座名称实际上就是揭示了宋元刺桐的文化内核:货仓代表贸易,码头象征宗教。中世纪,宗教与贸易如影相随,没有贸易也就没有宗教的传播。实际上,西方汉学家对泉州的研究比我们更深,因为他们是从全球视野的角度看泉州。他认为现代西方评价泉州最经典的就是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汉学家彭慕兰所言:“即便今天,也几乎没有那个港口像大约一千年前的泉州那样真正具有世界性”。遗憾的是,迄今泉州学界很少人提及这个著名论断以及美国学者卢格霍特提出的十三世纪世界体系中包括泉州枢纽在内的8个八个次体系中心的著名论断。主讲人认为,以往介绍泉州除了引用马可波罗和伊本·白图泰的"东方第一大港",'世界最大港“外,就是 “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世界宗教博物馆”“多元文化宝库”“东亚文化之都”等等。其实,“起点”之类的都是“自嗨”的东西,并没有得到国际学界的公认。实事求是的讲,泉州似乎都很难拿出一句能放在世界话语体系的概括。因此,主讲人指出,从中世纪世界贸易体系来了解宋元刺桐的历史地位是很重要,泉州首先是一座因贸易而兴旺发达的大城市。讲座中,主讲人一再强调这个观点:中世纪的世界贸易是城市之间的贸易,而不是国家之间的贸易。 值得注意的是,从本世纪初以来泉州申遗主题的演变,可以清晰地看出泉州申遗机构及专家对中世纪泉州在世界贸易体系历史地位认识的逐步深入和提升的过程。年初泉州确定的申遗主题是源自去年国外学者提出的“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大货仓”的主题修改建议。而这个建议又是源自本世纪初德国汉学家萧婷主编的论文集《世界货舱:10-14世纪的海洋泉州》。主讲人认为,从全球经济分工和跨国贸易来看,宋元刺桐在世界贸易体系的历史中心地位极为独特。它既是世界贸易体系的枢纽之一,本土又是多个制造业中心,这一双重特质有别于其他枢纽城市。而刺桐这一独特的历史中心地位是贸易所打造,而不是其他因素:
去年底主讲人关于宋元刺桐的贸易史观点是:“宋元刺桐贸易量最大不是丝绸瓷器,而是胡椒”。
《天下之货仓》讲座PPT
(图源:主讲人/提供)
今年讲座主讲人的观点更进了一步:宋元刺桐垄断南洋的胡椒贸易。主讲人称,这是他从新的史料率先作出这个论断。其中一个论据就是马可·波罗关于刺桐港的那段著名的描述:“该城的沿海有一座闻名于世的贸易港口,海外运来的各种商品,将从这里发往蛮子各地。这里的胡椒进口量非常巨大,相比之下,运往亚历山大港供应西方世界的数量就显得微乎其微,恐怕还不及这里的百分之一。刺桐是世界最大的港口之一,大量商人云集于此,货物堆积如山,实在令人难以置信。”⑵人们往往引用的是马可·波罗描述的最后一段,其实,前一段才是刺桐港真实身份的象征:
《天下之货仓》讲座PPT
(图源:主讲人/提供)
为什么马可·波罗刻意提到亚历山大港的胡椒船仅为刺桐港胡椒船的百分之一?这是因为马可·波罗的故乡威尼斯当时几乎垄断了欧洲胡椒等香料贸易,刺桐港的胡椒船数量之多不能不引起马可波罗的特别关注。在《马可波罗游记》中,他把返乡途中经历亚历山大港的情景与刺桐港作了对比得出以上的结论。马可·波罗在刺桐港所见情景正是刺桐胡椒贸易巅峰时期的历史场景。刺桐港的胡椒船是另一个世界大港亚历山大港的100倍。马可波罗的比较,证实了刺桐是欧亚大陆最大的胡椒集散中心。
为了论证这个观点,主讲人从北宋以来,刺桐海商对史称“胡椒海岸”的苏门答腊岛三佛齐等诸国的航线、贸易史以及泉州商人和三佛齐商人互为侨居等状况解答刺桐海量胡椒从哪来又如何从刺桐通过海路贩运至欧洲。
主讲人又从“一吨胡椒换一城人生命”的古罗马城的历史故事阐述胡椒为何成为欧洲宠儿的原因在于改变肉食的美味功能和灵丹妙药的药用功能。“人类文明史往往如此,看似宏大的历史往往是由一些小物件勾连起来的。”⑶。
主讲人用了很大的篇幅讲胡椒贸易。他说,这是因为以往很少人注意或论述胡椒贸易的极端重要性。实际上,商人们对胡椒供应来源不遗余力的追逐,成为世界史上一股重要的推动力量,从而促成全球贸易的兴起,重新划定了世界经济版图。因此,胡椒贸易史就是全球贸易史,它横跨了整整十几个世纪,大航海时代因它而起。而宋元刺桐正是勾连中世纪东西方胡椒贸易史的最重要一环:依靠地理优势,刺桐海商垄断了苏门答腊岛的胡椒贸易。
宋元刺桐海运业分工细且专业
主讲人在举例印证宋元刺桐同时拥有举世罕见的瓷器、丝绸、铁器、蔗糖、海盐、海船等制造业中心时,着重分享他关于刺桐海运业的新发现。他说,以前我们都是认为船长就是海商,自己造船搞海运。但历史上并不是这么回事。从一些史料中发现,宋元刺桐的海运业行业分工已经很细,而且十分专业,就像宋代刺桐城内的诸行百市的行会十分齐全。,
刺桐海舶与港口模型
宋代,刺桐造船业相当发达,是中世纪中国海船制造中心。所造海船质量居全国之首。南宋初年宰相吕颐浩《三朝北盟会会编》说:“南方木性与水相宜,故海舟以福建为上,广州次之,温、明船又次之。”元代,刺桐造船业达到顶峰,是元廷倚重的造船基地。1289年,泉州所统的海船达1500艘。刺桐所造最大的海船可乘千人。伊本白图泰在印度时就见过,“每一大船役使千人”的大海船。⑷
宋元刺桐海运业, 造船就是造船,买船的就是船东(主),船主不是自己搞海运,而是租船给海商,海商也不是自己一个人,而是好几个老兄弟合股租船,然后再自己聘请船长(古称纲首),船长一般就有自己组织的专门从事海运的团队,包括火长、舵手、水手、翻译、后勤人员等等。港口还有专门负责码头搬运,车马运输等等。
还有一个我们以往所不知道的中世纪海商的史实就是:海商并不是直接将始发地的全部货物通过航海运到目的地买卖,从本土上船的货物,可能运到好几个国家和地区贩卖。所以,他们是沿途贩卖、采买、再贩卖、再采买。腾出船舱空间后又从这个国家或地区采买高利润的货物运到另一个国家和地区。返航也是如此。因此,侨居在异国他乡的贸易经纪变得十分重要,这些负责异国经纪的都是海商的兄弟或亲戚。最重要的是,刺桐海商在航线经过的主要国家或地区都设有自己的贸易经纪据点,这些侨居在异国他乡的贸易经纪,就是卢格霍特所说的“贸易离散社群”。其实,中世纪泉州的华侨以及侨居刺桐的阿拉伯、波斯、印度、意大利、亚美尼亚等多国商人也属于这个“贸易离散社群”,。“贸易离散社群”对于跨国贸易圈形成很重要,他们直接维系着整个世界贸易体系的正常运转。
主讲人称,这些史料新发现,以前没人说过,也很少人知道。讲座所说更新历史知识,一是纠正以往错误的说法,二是吸收新发现的历史知识,莫过如此。比如刺桐外销瓷直接进入欧洲社会约在13世纪中叶,早期贸易量虽远远不及胡椒,也晚于东南亚、中亚等国家和地区,但却深刻影响欧洲的上层社会。直到大航海时代之后,以德化窑为代表的刺桐外销瓷贸易量激增,方才对欧洲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
主讲人认为,所谓大城市,首先评估的数据是居民户数和人口数量。以往不少学者认为,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所言“泉州城内画坊八十,生齿无虑五十万”是虚数,其实不然。为此,主讲人还专门制作从北宋太平兴国至南宋淳佑年间的泉州户数与人口增量的图表。从这个图表可以看出,至南宋淳佑年间,泉州府总计户口255758户,人口约1329940人,而且外来人口已占本土人口的一半以上。
主讲人还从“诸行百市”等方面论证了宋元刺桐已经具有现代大城市特征的货币流通、资本经营、商品经济、合股经营、中外合资、契约缔结、信贷制度、承包预购、城乡集市等。此外,世界主要宗教的集结刺桐也是主讲人观察的焦点,这是“欧亚大陆文化高度发达的核心区”的主要论据。⑸
与去年底讲座相比较,宋元刺桐的胡椒贸易、刺桐港不是后渚港等都是讲座的重要内容。主讲人认为,前者涉及到宋元刺桐的世界性地位,后者是推翻几十年来以讹传讹的错误定论。主讲人认为“刺桐港是后渚说”最致命的错误就是无法解释为什么港口远离城市这样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而且本世纪初经半年多的考古发掘,没有发现任何有价值的港口史迹。
据了解,2002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等主办的学术讨论会上,主讲人提交的《刺桐港考证及其申报“世遗”的文化意义》从后渚港只是元军越洋征爪哇的临时集结的军事用港等五个方面推翻了“后渚港就是刺桐港”的定论,引起反响。2007年,该论文后又收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泉州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论文集,迄今尚无看到反驳的文章出现。主讲人认为:
主讲人又从泉州历代古城向南发展、市舶司的位置等论证了刺桐港就是南关港即顺济桥下至法石一带。这一论断与元人庄弥邵在《罗城外壕记》中所记载“一城要地,莫胜于南关,四海舶商,诸蕃琛贡,皆于是乎集”相符,与著名史学家张星烺到泉州考古时所作的论断一致:“由中国往外国,由外国来中国,莫不于泉州放洋登陆。马可波罗、马黎诺里回欧洲,自刺桐放洋;孟德高维奴、和德里、拔都他来中国,先抵刺桐港登陆。盖宋元时代之上海也。泉州南门外晋江畔,即当时之黄浦江……”。
以往所有学者的文章都认定,泉州著名的元代石刻“四翼天使”的“三尖冠”源自元廷官帽,“云肩”是蒙元贵妇披饰。这一错误的观点和“刺桐港就是后渚港”观点一样,一直以来以讹传讹。主讲人认为,对这些错误的历史观必须纠正过来,以免继续误导大众。
尖拱形镂空四翼天使墓碑
(图源:泉州海交馆藏)
主讲人直接用图像推翻了这种说法:“云肩”披饰早在隋唐宋的上层社会服饰就已流行。元代贵妇服饰常见的是头戴“蛊蛊冠”、身着元团衫。元代历朝官帽多为冬戴帽夏戴笠。所谓“三尖冠”的元代官帽查无实据。
头戴毡帽元世祖忽必烈画像
(图源:网络)
主讲人认为,“三尖冠”的形状最接近8世纪中叶罗马教宗为法兰克国王加冕的王冠,也就是说“三尖冠”出自“上帝之锤”查理·马特的典故。8世纪20年代初,阿拉伯帝国征服西班牙后,开始对法兰克王国的征服。732年10月,在欧洲的高卢爆发了著名的普瓦提埃战役,这是一场决定整个人类西方文明命运的决战,对人类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时任法兰克王国宫相的查理·马特率领的法兰克与阿基坦联军大战穆斯林远征军,查理大获全胜。自此,阿拉伯人再也没有能力对西方文明世界发动入侵,查理一战成名,其“上帝之锤”的声誉在欧洲大陆广为传颂,后人在查理头上戴上“三尖王冠”以示崇敬。
头戴王冠的查理·马特油画像。
实际上查理·马特并没有当上国王
后人崇拜他而为他带上了王冠。
而“四翼天使造像”展开翅膀的构思明显受到古希腊著名雕刻作品“萨摩色雷斯的胜利女神像”的影响。《萨摩色雷斯的胜利女神》古希腊著名雕刻杰作,因发现于希腊萨莫色雷斯岛,故称“萨莫色雷斯胜利女神”。公元前190年,为纪念一次古代希腊海战中沙摩特拉岛的征服者德米特里大败埃及王托勒密的舰队而创作。主讲人认为,刺桐的天主教徒让四翼天使戴上类似查理·马特的三尖王冠,便是暗示着头戴王冠的“四翼天使”能像查理·马特那样阻止伊斯兰势力的扩张,捍卫刺桐城神圣的天主教,即使到了天堂也一样所向披靡。这是因为当时刺桐的阿拉伯人不论是人口数量还是经济实力都远远超过来自欧洲的天主教徒,他们不能不担心刺桐伊斯兰势力过于强大而被排挤。值得注意的是,查理·马特“三尖王冠”的图形在西方影响数百年。1375年,犹太制图师亚伯拉罕·克莱斯克斯为即将登上王位的法国国王查理六世绘制的中世纪最早的一幅世界地图《加泰罗尼亚地图》中,仍然是将欧洲或亚洲出现的基督君王都头戴“三尖王冠”。主讲人通过图像比较后认为,四翼天使造像应是脱胎于北宋时期泉州云麓寺的“璎珞观音造像”(现存开元寺佛教博物馆)。两者形态何其相似。最大不同是前者璎珞下为十字架法轮,而后者则为法轮。天主教徒结合 “菩萨”造型创作出“四翼天使造像”无非就是实现罗马天主教进一步“佛化”和“世俗化”的愿景,以类似的偶像崇拜来获得本土的文化认同和社会归属感。当然这种突出“菩萨”的偶像造像则是无偶像崇拜的景教徒所不能接受的,也就是说“四翼天使造像”并非以往学者认定的景教遗物,而是罗马天主教“方济各派之遗物也”。主讲人首先对老君岩的创建年代作了考证,提出“北宋说”。随后对比了宋以前国内几大老君造像,并从美术史、思想史的角度阐述老君岩的思想成就和艺术成就,提出“老君岩造像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东方人文主义最伟大的艺术杰作。”(相关论述参见“乡音|126期”)。今年的讲座,主讲人压缩了一些学术性篇幅,腾出时间以PTT图片简介去年讲座来不及讲述的一些观点。这些新观点闻所未闻,极具冲击力。诸如:
②洛阳桥的船型桥墩并非泉州人首创
④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航海指南针、船尾升降舵、多重桅杆源自刺桐
⑥泉州石笋是8世纪的印度教湿婆派林伽祭坛遗物等等。
与去年满满3小时讲座相比,今年两个讲座的结束部分在资深文化策划王鑫平安排下,都留出20来分钟的互动时间。听讲者与主讲者就一些问题进行互动交流,讨论十分热烈。正如黄先生事后发朋友圈所言:
10月3日讲座(丰泽东海场)互动环节
(图源:王鑫平/摄)
10月4日讲座(鲤城文庙场)互动环节
(图源:戴坤沛/摄)
10月3日讲座部分来宾合影
(图源:王鑫平/摄)
10月4日讲座部分来宾合影
(图源:戴坤沛/摄)
⑴⑷⑸戴泉明:《天下之货仓》 九州出版社
⑵意·马可·波罗:《马可·波罗游记》(中英对照),余前帆译注,中国书籍出版社,2009年1月。
⑶美·玛乔丽·谢弗:《胡椒的全球史》,顾淑馨译,上海三联书店,2019年3月
(以上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
【编后语】乡音君欣喜地发现,参加讲座有不少年轻人和地方文史爱好者,有的已经来了两次,有的还是从晋江、南安等地赶来。还有老师带着学生过来听讲。“美图”老板娘郑女士特地从厦门赶来听讲,并现场订购《天下之货仓》令人感动,现场订书的还有不少年轻人。丝路龙田控股集团不仅给讲座送花篮,老总还亲自前来听讲。国庆刚在美食城展出十米国画长卷的泉州师院美术与设计学院蔡永辉院长、热心泉州历史文化的福建金融界知名人士黄斌先生、知名的老教育工作者蔡胜铁先生等忙里偷闲光临讲座。他们认为,讲座观点新颖,干货满满,信息量很大,一些推翻旧说的新观点闻所未闻,振聋发聩。可能由于时间关系,大多都是蜻蜓点水。他们希望主讲人做成系列讲座,讲深讲透,成为“向世界讲好泉州故事”的一张高级名片。嘉宾建议很有见地,乡音君将与主讲人一起探讨系列讲座的方案。乡音君认为,主讲人以小细节见大历史、将跨文化横向研究和图像学研究方法相结合的学术研究方向很有新意。讲座大部分新观点及其详尽的阐述出自主讲人新著《天下之货仓》,欢迎订购(订书热线:15906060391 微信号:hyinuin 联系人:黄女士)。以上图片除署名外,其他图片版权均属《天下之货仓》。
了解订购新书 点击以下蓝字
《天下之货仓》九州出版社新书推介|乡音特辑|145期【原创】